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以交通类高职院校为例

2016-03-18 08:49林梵
关键词:校园文化交通院校

林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

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以交通类高职院校为例

林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它既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也是学校形象的展示,更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平台,校园文化建设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大凡有远见的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文章主要探讨了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针对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路径,以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更好服务于我国的交通事业。

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国务院2015年5月19日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了八个方面的制造业建设,其中四个方面属于交通行业,这就为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紧紧围绕交通类高职院校发展使命和目标愿景,着力锻造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为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一种,它是指在高职院校教育环境中,在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由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科研、学习和生活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财富总和,是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的结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诸方面。

二、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现状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职院校增长非常迅速,几乎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交通类的高职院校一般都是由以前的交通类的中专、技校等升级而成,这使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既有一般高职院校的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

(一)办学历史悠久

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交通中专、交通技校,办学历史一般较长,这既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积淀,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桎梏,如有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不论教学制度还是管理方面的制度都还有很明显的中专痕迹;同时不少高职院校的各类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也是客观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发展过程中不少学校也意识到此类问题,尝试着进行改革,但往往又没有顾及学校的历史与现实,全盘否定了以前的历史文化,甚至一味照搬本科院校的规章制度,最终酿成水土不服。

由中专学校升格的交通类高职院校,教学的硬件设施如教学楼、实训室、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楼等教学、生活、文体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物化的东西往往缺少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没有同步进行,对于体现校园精神文化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没有很好地提炼,也缺乏在师生中进行广泛地宣传。

(二)行业特征明显

交通类的高职院校一般一个省只有一所,所开设的专业大多都同交通行业密切相关,服务于地区的交通事业,办学以行业背景为依托,有行业上的优势。不少交通类高职院校还属于交通厅主管,有些虽说属于教育厅主管,但学生的实习、就业主要还在交通行业。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交通类高职院校与交通系统有着天然的联系,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也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专业偏向工科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高职教育的理念非常强调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学过程往往会忽视人文精神的传递,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使得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科类院校的学生,普遍只专注自己所学的专业,而对专业以外的人文领域很少涉及,普遍缺乏了解,更谈不上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交通类高职院校作为典型工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精神相对也会比较缺失。

(四)文化观念薄

高职院校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因素的影响,文化观念较薄,大多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太重视,相关的领导老师对学生的文化活动指导不够。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底蕴较弱,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不如本科生,对一些与专业相联系的学科活动、有关人文素养的学术讲座等文化活动往往不太感兴趣,而更钟情于一些社团文娱体育活动。校园文化往往体现为社团文化活动,其中又以文体活动居多,这些活动文化的含量不高,对校园文化建设仅理解为学生的社团文体活动层面。

三、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交通类高职院校应倡导“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崇尚科学、文化自觉”的人文精神,以培育务实校风、稳健作风、严谨教风和勤奋学风为目标,以加强学校精神文化、行业文化、人文文化、环境文化为建设着力点,以制度建设、课程建设、社团建设、环境建设为路径,全力推进文化建设,形成具有交通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精神,促进交通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在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人文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人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体系、讲座、活动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缺少人文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就无法真正形成。交通类高职院校是典型的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相对较欠缺。

虽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在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精神,[1]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弥补交通类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其次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体系,进一步突出文化素养教育课程的基础地位,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多开设人文类的选修课、通识课,供学生自由选择,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文明、文学、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等教育;定期举办系列化、特色化的人文大讲堂类的文化讲座,进而达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陶冶学生情操,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素养的目的,[2]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交通类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还要凝练、完善具有交通特色的校徽、校歌、校旗、校训等,并通过各种形式在师生中进行广泛思想宣传及渗透,使广大师生深刻理解和领会其深刻内涵,落实体现在校风建设之中,使其成为全体师生的文化自觉和价值追求,构建学校精神家园。校徽、校歌、校旗、校训是最能体现学校文化的元素,能凝聚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宗旨,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

(二)把交通行业的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丰富校园行为活动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亮色

每个企业的文化都体现着这个行业的特色,交通院校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在交通院校引入企业文化,使其成为交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为此就要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专业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训中,要有意识地将专业知识提升为文化,通过理论倾向明显的校园文化与实践性突出的企业文化的比较,强化学生对文化的接受与理解;[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时务必结合交通行业文化的特点,把企业行业的文化引进课堂和校园。

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既要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又要把交通行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整体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以交通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作为连接点,将其有机地融入进去,凸显“交通高职”的校园文化特色。[4]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提升和学生的就业。高职院校利用企业文化,可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交通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既有海上的也有陆上的,海上交通需要航标灯,陆上交通需要铺路石,有的交通类高职院校就提炼出交通行业航标灯精神,铺路石品格,并把这种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引进学校,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相渗透,丰富了校园文化,从而凸显“交通高职”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

交通院校还要紧紧围绕交通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高职交通院校各专业的特点,定期举行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各类文体社团活动,举办技能竞赛等活动;邀请在交通行业表现突出的优秀校友回校与学生座谈,聘请交通行业的专家、领导到学校给学生作专题报告讲座等。[5]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交通行业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熏陶。

(三)提升物质文化内涵,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基础作用,是其他校园文化形态的载体和依托,它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风格的形成和办学目标的实现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6]。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场所,校园的建筑风格、人文景观的设计在很大程度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的历史、学校的文化氛围,这些都潜移默化地陶冶师生文化素养,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从校园的物质文化角度而言,因为校园的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它主要通过学校的建筑物等硬件设施反映。

作为交通类高职院,要提升物质文化的内涵,就要在物质文化载体的硬件环境设施建设上做文章,如校园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场馆建筑等,必须融入现代交通行业企业的精神和文化元素,营造气息浓郁、底蕴丰厚、主题鲜明、交通特色突出的环境文化;此外还可通过校史展览室、杰出校友事迹宣传展览室等,创立交通院校环境文化品牌,彰显交通类高职院校鲜明个性,提升交通院校品牌形象,为学生营造现代交通行业的物质文化氛围。[7]

(四)制度文化建设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为校园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治理国家需要法律制度,治理学校也要一系列制度。学校的制度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传统的外在表现形式。制度建设既包括历史形成的传统制度,又有符合现实具有现代意识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建设等。制度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既要尊重历史,又要照顾现实。不仅要继承以前中专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被广大师生认可的规章制度,更要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完善制定符合时代要求各种新的规章制度。交通类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不能走极端,对以前中专学校的校园文化要采取“扬弃”态度。

高职院校制定学校规章制度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目的是通过制度凝聚人心,达成共识,形成有序、公平、公正的和谐校园,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创造优良的教风、学风。为此要建立健全与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学生管理机制,推动文化建设各项举措的有效落实;建立文化建设的政校行企协同机制,要凝聚多方资源,搭建文化育人的协同创新平台,这对于交通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必要的经费保障。无论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讲座的开设、学校硬件环境建设还是各种制度的贯彻落实,都需要一定经费投入作为保障条件。

校园文化是各校共性的话题,校园文化建设是各校所面临的共性课题,对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办学历史短,校园文化基础薄弱,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和迫切。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如何突出体现交通特色,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使校园文化为交通行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任重而道远。

[1] 吴海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 胡欣哲.“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学园,2013(34).

[3] 吴海霞.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2).

[4] 杨涛.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3).

[5] 杨涛.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3).

[6] 阳旭.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

[7] 杨涛.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3).

(责任编辑:刘生平)

Discussion on the way of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LIN Fan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650,China)

Campus culture is the soul of school development.It reflects the education mission of the school,dem⁃onstrates the image of the school,and shapes the platform for students’mental development.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has profound impact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therefore,most of the visionary leaders in school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and proposes the relevant ways to construct campus culture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in or⁃der to cultivate talent with higher-level skills and to better service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campus culture;construction;ways

G718.5

A

1009-931X(2016)02—0031-04

2016-01-15

广东省教育厅德育创新项目“基于产学结合的交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5DYZ024)

林梵(1966-),女,广东阳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交通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繁忙的交通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小小交通劝导员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