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垦“走出去”投资模式研究

2016-03-18 08:49蔡林希
关键词:塞拉利昂天然橡胶农垦

蔡林希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农垦与热带产业]

海南农垦“走出去”投资模式研究

蔡林希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为应对我国天然橡胶需求缺口巨大、发展空间局限、成本逐年上升等问题,海南农垦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到海外开发利用天然橡胶资源,并购海外大型橡胶公司,建立海外种植和加工基地。文章分析了海南农垦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中的现状、投资模式及存在问题,提出若干可供参考的建议。

农垦;“走出去”;天然橡胶;投资模式

海南农垦创建于1952年l月。经过60多年的建设,海南农垦已发展成为以天然橡胶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科、教、文、卫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系统。2005年,海南农垦已经成功组建了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此,农垦体制改革和集团化进程迈出了实质性一步。2008年,根据国务院下达的“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其旗下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胶集团”)的“海南橡胶”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农业板块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海南农垦拥有省内土地总面积1154.5万亩,其中橡胶种植面积390万亩。由于国内外市场对天然橡胶有着巨大的需求,海南农垦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一方面,并购海外大型橡胶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建立海外的天然橡胶种植和加工基地。2014年,海南农垦集团橡胶销售总量为151.3万吨,销售收入212.4亿元,净利润7.2亿元。

一、海南农垦海外投资的现状

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天然橡胶巨大的需求,海南农垦积极谋划“走出去”发展战略,计划从2006~2010年在国外种植橡胶20万亩,收购、加工境外橡胶20万吨。经过一系列的深化改革与产业重组,海南农垦集团公司将其橡胶板块剥离出来,并控股组建成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胶集团)。2011年,海胶集团在国内成功上市,募集的资金达47亿元人民币,为海南农垦“走出去”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证。

就在上市的当年,海胶集团成功收购了泰国第一大橡胶生产商泰华树胶25%的股份;2012年,又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贸易公司之一的新加坡雅吉国际私人有限公司75%的股份。这些收购行动,有效地提升了海南农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积累了海外投资管理经验,为下一步“走出去”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非洲塞拉利昂橡胶项目

2011年起,海南农垦集团先后3次派出代表团到非洲的塞拉利昂共和国考察投资环境。经过几次考察和评估,最后与塞拉利昂方达成了合作意向,共同合作利用中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性贷款开发天然橡胶与水稻种植项目。2011年9月塞拉利昂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10亿美元的合作项目优惠贷款申请。2012年1月两国政府代表共同签署了《橡胶和水稻种植与加工合作谅解备忘录》。2013年,由海胶集团、江苏建工集团和中海国际集团这三家企业代表中方与塞拉利昂政府签署了合资协议,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由海胶集团控股,计划开发利用塞拉利昂200万亩土地,用于种植天然橡胶和水稻(其中天然橡胶种植150万亩、水稻种植50万亩),并建立适当的橡胶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创收人民币约50亿元,为当地提供近2万个就业岗位。2014年合作项目的前期工作,诸如土地规划、租赁合同、合资公司注册等工作基本完成,项目施工正在开展中。但紧接着,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突然爆发和蔓延,疫情极其严重,为了员工的生命安全,海胶集团不得不撤回驻外人员,暂缓项目推进工作。

(二)老挝橡胶替代种植业务

海南岛外的业务发展一直是海胶集团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海胶集团经过深思熟虑,布局进军云南,成立海胶集团云南公司,除投资云南省境内橡胶种植和加工项目外,同时也并购具有境外替代种植资格的公司,通过“迂回走出去”途径,到东南亚国家开展天然橡胶业务。目前海胶集团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收购和控股了6家橡胶加工厂,年收购加工干胶10万吨;2013年,海南农垦集团并购了云南绿航和普洱锦森两家享受中国境外罂粟替代种植优惠政策的企业。云南绿航和普洱锦森这两家公司在老挝实施替代种植计划项目,海胶集团通过并购形式,敲开老挝天然橡胶开发利用的大门。海胶集团充分利用自身的生产组织、经营管理、信息平台、资金规模、技术装备和人才队伍等明显优势,通过这种“迂回走出去”办法,强力介入“替代种植”项目,利用自身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雄厚实力,参与老挝的天然橡胶育苗、种植、管理、采胶、加工和销售等业务,加快老挝罂粟替代种植计划的实施。目前,海胶集团已完成老挝橡胶替代种植企业的股权收购,并开始进行合资公司运营工作。

(三)并购新加坡R1贸易公司

R1国际私人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橡胶贸易公司之一,在全球范围开展橡胶贸易业务。其经营的产品包括:特殊技术橡胶、乳胶、熏张、复合橡胶、合成橡胶和橡胶相关产品,如轮胎、橡胶木等。此外,该公司还为客户提供橡胶产品相关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服务、价格风险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服务和解决方案。

2012年海南农垦集团和属下的海胶集团以并购形式分别取得新加坡R1公司60%和15%的股份,[1]这一成功并购极大地提升了海南农垦在国际天然橡胶贸易管理和销售平台的层次。R1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并在橡胶销售方面具有很强的风险控制能力。海南农垦集团就是瞄准R1公司的发展前景而决定并购的。利用R1公司丰富的管理经验、强大的贸易网络和销售平台,通过其在新加坡有利的地缘优势、获得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打开海南农垦橡胶的全球销售渠道。事实证明,并购R1是精明之举,并购第一季度海南农垦实际从R1公司获得利润就达1295万元,此后的效益也相当可观。

二、海南农垦“走出去”项目的投资模式分析

依据产业国际转移、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相关理论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的理论将有关项目直接投资总结为三个层次[2]:第一层次,股权模式;第二层次,合资或独资模式;第三层次,多数股权或少数股权(合资模式),新建或收购(独资模式)。

海南农垦海外天然橡胶项目投资也基本符合以上三个层次。从投资业务开展的性质看,可分为三种投资模式:一是在海外建立贸易公司;二是并购或新建橡胶加工厂;三是并购或新建种植基地。此外,海南农垦在“走出去”投资中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3]

(一)投资项目多样性与互补性相结合

以直接投资为突破口,采用并购、新建、合资、控股、独资等多样化模式,实行多样性与互补性相结合。首先是并购新加坡R1贸易公司,其次是并购云南绿航和普洱锦森两家公司,再次是开发塞拉利昂项目,这三种投资模式是不一样的,但投资项目和经营品种与集团业务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互补性。

海南农垦并购新加坡R1公司是以开拓国际贸易平台、实现综合效益为目的的。新加坡并不具备天然橡胶的大规模种植与加工条件,然而,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贸易枢纽地位,在全球开拓橡胶贸易业务。R1公司是亚太区领先的橡胶贸易平台,成立仅10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橡胶贸易商,在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海胶集团看准R1集团成熟强大的国际销售网络和交易平台对其进行并购。事实表明,并购R1公司是海南农垦下出的一着卓有远见的好棋。

天然橡胶替代罂粟种植是我国参与并支持国际禁毒的合作项目。我国企业执行的替代种植项目是在东南亚毒品泛滥地区推进的,该项目享受我国政府提供进口配额及其它优惠政策。[4]项目的实施是通过在金三角地区种植天然橡胶从而挤压罂粟种植空间,以达到禁毒目标。而且,替代种植项目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保障。海南农垦旗下企业本不具有替代种植资质,但它看好替代种植发展前景,于是通过并购方式,将云南绿航和普洱锦森两个具有替代种植资质、并已在老挝开展业务的公司纳入旗下,实施“迂回走出去”发展,进入老挝从事天然橡胶种植和加工业务,从而为进军东南亚国家开发利用橡胶资源迈出坚实的一步。

海南农垦参与塞拉利昂国家土地开发项目,是结合我国政府援外项目推进而进行的,它也是海南农垦“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塞拉利昂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且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热充足,非常适合天然橡胶和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海南农垦联合我国两家其它大型企业,利用中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性贷款,与塞拉利昂政府合作,共同开发天然橡胶、水稻种植和加工项目。

以上三大项目采取的投资模式各有不同,我们可以归类为并购贸易平台、收购加工厂和投资种植基地三种投资模式。海南农垦采取上述这三种投资模式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投资项目最终都回归到天然橡胶的“种植—加工—销售”,并不断完善这一产业链条。

(二)自主发展与政策导向相结合

海南农垦集团的海外投资既是政府的政策导向,又是经济利益驱动的自主行为,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非洲塞拉利昂投资合作作为我国援外“走进非洲”项目之一,由我国政府委托海南农垦集团主要承担。该项目得到了我国及塞拉利昂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塞拉利昂利用我国政府批准提供的10亿美元合作项目优惠贷款用于天然橡胶及水稻的种植和加工。

老挝橡胶替代种植项目实际上是海南农垦企业自主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有效结合。由于贫穷、战乱等历史原因,罂粟等毒品一度成为老挝国家部分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5]老挝与我国云南省相邻,其毒品生产使我国也深受其害。为此,中国政府通过外交政策和外事活动,制定替代种植计划,以天然橡胶替代罂粟种植,挤压鸦片生产空间,从源头上消灭毒品。国家对参与替代种植项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早在1996年,我国云南省多家企业就参与了老挝毒品替代种植援助计划。海南农垦近年来积极实施岛外发展计划,主动出击进军云南橡胶产业,成立海胶集团云南公司,通过控股、承包、租赁等形式,在云南开展橡胶业务,除参与云南省内橡胶生产经营业务外,还并购了享受替代种植优惠政策资格的云南绿航和普洱锦森两家公司,敲开了进军老挝天然橡胶产业的大门。并购两家具有海外替代种植资格的云南公司属于海南农垦自主发展的战略行动,但开发老挝替代种植项目也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海南农垦借助并购行动实现了“迂回走出去”目标,从而有计划地参与到老挝天然橡胶种植、加工、收购和销售等相关业务中。

新加坡R1贸易公司的股权收购,这是海南农垦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准确出击的自主行为。收购前的R1公司已经建成了强大的资源网络和销售平台,海南农垦对它的成功收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同时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12年并购的R1公司,当年累计销售橡胶76.6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3.1亿元,净利润9422.4万元,海南农垦占股权75%,分得利润7066.8万元,投资收益率26%。2012年R1公司净资产由年初的2.57亿元增加到年底的3.27亿元,资本保值增值率达127%。并购R1公司不仅使海南农垦“走出去”拓宽了路子,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桩交易成为海南农垦海外投资模式的成功典范。

(三)海外投资与东道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海南农垦在投资管理模式上,注重结合东道国的实际情况。非洲塞拉利昂及老挝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水平低,海南农垦在所在国投资天然橡胶种植、加工业务的同时,也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在塞拉利昂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规划里,将橡胶种植和占用粮食用地矛盾考虑进去,尽可能将粮食的后顾之忧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和解决。因此,在合作项目中,规划开发利用200万亩土地,其中安排种植天然橡胶150万亩、水稻50万亩。无论在老挝的替代种植,还是在塞拉利昂的土地开发,在项目经营上,主要采用“公司+农户”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在针对项目地教育水平低下的问题上,计划定期免费举办各种培训班,开展专题讲座。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当地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此外,海南农垦集团在“走出去”发展过程中,还推广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社区化管理模式,为项目地提供专门经费用于修建水利、道路、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

新加坡R1公司在并购以前已经是亚太地区领先的橡胶贸易公司,它拥有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为了更好地开展经营管理,海南农垦充分尊重R1公司原有的管理和发展模式,支持新加坡R1公司健康发展,并购后继续聘用原有的高管等核心团队,主要人才继续留任。同时,R1公司还要积极参与到新加坡企业发展管理局的相关活动中,为新加坡相关企业提供服务。

三、“走出去”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外向型人才储备不足

跨国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投资分析能力和海外管理经验等,同时在语言、文化修养等方面需要较高的能力和素质。我国农垦对外投资的企业往往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通法律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海南农垦集团同样存在这种情况,而且优秀人才储备方面也不尽人意,这就直接影响到企业“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东道国与我国在文化背景、价值观、语言等方面差异较大,加上海外驻地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环境卫生和医疗条件较差等问题,往往直接影响外派人员思想和情绪的稳定性。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有关企业在今后相当时期内不断探索并加以克服。

(二)政府政策支持不足

国家历年来对国有农场橡胶生产给予较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配套,而对农垦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发展橡胶产业缺乏必要的扶持。包括在国内从事农业,我国政府都给予各种各样的惠农补贴,而到海外种植天然橡胶也是从事农业范畴,但国家目前却没有给与国内农业同等的政策性补贴。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企业“走出去”困难不少,同时,海外投资在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企业负担越来越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产品价格却越来越低,这就是“走出去”企业每每要面对的困局。因此说,跨国农业企业亟需我国政府制定适当的扶持政策,给予相应的惠农补贴,以便于“走出去”的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挺过难关。除此之外,在人才培养、信息提供、配额及产品返销关税等方面,也应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

(三)海外投资风险掌控能力不足

机遇与风险并存,既抓住了机遇,而又规避了风险,这是再好不过的。但能否规避风险,这主要取决于对信息与预案的掌控。跨国投资受目标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宗教信仰、文化差异和双边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每一个投资计划都必须进行充分论证。目前这些工作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去完成,由于企业本身人、财、物和关系等实力的局限性,所作出论证结果往往不够准确和权威,要想作出较为科学的决策和迈出稳妥的步骤是有较大难度的。海南农垦“走出去”也不例外,在“走出去”过程中有些问题和困难预见性欠缺,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往往是被动应对,处境危急,这就是信息掌握不全面,缺乏科学可行的预案造成的。如到非洲塞拉利昂开展橡胶和水稻种植项目,所在国环境卫生较差、医疗条件落后,在项目启动的时候就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出师未捷”就出现人命关天局面,这就不得不暂时撤回驻外人员,中断合作项目。如今,疫情过去一年多了,项目建设依然未能恢复正常运作。

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建议

海南农垦的“走出去”发展,进一步围绕和配合我国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政策为保障,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橡胶产业体系。为了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建议有关部门与企业一起,共同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发挥政府职能,加大扶持力度

1.信息资源整合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完整的天然橡胶数据库,为农垦企业“走出去”提供行之有效的信息资源,这样,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或产能过剩等因素造成决策失误。同时,国家应拓宽政府间信息交流渠道,搭建国家层面的合作平台,为农垦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条件。农垦企业海外投资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指引与支持。

2.优惠政策支持

国家在农垦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过程中应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如提供政策性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或低息贷款政策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农垦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顺利开局,稳步发展,从而提高项目生存和企业竞争能力。

(二)创新培养模式,储备专项人才

海南农垦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技术与管理高端人才储备不足、合格工人匮乏等问题。为此,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1.开设“海外课堂”,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建立海外人才培训基地,创造良好培训条件,可将课堂设在企业中,以方便提供学习培训,使人才培养与工作生活两不误。定期为各级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诸如企业管理、语言学习、企业文化、财会知识、法律常识及其他专项技能等。海外人才培训基地的建立,可以较快地帮助员工更新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培训课程设在当地,也能够为企业节省经费、扩大受众面。此外,课堂开设在当地,针对性更强,也有利于解决实际需要问题,促进企业“走出去”良性健康发展。

2.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储备库

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人才储备必不可少。为此,企业可以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一方面,学校通过企业的反馈与需求,定制教育方案,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展教学,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提供顶岗实习、海外实训的支持,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与农垦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取所需,更重要的是企业委托高校订单培养,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走出去”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使海外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3.建立海外培训基地,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

海南农垦在“走出去”过程中,有必要建立海外培训基地,即在投资项目国建立培训点,将培训教育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定期培训驻外员工,这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实施员工本土化策略,又是解决海外员工紧缺的重要手段。海外企业雇佣的当地员工,他们在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有优势,通过一定的培训就能胜任工作。此外,在海外开展培训教育,也是通过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培训又有利于提高海南农垦在海外项目的认同感。

(三)企业联动发展,建立海外联盟

我国海南、广东和云南三大农垦集团都在积极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虽然在工作推动、投资模式及具体发展战略等方面,三大农垦企业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其“走出去”的动因、投资区域以及投资业务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互通性。因此,三大农垦在海外市场上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与联动发展的可能。海南、广东和云南农垦在“走出去”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优势和资源禀赋。如果三大农垦能够整合优化各自资源、进行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互惠、联动发展、合力推进,这样不仅有利于海外企业的共同发展壮大,获得更可观经济利益,而且更有利于整体实力的提升,提高我国天然橡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整合海南、广东和云南三大农垦“走出去”的橡胶企业,优势互补,形成我国天然橡胶的海外联盟,必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国际竞争地位,而这一联盟的建立,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牵头,也需要三大农垦战略意识上的共同配合。

[1] 邹文涛,刘湘洪,孙娟.中国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形势、问题与对策[J].世界农业,2014(12).

[2] ANDERSON E,HUBERT G. Modes of foreign entry: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proposi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6(17):21-26.

[3] 吴家政.天然橡胶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4] 黄洪,卢玉洪,杜文胜,等.云南天然橡胶“走出去”与“替代种植”结合的模式——以云橡公司老挝琅南塔县梭都村替代搬迁种植务工示范项目为例[J].热带农业科技,2014(37).

[5] 龙荣华,张思竹,郭懋山,等.缅甸、老挝开展农作物替代罂粟种植的现状与启示[J].世界农业,2009(3):46-47.

(责任编辑:郭丽冰)

Research of Investment Model of Going Global Strategy in Hainan State Farms Group

CAI Lin-xi
(Guangdong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507,China)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a big demand gap of natural rubber in our country,the limit devel⁃opment space and the cost escalation yearly,Hainan State Farms actively implements Going Global Strategy by ex⁃ploiting the resource of natural rubber,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verseas large rubber company and constructing the overseas processing pla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investment model and existing problem of Going Global Strategy,and then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state farms;Going Global Strategy;natural rubber;investment model

F307.12

A

1009-931X(2016)02—0010-05

2016-03-06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垦‘走出去’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交流——农垦企业天然橡胶海外投资模式研究”(2015-ZCQ023)

蔡林希(1989-),女,吉林吉林人,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经济全球化研究。

猜你喜欢
塞拉利昂天然橡胶农垦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高精度磁测技术在塞拉利昂北方省GPAFAYA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
天然橡胶行情(2016.01.11—2016.01.22)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新疆农垦科技》2014年(1~12期)总目次
对援塞拉利昂夏洛特(Charlotte)水电站建设有关技术问题与塞方商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