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象派绘画对余光中散文的影响

2016-04-06 00:36冯炜玥
文理导航 2016年9期
关键词:余光中散文

冯炜玥

【摘 要】余光中对印象派绘画情有独钟,专业的艺术知识的学习、翻译《梵高传》的经验,以及对梵高个人的喜爱,使得余光中的散文创作也受到了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艺术理念上余光中建立了“籍物见我”、“籍物见道”的散文观;在艺术手法上余光中注重对色彩和光线的把握;在叙事方式上余光中采用断章、拼接式的独特方式。本文将就此几点展开分析,以诠释余光中散文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余光中;印象派绘画;散文

余光中对西方绘画情有独钟,在他的散文中经常可见其对西方绘画的点评。1958年,余光中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艺术硕士。在那里余光中系统地学习过西方绘画方面的知识。在西方绘画中,余光中接触最深的是印象派绘画:莫奈、修拉、尚塞、高更都是余光中在散文以及演讲中常常会提起

的人物。而要说对余光中影响最大的,非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莫属。余光中在散文中亦经常提起梵高,更有作《破画欲出的淋漓元气》、《梵高的向日葵》、《壮丽的祭典》、《莫惊醒金黄的鼾声》几篇散文专门纪念梵高。

余光中最初结识梵高是因为翻译《梵高传》。余光中曾说,《梵高传》对他来说,不但是翻译一本书,也是学习、研究绘画艺术,更是认识一个伟大的心灵,让他体会到艺术的力量确实十分巨大。余光中曾在采访中说:“梵高是我的一扇窗户……本来以为看到‘向日葵就够精彩的,没想到打开这个窗户后,我看到了一座花园,塞尚、高更……都在其中。”余光中热爱艺术和音乐,并将音乐和艺术的体会与文字创作结合,他说,作家写景写情写人不一定要观摩别的作家怎么写。“写景可以取法于绘画的意象。书写的节奏则可以学自音乐;艺术教一位作家写作,超越文字的限制,更宽阔些。”

(上接第4页)

专业的艺术知识的学习、翻译《梵高传》的经验,以及对梵高个人的喜爱,使得余光中的散文也受到了印象派绘画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在艺术理念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在艺术理念上余光中建立了“籍物见我”、“籍物见道”的散文观,在艺术手法上,余光中注重对色彩和光线的把握,以及断章、拼接式的叙述方式。本文将就此几点展开分析,以诠释余光中散文的独特魅力。

一、籍物见我、籍物见道

印象派绘画对余光中散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其艺术理念上。印象派的绘画大多是以熟悉的场景作为背景,但所描绘的景色不只停留在写实范围,而是带有自己的理解。其超越了古典主义的理性,从单纯的模仿走向了表现,由自然到自我,从外在形式到内心的探讨,表现出了一种内在的真实。当古典主义画家专注于画圣母的时候,“梵高反躬自画。画自己,毕竟方便多了,非但不需要求人,而且可以认识自己,探讨生命的意义。”梵高的向日葵不单是对向日葵和色彩的表现,更是生命中炙热的生命欲望。余光中评论梵高的画“强烈地象征了天真而充沛的生命……向日葵苦追太阳的壮烈情操,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质。”

高更也是余光中所喜爱的印象派画家。其作品摈弃了传统油画的写实风格,有着特有的方式组织画面,魔幻般的图案及其象征意味令人回味无穷。高更作其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时曾说:“在我死前,我要把我的全部精力灌注到这幅画中,要画出人生的多灾多难。”在梵高画中,一切皆是他感情的投射,他画自己所爱之物,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无论是人物、静物或是街景还是自己坐过的椅子、穿过的旧鞋子,再平常不过的事物在他的笔下都被赋予浓烈的情感,让人体会到平凡中的不平凡。

余光中的艺术理念同印象派画家相似,他提出文章不能仅限于写实,而是要写出自我和意蕴;感性、知性、理性并济,开辟出“物”、“道”、“我”皆备的知性散文新风格。余光中在散文《四面楚歌谈文学》中指出“自然本身不等于文学”, 并且在《从灵视主义出发》一文中详细地提出其艺术创作理念:“艺术所要表现的,既是感性的(sensuous),也是理性的(intellectual)。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籍物以见我,同时也籍物以见道。”、“艺术是感官经验的产物,而感官经验只能存在于我与物之间。同时艺术又是理智活动的产物,而理智活动是我追求道的过程。物、道、我,是艺术创造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

在这种艺术理念的驱使下,余光中散文中的自然已不再是原原本本的客观实体,而是因心理和情感需要所显现出来的感性状态,是沁透了作家主体精神的存在。外界的物象也不再具有亘古不变的形貌,而是仅存于特定的时空和直感经验里的感觉物象,意象的组接也不只遵循日常的逻辑,而更多的是依靠主观的联想和内在的情感联系。因而感性丰盈强烈,情感饱满昂扬,艺术意蕴厚实深刻。直觉的体验,主观的想象,艺术的强化和变形构成了他散文感性创造的艺术原则。从余光中的散文中,可以看到其富含的文章富含深情,但却不滥情,同梵高一样,带着“我”的生命热情,体现出“道”的思想意趣。“物”、“道”、“我”浑然天成,正如《从灵视主义出发》一文中所说:“艺术家的个性是在艺术家追求道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

二、光线与色彩的把握

1)对光线色彩细致入微的观察

印象派绘画中,光和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印象派画家对色彩变化耐心细致的观察,有时候甚至达到入微的程度。在传统色彩观念中,雾是灰色的,影子是黑色的,草是绿色。而在印象派画家的笔下,伦敦的雾是紫色的,影子的颜色是带有附近物体的颜色的,甚至草也可以反射出红色的光。对颜色这种方式的处理,一开始在许多人眼中是荒诞的。但是随着科学的证实和对光色细致的观察,很多人发现光线确实受到周围色彩的影响。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画家更加仔细地观察光线和色彩,接受环境色在绘画中的应用。

余光中同样细致入微地观察光线和色彩,在他的散文中,光线和环境不再只是叙事的背景,而是主要的描写对象,亦成为表达内心感受和哲思的主要形式。因此,在他的散文中,可以感觉到色彩的斑斓交错,光线的忽明忽暗。如:

堡门右侧,地势突出成悬崖,上有看台,还围着二段残留的古堞。凭堞远眺,越过万户起伏的屋顶和静静北流的魔涛河,东岸的灯火尽在眼底。夜色迷离,第一次俯瞰这陌生的名城,自然难有指认的惊喜,但满城金黄的灯火,丛丛簇簇,宛若光蕊,那一盘温柔而神秘的金辉,令人目暖而神驰,尽管陌生,却感其似曾相识,直疑是梦境。也难怪布拉格叫做黄金城。(《桥跨黄金城》)

夜空、山崖、村庄、屋顶、灯光……这意象的组合多么像梵高的名画《星夜》。关于灯火,作者用了“金黄”、“金辉”这两个词来表达颜色。这两个词看似都是“金色”,但是却一个突出“黄”的特点,一个注重“辉”的明度。“丛丛簇簇”是对灯火从远处、从面积上对灯火的形容,而“宛若光芯”,则是从灯火形态方面的表述。“温柔”、“神秘”、“目暖而神驰”则是其给人心理上的感觉。而崖下暗色的“屋顶”、“魔涛河”则是用来衬托灯火光亮。仅仅是一片“灯火”,作者用了如此多的角度来描述,细致入微的笔触带给读者如梦境般的印象体验。又如:

一炉晚霞,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壮哉崦嵫的神话,太阳的葬礼。阳台上,坐看晚景变幻成夜色,似乎很缓慢,又似乎非常敏捷,才觉霞光烘颊,余曛在树,忽然变生咫尺,眈眈的黑影已伸及你的肘腋,夜,早从你背后袭来。那过程,是一种绝妙的障眼法,非眼睫所能守望的。等到夜色四合,黑暗已成定局,四围的山影,重甸甸阴森森的,令人肃然而恐。尤其是西屏的鹿山,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这时竟收起法相,庞然而踞,黑毛茸蒙如一尊暗中伺人的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沙田山居》)

“赤金”的暖感和“黑暗”冷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使得阴冷的感觉更加沉重。一炉晚霞,可化为“黄铜”、“赤金”、“紫灰”、“青烟”。一句话中竟然包含四个形容色彩的词汇,可见作者色彩的敏锐度。文中对光的描写也非常详细:从“霞光烘颊”到“眈眈的黑影”,接着是入夜的“重甸甸阴森森”的“山影”画面,展现了光线由亮变暗再变深的过程,光线变化给人带来的感受亦惟妙惟肖:黑夜“从背后袭来”、山影具有了“沉甸甸”的重量、“黑毛茸蒙”的感觉让人想到“怪兽”……

另一方面,印象派画家主张多采用红、黄、蓝三原色和橙、绿、紫三间色作为主要的用色,尽量不采用灰暗的颜色,这使得作品的明度大大地提高了,让人可以感受到阳光的鲜明。余光中也擅长用颜色鲜明、对比强烈的色调。散文《塔阿尔湖》便营造了一种富丽辉煌的视觉效果:

一瞬间,万顷的蓝——天的柔蓝,湖的深蓝——要求我的眼睛容纳它们……如果你此刻拧我的睫毛,一定会挤出几滴蓝色。不,除了蓝色,还有白,珍珠背光一面的那种银灰的白,那是属于颇具芭蕾舞姿但略带性感的热带云的。还有绿,那是属于湖这面山坡上的草地、椰树和木瓜树的……还有紫,迷惘得近乎感伤的紫,那自然属于湖那边的一带远山,在距离的魅力下,制造着神秘。还有黄,全裸于上午十时半热带阳光下的那略带棕色的亮晃晃的艳黄,而那,是属于塔阿尔湖心的几座小岛的。(《阿尔塔湖》)

柔蓝的天、深蓝的湖、银灰的白、绿草、紫山、艳黄……均是浓烈的色彩。蓝色浓重得沾染在“我”的睫毛上,颜色甚至于可以“挤”出来。而作者又细微地发现,这“蓝”不是单一的蓝,而是包括“柔蓝”、“深蓝”;“黄”亦不是单一的黄,而是包括“棕色”、“亮晃晃”的感觉、“艳黄”。这样色彩之多、之明艳像极了印象派的油画。

2)捕捉色彩的感官印象

印象派绘画专注于扑捉瞬间感觉的印象,要求画家在走出画室,直接面对大自然的光线作画。余光中用语言代替画家的画笔,同样可以扑捉到事物的瞬间印象。对感官的刺激是唤起读者印象的最好方式,多种感觉的交叠,可以达到强化感觉的目的,使得读者对意象的体验更为立体真切。如:

太阳又露出脸来。一刹那这黄金的世界轰地烧起,空气里抖动着金芒似的网,煌煌,焕焕,迎光的轮廓,忽然失去了界限,像熔浆烧化了,流动不定一阵风起,大殿高檐上悬挂的铜铃铿铿扣鸣,此起彼落,传递着清空的情韵。阶下的大水缸里平铺着翠叶,一朵红莲静静地开着。(《梵天午梦》)

金色、红色给人热烈的感觉,文中扩大了这种热烈的感觉,世界以“轰”的速度“烧”起来,变成一种极热的触觉、视觉。作者将金芒形象地比喻成视觉上可见的“网”,接着将太阳翻起的流动世界比作“熔浆融化”,既让人想到熔浆融化的画面,又想到熔浆融化的温度。“八哥的啁啾”带来听觉的刺激,而啁啾的声音又使得作者仿佛看到“翻弄的巧舌”。听觉又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形象。“铿铿扣鸣”的声音与“此起彼落”的状态描述了铜铃的情韵。“翠叶”配“红莲”,给人以明艳的视觉冲突,在这段文字超越了纯粹的视觉、听觉、触觉,融合了人物内心的感受,使得画面变得充满触感。又如:

此刻偃伏于我脚下的美,是原始而性感的,并非莫奈那种七色缤纷的妩媚。它之异于塞纳河、正如高更的大溪地裸女之异于巴黎的少妇。这是北纬十四度的热带风景,正如菲律宾的女人所具有的美,是北纬十四度的热带阳光髹漆而成的一样。不知你注意过她们的肤色没有?喏,我怎么说呢,那种褐中带黑,深而不暗,沃而不腻,细得有点反光的皮肤,实在令我嘴馋。比起这种丰富而且强调的深棕色,白种女人的那种白皙反而有点做作,贫血,浮泛,平淡,且带点户内的沉闷感。(《阿尔塔湖》)

这段文字,将色彩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名画图景相比,这是一种视觉的感受,但又并非是直接的视觉感受,而是借助名画来的间接的感受。而这种间接的体验,比直接的描述更加让读者体会到女人的形态、皮肤的色彩。除了感官上的体验,色彩亦总是可以引发人的心理感受,菲律宾女人皮肤的颜色令我“嘴馋”、白皙的皮肤却令“我”感到“做作”、“贫血”、“沉闷”这些都是心理上的感觉。

《听听那冷雨》中感官的比喻和描写更是展现到了极致,短短一段文字中声色光影与各种感觉交织纵横。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听听那冷雨》)

“流光”本来是一种雨水反射的光线,而此处余光中却用“湿湿的”来形容,仿佛光都有了触觉。“灰”这种颜色也有了“温柔”的人类特质。“微明”、“幽暗”是一种视觉的感受,却给人“低沉”的重量感和“安慰”的心理感受。“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是一种触觉的感受、“由远而近”是一种距离的感受、“轻轻重重轻轻”是力度的感受。作者把雨比成“温柔的灰美人”,既展现了雨温柔特质,又体现了其活力的美,借用人格化的描写,这位“美人”有了纤手,抚弄着黑键灰键,使得晌午不是逐渐变成黄昏的,而是在雨美人的指尖下“一下子”“奏”成的。一个“奏”字,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的体验。屋顶“黑色”、“灰色”的物体,也变成了可触摸、可弹奏的琴键。色彩和光线伴随着如此密集又多重感觉的描写,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三、断章式的叙述

印象派绘画为了真实地表现光线,要求画家用微小的笔触“逐渐往上加,有些是并列的,有些是重叠。这种颜色的网或者结构像用各种碎布拼接起来的衣服一样。”同样的,为了真实地记录稍纵即逝的感受,余光中常常放弃传统的联系性叙述,而采用断章式的叙述,把即刻的感受、回忆、思考等看似毫无关联的元素按照自己的内在联系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意象的拼接。这种断章式的叙述可以更真实地反应内心思维的流动。

行走在现代都市里,使得余光中对现代生活有着自觉的追求。从摩登大楼俯瞰、驾车在高速路上奔驰、在异国的街道徜徉等等,都是余光中真实的生活体验。然而余光中也同样对古典的世界有着深刻的感情,屈原的香芷幽兰、长安的汉唐盛世都是余光中经常想到的意象。国学的积累、西潮的洗礼亦使得余光中的散文中的文化意象自然地呈现一种多元共存的特点。

散文《逍遥游》中意象一元共存的特点十分明显,文章思维跳跃程度之大,让人应接不暇。其叙述结构可以用如下图示表示:

古代中国的历史(范蠡、庄子梦蝶、黄巾起义……)

叙述者(余光中){ 现代的都市生活(台湾夜景、办理出国手续……)

未来世界的畅想(当“我”死时、星际战争……)

但这三条时间上的主线绝非按照事件先后的顺序排列,而是按照作者的思绪拼接而成:作者由观星想到“古战场”,想到“亿兆部落的光族”,随即思绪漫游至台中、江南、嘉陵江、蜀江、海南……至中国古代,便想起了庄子名篇《逍遥游》,由《逍遥游》想到鼎盛时期的长安、宋朝皇帝登基;到海外,则由美国大陆的“摩天大楼”想到中国大陆的“精神故乡”,想到楚辞、秦始皇、继而又想起“当我死时”,那时“老人星该垂下白髯”、未来人类可能拥有月球做新殖民地……文中有不少带有古典意蕴的词语,如:“五陵少年”、“长安丽人”、“庄周梦蝶”、“菩萨蛮”等等,亦有带有现代意蕴的词语,如:“摩天大楼”、“喷射机”、“灯网交织的夜”……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各个不同地点不同时期的事件与画面之间并没有传统的逻辑顺序,而是全凭思绪流淌,是真正用意识流的方式“逍遥游”了一番。这种意识流般的叙事方式,开发了意识的深度、展现了思维的真实。

《地图》一文中将地点和时间的拼接的手法表现到了极致,望着一张张有的很新,有的已经破损或者字迹已经模糊的地图,作者回想起各地的记忆。《地图》中提到的地点有:芝加哥、盖提斯堡、克里兰夫、匹茨煲、费城、华盛顿、 蒙特利奥、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卡拉马如、夏威夷、密歇根、盖提斯堡、威利、罗马、恺撒和朱丽叶、 那波里墨西拿、撒地尼亚、长安、洛阳、赤壁、台儿庄、汉口和汉阳, 楚和湘, 还有巴蜀嘉陵江、白帝城、三峡、燕子矶、雨花台、武进、潜桥、宜兴……这些难计其数的、复杂多变的意象构成一个繁富的世界。这拼接的意象里,包含着作者少年的记忆、中年的际遇、对大陆深深的怀念、在台湾的生活体验……所有的一切,都融合交织成为一张“地图”。

散文《登楼赋》中,作者身处在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和人类文明的大脑及一切奢侈的发源地上,描述了风吹过的瞬间,结尾定格在他独有的时空感上:“洪濛的暮色里,纽约的面貌显得更陌生。再也数不清的摩天楼簇簇向远处伸延,恍惚间,象一列破碎的山系,纷然杂陈着断崖与危石,而我立在是高峰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任苍老的风将我雕塑,一块飞不起的望乡石,石岩朝西,上面镌刻的是一种东方的象形文字,隐隐约约要诉说一些伟大的美的什么的,但是底下的八百万人中,没有谁能够翻译。纽约啊纽约,你的电脑能不能测出?”这篇文字的组合颇有些奇幻的色彩:从现代的纽约的摩天大楼之间,到原始的山石;从东方的象形文字,到纽约的电脑。空间跨越了中国与美国,时间贯穿了亿万年前到当下瞬间。读者跟随作者的意识流转,进入纷杂的画面,仿佛在巨大的时间、空间中盘旋。这种亦梦亦真、非理性的组合,让读者有了常规思维逻辑之外的独特感受,虹般发射奇幻之光。

由上文可见,余光中散文深受印象派绘画影响,其在艺术理念上崇尚“物”、“道”、“我”三者并存;在艺术手法上通过细致入微、可观可感的光色描写来展示事物的印象;采用断章式、不连贯的叙述来表达思维的真实。这些特点汇合成余光中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散文世界,有着无穷的韵味。

【参考文献】

[1]彭蕙仙.《梵谷是我家的另类家人》,载自《新活水双月刊》,第27期,2009年第95页

[2]李军.《余光中散文瑰奇的感性创造》,载自《暨南学报》,2011年第144期第7页

[3]余光中.《面目何足较》,载自《日不落家》,国际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第166页

[4]余光中.《梵·高的向日葵》,载自《余光中散文精选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233页

[5]桂小虎.《西方绘画史话》,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290页,第286页

[6]余光中.《从灵视主义出发》,载自《逍遥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4年第108页,第109页

[7][英]贝纳·顿斯坦著,平野,陈友任译.《印象派的绘画技法》,198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第45页,第44页

[8]余光中.《登楼赋》,载自《望乡的牧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4年第38页

猜你喜欢
余光中散文
寻李白(节选)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不怕找茬
追思余光中:“乡愁”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