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问题的探析
——基于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视角

2016-05-05 08:56朱镇生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漳州人才需求产业结构

朱镇生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问题的探析
——基于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视角

朱镇生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十三五”期间,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现分析漳州高职教育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提出可通过加快构建适应区域现代产业发展的职教体系、建立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内在教育教学改革、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等路径,推进供给侧改革,为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有效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产业;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

一、引 言

“十二五”期间,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在加快,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引进落地,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增效。但是有些新兴产业项目引进落地了,却无法达产,其主要问题就是缺技术技能人才而开工不足。“招工难”尤其是招高技能人才难已成为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之一。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为之提供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从我们的调查情况看,目前漳州高职教育对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力不够——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提供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已成为漳州高职教育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课题。

二、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

2015年漳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8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43.1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53.39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4%、48.5%、3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571元,比上年增长10.2%。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7.8:45.6:36.6调整为2015年的13.4:48.5:38.1。[1]

2015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2]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般在36%~48%之间,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64%,低收入国家为45%。[3]漳州的人均GDP已经跨过3000美元的门槛,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8.1%,与世界低收入国家或全国平均水平都有一定差距。漳州原本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工业较快发展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3个“五年规划”的发展,有长足发展,但仍需做大做强做优;随着工业发展提速、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生产性服务与生活性服务已呈现刚性需求,第三产业将会有较快发展。为此,在“十三五”期间,漳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预计会调至10%以内,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会增至5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会升至4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向合理化迈进。

三、漳州高职教育不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表现分析

(一)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在“十三五”期间,漳州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新增技术技能人才需求27.6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07万人。漳州高职院校若保持现有的办学规模,在“十三五”期间预计共有毕业生5.89万人,且这些毕业生不会都留在漳州就业。根据调查测算全省高职院校2015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比例为57.42%,按此比例计算漳州高职院校在“十三五”期间培养的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约为3.38万人;而根据漳州5所高职院校对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分析,毕业生在漳州就业比例约为25.71%(详见表1),按此比例计算在“十三五”期间漳州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约为1.51万人。

(二)职业教育发展层次与现代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至2020年漳州将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引擎、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现代产业新体系必需有为之提供与产业层次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体系,这一办学层次体系包含有中职与高职,其中高职的办学层次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层次。[4]而目前漳州的高职院校均是三年制专科层次的办学。

(三)专业建设与重点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不相称

“十三五”期间漳州将着力开发机械产业、石化产业、现代农业、海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社会事业与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人力资源,说明这些重点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分析测算,“十三五”期间全市要新增现代农业人才1万人,包括畜牧、园艺、林竹、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土壤、育种育苗、病虫害防治、食品加工等专业人才,而全市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中与之对应的仅有7个(详见表2),2016年共有招生计划796人(其中农林大类开设3个专业,招生计划282人,轻纺食品大类4个专业招生计划514人);石化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中有石油仓储、冶炼、精细化工、管道工程、热能工程等,目前尚没有对应的专业为之培养专业人才;海洋产业所需的海洋生物育种、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海洋药物、海洋化工、海水利用、风能及潮汐能开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均没有为之提供专业人才培养的对应专业。

表1 漳州高职院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表

表2 2016年漳州高职院校分大类专业设置饱和度统计

(四)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职业岗位的需求不匹配

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对上岗人员应知专业知识与应会专业技能呈现动态性需求:一是随着消费多样性、个性化的发展和消费升级换代频率的加快,生产运作流程再造,实现柔性化生产正在趋向常态,企业的岗位职责在不断变化,技术技能要求经常处于调整之中。二是随着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企业的生产运作与管理日益信息化、智能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正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特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分工与传统产业单个企业内部分工对岗位的设置与技术技能要求显然是不同的,且会随着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目标与措施的调整而变化。如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敏锐地体现这种变化,那么其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就无法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5]当前,由于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周期性(3至5年)的特征,每届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是在入学前学校已修订,课程配置不会再有变动。因而,学生学习的课程在开始时可能是先进的,一旦学生毕业上岗时却发现在校所学的专业课、技能课大多已是落后了,与职业岗位的需求不匹配。

四、漳州高职教育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产业发展与高职教育缺乏沟通协调

1.政府职能部门缺乏沟通协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导部门是具有经济发展调控职能与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而不是主管高职教育的教育局(教工委),且政府在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这两大领域的问题时,都是分开讨论研究,这就将紧密联系的两大体系隔离开来。在这种机制下,政府、企业、学校之间难免产生信息不对称,就容易产生人才供给与需求脱节。

2.高职院校与企业沟通、合作不深入。近年来,漳州高职院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拓展专业人才供需信息渠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校企合作的实践上来看,目前大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浅层不深入、短期低效率的问题,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信息难于直达最直接的供给方-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不高就不可避免。

(二)没有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警机制

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警是高职院校适时调整专业设置的导向器,引导高职教育的专业数量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从政府的层面分析,虽然政府职能部门有制定中期(5年)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引进规划,能给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方向性指导,但是分行业、细化的专业人才需求却没有进行年度的调查与预警,导致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滞后与产业结构变动。从高职院校层面分析,本应紧跟产业转型升级适时调整专业与课程配置,一段时期以来,高职院校因其办学定位不准确,一味追求规模扩张和专业设置盲目跟风,没有紧跟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院校之间专业重复现象较严重。漳州80%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60%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财务管理、商务英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旅游管理专业,而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依然紧缺。

(三)没有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方案联动调整机制

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目标就要实现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能够敏捷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这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一段时期以来,漳州高职院校与其他地方的高职院校一样,办学的一大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与课程配置,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脱节,新专业的开设与老专业的改造或淘汰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没有相结合,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契合难有保障。

(四)高职院校办学基础能力仍较差

办学的基础能力主要由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和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反映。基本办学条件指标是衡量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包括师生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监测办学条件指标是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补充,为全面分析高校办学条件和引进社会监督机制提供依据,包括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年进书量。根据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监测采集的办学条件指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高于全国或全省中位数为1、等于为0、低于全国或全省中位数为-1)显示:2015年漳州5所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高于与低于全国、全省中位数的综合比为48:52,说明漳州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有超过50%的指标低于全国、全省中位数(详见表3);2015年漳州5所高职院校监测办学条件指标中,高于与低于全国、全省中位数的综合比为51.02:48.98,说明漳州高职院校监测办学条件指标中仍有近49%的指标低于全国、全省中位数(详见表4)。从总体上看,漳州高职教育办学条件在全国全省仍处于中等偏下。

表3 2015年漳州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表

(五)实践性教学不够

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对用人单位回收的691份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在对11项指标中认为“非常满意”占比最低的是“职业技能”,占30.6%(详见表5)。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教学投入增长慢。在“十二五”期间,全省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投入占经费收入比例从2011年的7.6%提高到9.5%,而漳州的高职院校除了漳州理工学院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外,其它4所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详见表6)。其中有3所学校还达不到全省2011年的平均水平。

表4 2015年漳州高职院校监测办学条件指标表

表5 用人单位对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15届毕业生满意程度

五、推进漳州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一)建立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沟通协调机制

主要措施:一是强化政府规划引导。市政府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组织发改委、经信委、国资委、人保局、商务局、教育局(教育工委)、各高职院校及相关行业职能部门一起制订高职教育中长期发展的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引导,增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二是健全市政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分析产业行业发展新动态,提出中、高职院专业招生计划、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性意见,研究、细化高职教育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的年度计划,避免高职教育的发展不适应或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三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要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可由市教育局(教育工委)协同行业主管部门牵头,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共同组建,主要任务是指导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淘汰不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与课程,发展产业急需的专业,精准培养人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可按专业大类分设、细化具体专业建设指导执行委员会,增强专业建设指导的针对性。

表6 2015年漳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投入占经费收入比例表

(二)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警机制

主要措施:一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对人才需求进行预警,引导高职教育的专业数量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要对区域行业产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结构、区域布局、职业岗位转型进行预警,及时发布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引导高职院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二是加强对产业所需人才需求的分析。根据现行的行业管理体制,高职院校可联系所在行业或者政府主管部门,对开办相关专业所涉及的产业转型升级状况所需的人才开展调研,在人才供求上建立良好互动机制。

(三)加快构建适应区域现代产业发展的职教体系

主要措施:一是提高职业教育层次。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探索与本科院校合作举办高职本科班,联合培养漳州产业发展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是多形式创办高职教育。要鼓励有实力的各种经济成份的企业集团自办或与本科院校合办高职院校或二级学院。对于漳州在“十三五”期间需要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可与国内外高校进行合作办学(订单班)的办法来进行培养。比如,与国内外化工大学联办“化工学院”,培养石化产业所需专业人才;与台湾有关大学联办“农艺学院”,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与国内外海洋大学联办“海洋生物学院”,培养海洋产业所需专业人才;与国内外理工大学联办“工学院”,培养先进制造业所需专业人才。三是加强中、高职对接,完善区域职教体系。要按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统筹职业教育发展,中、高职院校实行专业对接“五年制”办学与高职专业错位发展并举,调整中、高职院校和专业布局,加快构建具有漳州区域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是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指导高职院校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强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四)深化高职院校内在教育教学改革

主要措施:一是建立健全专业退出机制。高职院校要建立专业“退出清单”与优先“发展清单”,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其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二是建立课程体系动态调整制度。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标准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知识关联的系统化为核心,从课程设置路线、课程方案、总体结构、师资要求、实训条件进行全方位的规范与动态调整。同时,鼓励专业教师敢于打破教材内容的限制,根据产业技术发展新动态,与企业联合开发教材,更新教材内容,提高人才培养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针对性和适岗性。三是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能力。高职院校既要从企业聘用大批懂技术会讲解的专业人员给学生上专业课,还要注重对学校现有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送到合作企业集训)。四是要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方式方法。高职院校要大力尝试多种形式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办法,改革学业成绩评定体系,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学习能力、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学业成绩评定新体系。

(五)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

主要措施:一是推进高职教育全产业链合作。高职院校要转变与单个企业进行签约合作的模式,选择与整个经济开发区签约合作办学或与产业龙头集团签订全产业链合作办学,增强高职教育与全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深化产教研融合。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企业的部分配套产品安排到有条件的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生产。高职院校要主动深入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在合作企业内共建科研平台,协同研究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技能或管理、营销难题。三是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建立高职院校企合作办学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校企合作需求动态,引导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化合作办学。四是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由政府牵头,行业企业主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共同制定出台校企合作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加强对对校企合作运行的环境、目标、过程、效益及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监测与评价,并根据监测与评价的结果调控校企合作的运作。

六、结束语

技术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漳州高职教育要紧跟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构建适应区域现代产业发展的职教体系,建立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沟通协调机制与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内在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以此为路径推进供给侧改革,为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有效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当然,本课题研究仅是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对策思路,对政府具体职能部门和高职院校如何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微观层面的细化措施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1]漳州市统计局.漳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16-03-23)[2016-09-20].http://www. stats-fjzz.gov.cn/cms/html/stjj/2016-03-22/1805406234.html.

[2]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2-29)[2016-10-29].http://www.stats.gov.cn/tjsj/ 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3]花鸥,曾庆琪.供给侧结构改革下高职教育发展研究:基于产业和结构视角[J].职教论坛,2016,(118):17-22.

[4]庄占龙.现代职教体系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1):57-62.

[5]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J].教育发展研究,2012,(3):18-23.

[责任编辑:钟 晴]

G710

A

1008-7346(2016)05-0066-07

2016-08-1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漳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 (项目批准文号:漳社科联 [2016]4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镇生,男,福建漳州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经济师。

猜你喜欢
漳州人才需求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买鱼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福建漳州面煎粿
数读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漳州岱仙岩仙祖信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