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美术高考生的艺术素养为目标
——论设计素描课程

2016-10-26 03:50朱剑荣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9期
关键词:美术高考考题素描

朱剑荣

(深圳市观澜中学,广东 深圳 518000)

以提升美术高考生的艺术素养为目标
——论设计素描课程

朱剑荣

(深圳市观澜中学,广东 深圳 518000)

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既对传统素描予以继承,同时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素描。在当今的美术高考教育中,要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增强审美态度与判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丰富美术表现,开拓创想能力,设计素描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设计素描;美术教学;艺术素养;高考

一、设计素描的内容与形式

设计素描也称创意素描,但是在中央美院的老师看来这两种叫法都不贴切,他们更加关注本源、关注根上的东西,所以他们认为压根就没有设计素描,所谓的设计素描只不过是在素描的基础上加点创意而已。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设计素描,是跟传统相对被动和模式化的静物素描做对比的,与静物素描相比,设计素描更需要学生去主动表现,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同样一个题目不同的学生去画完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如果将设计素描和静物素描放在一起看的话,设计素描不仅需要学生将静物素描中学到的知识用出来,而且还需要学生自主解题、组织画面、经营画面,这个过程会考察到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审美能力、归纳和概括画面的能力等。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将静物素描中本质的东西都解决了以后,在切题、审美等内容上下一定功夫,那设计素描中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等方面,既对传统素描予以继承,同时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素描。传统素描注重物体的固有色、物体现实的再现,而设计素描里面包含了一种非现实意义上的存在状态,就像是一杯茶倒出来变成了一本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是一种非现实状态下的一种视觉效果,可以利用素描的手段来作为表达的工具,对这种非现实状态下的东西尽量用绘画语言描绘得真实可信,具备视觉张力。传统意义上的素描包括构图、形式内容等,更讲究对客观物象的再现,而设计素描要求去寻找一个兴趣点,然后寻找每一元素本身具备的特性。 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构图上,传统的素描会更平实一些,更加去注重物体本身黑白灰、质感的表现,而设计素描构图上很多样,画面很有冲击力,避免平常视角的表现形式是设计素描里的特性。传统素描是设计素描的基础,设计素描是传统素描的发展和变化。

二、设计素描如何体现学生在艺术素养上的核心内容

设计素描与普通素描不同,它需要扎实的素描基本功的同时,也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通过学习和练习设计素描,不仅可以在图像审美上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挖掘自身潜在的创想力,这对今后步入大学的学习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设计素描,其实就是表现设计性的东西,素描、色彩、平面这些东西都不会天马行空的,一定是有主题的限制,需要考生直奔主题去挖掘它最能表达的那个点,物象是可以夸张的,只是这种夸张是有一个限制的,并不是说凭空去制造出一个物体形态。每一个物象都有自己本质上的特点,我们抓住这些本质上的特性后再加上画面视角突出,黑白灰对比强烈,就可将物象融入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氛围之中。当物象的基本属性表现出来后,怎么阐释一个绘画主题,画面中的元素是否尽量地具有一种体量感,怎样利用画面能更好地表达情境,如何加上一个独特的视角,画面效果才会更好,这些都是专业加试中所要解决的。 中央美术学院一直以来都要考设计素描,清华美院、江南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院,也开始考察,将来各大院校这方面考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对于选拔一个设计人才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高考中设计素描的考题变化与艺术素养的关系密不可分,下面阐述艺术素养的五大核心内容,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分别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

(一)提高图像识读能力

“图像识读”被列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之首,通过图像的捕获和转化,加之联系实际生活,几乎能在不借助文字说明的情况下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自我、家人、社区及万事万物均会以静态或动态的形式出现在其“眼界”中。图像识读有助于提升审美素养。通过对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视觉运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领会审美内涵,以及审美交流的奥妙。

(二)丰富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不是美术创作,学生能形成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并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联系现实生活,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

(三)增强审美态度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显示健康的审美趣味;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环境。

(四)开拓创想能力

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学生能养成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对物品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想,并通过草图、模型等予以呈现,与他人交流,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

(五)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学生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的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表1 中央美术学院 2007 —2016年间考题

中央美术学院2007 —2008 年的考题将默画的范畴从室内扩大到了室外,对生活的关注与对画面创意的把握,如何在画面中营造出一种气氛、一种意境,表达怎么样的情感,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联系现实生活都是这一时期的考察重点。

2009—2010 年的考题则有些变化,侧重考察学生素描造型的立体意识和深入刻画的能力。

2011—2014年侧重考察学生对生活场景的宏观认识与观察,学生所选的物件是否能体现出考生的整体艺术素养,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都是这一时期的考察重点。

2015年的考题回到最初的实物写生,强调学生的真实感受,考察学生的构成能力与审美能力,考察学生能否形成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体现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等核心价值。

2016年的考题是近年来最能考察学生艺术素养的考题了,与15年相同为单一名词考题,但16年考题更为考察学生的创想能力,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是国内最顶级的美术专业院校,其每年出的校考考题都是在考察与选拔具有艺术素养的考生,因此也成了我们站在美术高考第一线的老师们必须研究的内容。

三、设计素描的核心价值与意义

设计素描的价值直接反映在美术高考上,设计素描这一课程,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为目标,去研究美术高考生的美育训练,从而来培养美术高考生这一群体,提高图像识读能力,增强审美态度与判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丰富美术表现,开拓创想能力。一般在高中阶段的素描学习,侧重的是高考生对素描的基础素养学习,如物象塑造、黑白灰、光影等,并且运用的手法和使用工具也颇为传统和保守。设计素描却是不同于传统素描的一门课程,它是一种全新的视觉传达与造型手法,更加注重五大素养的价值判断。在美术高考训练的课程中,应该引导并设置出设计素描课程的学习,打牢固扎实的素描基本功夫,将塑造形体的手法运用到设计素描中,同时,改变学生的传统构图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想能力、创新意识,使学生表现出完整且具有冲击力的设计素描作品。设计素描课程不仅可以保证学生能应对美术高考,也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保持思路清晰,更新观念,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加强造型思维能力的训练,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让美育过程更加顺利,艺术素养成果更出众。所以在当今的美术高考教育中,要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增强审美态度与判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丰富美术表现,开拓创想能力,设计素描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1]奚传绩.美术教育词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周至禹.设计素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教学对话编委会.设计高考[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

[4]付爱臣.设计素描[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5]黄作林.设计素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6]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7]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G632

A

猜你喜欢
美术高考考题素描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正多边形与圆”考题展示
美术高考素描教学的技巧与审美培养研究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武汉素描
素描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跟踪导练(一)4
高三美术高考中的速写训练分析
凡·高的早期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