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肝损伤性肝癌手术的预后影响因素的探讨

2016-10-27 09:13赵东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根治生存率肝癌

赵东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广东广州 510507)

无肝损伤性肝癌手术的预后影响因素的探讨

赵东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广东广州 510507)

目的:探究影响无损伤性肝癌手术的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无损伤性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无损伤性肝癌病理特点,治疗方式,临床体征,一般情况等方面,选择了15项观察指标,在此其中肝癌分类共计3组,后进行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工作。结果:在进行完手术之后1个月内,死亡1例,占总数的1.92%。患者因迟发性出血休克致死。对其余患者进行术后1-3年随访,1,2,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86.27%,68.62%,47. 05%。无肿瘤生存多因素结果分析证明,肝功能分级和根治分类和生存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得到病理根治且肝功能评价为A级者共计36例,该部分患者1-3年无肿瘤生存率为86.11%,63.89%和52.78%,无损伤性肝癌根治分类以及分化水平为I级者共计23例,在手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5%,86.96%和78.26%。结论:影响肝癌患者手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根治分类,为了在根本上提升术后患者预后情况,应全面控制患者疾病发展,探究和改善现有辅助治疗方式。

无肝损伤性肝癌 术后 存活率 影响因素

肝癌对于机体损害最为严重,属于致命性恶性疾病,肝癌疾病的危险因素包含肝硬化,脂肪肝,黄曲霉素,乙肝,丙肝酒精肝等等[1]。

无损伤性肝癌值的是无肝脏纤维化,硬化无肝炎和酒精肝等基础性疾病的单纯性和肝癌,有学者将其命名为肯塔基肝癌,该类型疾病约占肝癌总发病率的10%,从治疗方式上来讲,以手术为主,虽说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使用手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比复杂性肝癌要好,但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无损伤性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22例。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确诊为无损伤性肝癌,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颁发的关于该疾病的诊疗标准。无肝炎,酒精肝,肝纤维化等基础性疾病。

年龄区间为36.8-75.6岁,平均年龄为(55.9±4.9)岁。在此其中,行左右半边切除者15例,三叶切除者2例,局部切除者35例。

1.2 方法

在所有患者中,12例在进行手术之前曾经进行过TACE术,30例行微波手术辅助切除术,10例在手术过程中行经门静脉或肝动脉置入输注装置,在完成手术之后为患者实施化疗。

1.3 随诊方式

在完成手术一周2年间,每3个月复查肝超声波,AFP和肝功能以此,如果存在疑似转移或者复发现象,实施医学影像检查,在术后2年以上没有复发或者转移现象,则视情况延长复查时间。

1.4 观察指标

本实验以无损伤性肝癌病理特点,治疗方式,临床体征,一般情况等方面,选择了15项观察指标,在此其中肝癌分类共计3组,相关标准为:

(1)临床根治:经腹腔镜探查或手术探查判定为根治者(病理根治除外)。

(2)非根治切除。

(3)病理根治:切缘至少距离肿瘤10mm以上;胆管和血管不存在肿瘤侵犯;肝脏组织合和肿瘤之间存在小肝癌或者纤维性包膜,边界清晰,病理样本无癌卫星结节。

1.5 统计学原理

表1

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说明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使用COX法,多因素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当P<0.05时,证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随诊结果

在进行完手术之后1个月内,死亡1例,占总数的1.92%。患者因迟发性出血休克致死。对其余患者进行术后1-3年随访,1,2,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86.27%(44/51),68.62%(35/51),47.05%(24/51)。

在所有患者中,姑息性切除者12例,根治性切除者40例。出现复发或转移者6例。

其中行根治术者1-3年内生存人数分别为36例,30例和26例。无肿瘤生存人数分别为31例,28例和21例。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后生存多因素分析情况详见表2。其中能够看出,无损伤性肝癌根治分类以及分化水平为I级者共计23例,在手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5%,86.96%和78.26%。

无肿瘤生存多因素结果分析证明,肝功能分级和根治分类和生存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得到病理根治且肝功能评价为A级者共计36例,该部分患者1-3年无肿瘤生存率为86.11%,63.89%和52.78%,详情见表1。

3 讨论

在本次实验的相关结果中证实,肿瘤的分化情况和术后生存期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两种情况均符合的患者1年内生存率可以达到90.88%。这在根本上证明,上述两个指标为特异性较强的综合性因素。根治术分类涵盖的因素中的一部分在很多方面上决定了肝癌切除面积,而AFP变化和浸润等情况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肝癌疾病的治疗结果。

[1]李培民.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

[2]高胜.肝切除治疗巨大肝细胞性肝癌的预后因素分析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4.

[3]曲伟,朱志军,孙丽莹,高伟,张建军,张雅敏,蒋文涛,淮明生,杨涛,吴迪.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补救性肝移植[J].肝胆外科杂志,2011,05:336-339.

R73

A

1674-2060(2016)03-0106-01

猜你喜欢
根治生存率肝癌
自贡市:多措并举 力促根治欠薪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日本:一招根治乱停车
根治融资难需要多方发力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