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2016-10-27 09:14赵建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3期
关键词:铜绿琼脂头孢

赵建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河南南阳 473000)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赵建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河南南阳 473000)

目的:对矽肺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到的菌株NY-7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将菌株NY-7经形态观察,生化反应,16s rDNA鉴定后分析其耐药性。结果:经生化鉴定及16s rDNA鉴定所分离细菌NY-7为一株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对病原菌进行有效鉴定,并分析其耐药性,对于临床防治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病原菌 16s rDNA鉴定 耐药性

抗菌药物因长期性、广泛性应用,且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导致菌株产生较为明显耐药性,因此了解病原菌特性及其耐用性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NY-7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耐药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从矽肺患者痰标本分离到的菌株NY-7。

1.2 方法

1.2.1 培养基

LB液体培养基:10 g 蛋白胨,5 g 酵母浸粉,5 g NaCl,18 g琼脂定容至1 L。高压湿热灭菌,121 ℃,20分钟。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20g蛋白胨,5g牛胆盐,10g乳糖,0.03g中性红,5 g NaCl,18 g琼脂定容至1 L。

1.2.2 细菌形态鉴定

通过革兰氏染色和简单染色的方法观察细菌的大小、形态及其革兰氏反应类型。

1.2.3 生理生化检测

通过用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菌株做对照,依据伯杰氏细菌分类鉴定手册(9th edition)[2]中的方法进行蔗糖、水杨酸、D-木糖、硫化氢、乳糖、麦芽糖、L-阿拉伯糖、甘露醇、间-肌醇、尿素酶、七叶苷水解、葡萄糖、山梨醇、吲哚、M-R、V-P、枸橼酸盐利用、明胶液化等生化实验。

1.2.4 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

用试剂盒提取菌株NY-7的DNA,将染色体DNA作为PCR扩增的摸板PCR扩增NY-7的16S rDNA基因。所用的引物是通用正向引物P1(5'-3') AGAGTTTGATCCTGGCTCAG和通用反向引物P2(5'-3') GGTTACCTTGTT ACGACTT。

PCR反应条件:94℃,5min;94℃,3min;58℃,1min;72℃, 1min;72℃,3min。扩增产物直接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http:// www.ncbi.nih.nlm.gov网站进行BLAST序列比对。

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进行分析,自琼脂培养基挑选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接种到M-H琼脂平板。将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作对照,分析药物敏感性,所选取药物为: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呋、亚胺培南、四环素、氨曲南、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氯霉素、妥布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磷霉素等[3]。

2 结果

2.1 菌株NY-7的形态特性

NY-7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革兰阴性菌,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葡萄糖氧化分解、氧化酶、精氨酸双水解、乙酰胺酶、葡萄糖酸氧化、硝酸盐还原产氨试验均为阳性。根据《伯杰氏手册》将NY-7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

2.2 16s rDNA 鉴定结果

PCR扩增的16S rDNA基因片段,NY-7的大小为1.4kb左右。登陆NCBI网站,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菌株NY-7与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具有99.9%的同源性。

2.3 菌株NY-7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NY-7对于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氯霉素高度耐药(R),对于罗红霉素、四环素、头孢吡肟中度敏感(I),对于磷霉素、亚胺培南、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高度敏感。药敏试验中各种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如表1所示。

表1 药敏试验中各药物对NY-7的抑菌圈直径(mm)

3 讨论

本论文通过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核酸序列将来自矽肺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到的菌株NY-7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NY-7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培养菌落扁平、湿润,产生绿色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革兰阴性菌,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葡萄糖氧化分解、氧化酶、精氨酸双水解、乙酰胺酶、葡萄糖酸氧化、硝酸盐还原产氨试验均为阳性通过16s rDNA 测序后表明NY-7的 16s rDNA 序列与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同源性为99.9%,因此确定NY-7为铜绿假单胞菌。NY-7对于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利福平、氯霉素高度耐药(R),对于罗红霉素、四环素、头孢吡肟中度敏感(I),对于磷霉素、亚胺培南、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高度敏感。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快速产生耐药性,这就使得临床的抗感染治疗显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临床上还应加强消毒防御,合理地科学地使用抗生素,并应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4]。

[1] 刘奕.655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1): 1308-1310.

[2] 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第1版.北京东黄城北街16号:科学出版社,2001,64-65.

[3]胡锡仙,张特.ICU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472-2474.

[4]隋素琴,尤兆雄,张瑞君.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639-4641.

Q93

A

1674-2060(2016)03-0320-01

赵建(1974—),女 ,讲师。

猜你喜欢
铜绿琼脂头孢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氧化琼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