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休闲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
——关于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考

2017-01-12 20:01魏国强
种业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旅游农业农村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2)

发展休闲农业 建设美丽乡村
——关于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考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河南 郑州 450002)

农业除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基本功能,还有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对建设美丽河南、实现富民强省意义重大。提出大力发展河南省休闲农业对策建议,即落实政策,激发活力;统筹规划,形成合力;促进融合,增强能力;培育品牌,提升实力。

休闲农业;对策;河南省

农业除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基本功能,还有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河南省农村地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田园风光优美,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对建设美丽河南、实现富民强省意义重大。

1 河南省休闲农业发展亮点纷呈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耕体验、观光休闲、创意参与等需求日益增加,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截至2016年底,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5万个,营业收入达111.7亿元,从业人员31.6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达到29.5万人。整个产业呈现出“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新亮点。

1.1 园区经济优势明显

全省18个省辖市区周围的休闲农业观光园依托城郊经济基础好、空气洁净、交通便利的优势,结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等,注重休闲项目配套、观光功能兼容、创意创新展示,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发展规模日趋扩大,是全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最早、发展最好的区域。如郑州丰乐农庄、四季同达生态园、黄河富景生态园、洛阳薰衣草庄园、濮阳世锦园、建业鄢陵绿色基地等。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已连续举办三届农业嘉年华活动,使广大游客在休闲观光的同时感受浓郁的农耕文化和浓厚的乡土风情。孟津县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余家、注册家庭农场76家、规模达33.33hm2以上的休闲农业园区55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1个, 实现“四季有花,月月有果”,通过举办“草莓嘉年华”“亲子采摘游”“敬老体验游”等活动,由单一卖农产品向卖旅游产品转变,2016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1.2 美丽乡村名副其实

河南省从2013年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重点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及特色村。2013-2016年,省财政共投入奖补资金52亿元,实施562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用于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与金融合作等模式,撬动社会资金约400亿元。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名片,陕县北营村、信阳平桥区郝堂村、舞钢市张庄村、巩义市民权村、夏邑县太平西村和青铜寺村、信阳浉河区睡仙桥村、鹤壁鹤山区王家辿村、汝阳县牌路村、新郑市泰山村、孟州市莫沟村、济源市东沟村、沈丘县卢庄村等13个村入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西华县万亩桃花景观、洛宁县苹果采摘景观、遂平县四季花卉葵花景观、巩义市薰衣草景观等入围中国美丽田园;信阳市郝堂村列入全国第一批12个“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成为闻名遐迩的“醉美”小山村。

1.3 融合发展示范引领

在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方面,洛阳形成了“一圈、六带、多点”格局:“一圈”即环城市区半小时车程都市农业圈,“六带”包括六条沿市区向周边延伸的休闲农业观光带,“多点”就是围绕各个县城和分布在适宜发展都市农业区域的采摘园、高效农牧业示范园。全省有14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分别是郑州市惠济区、栾川县、鄢陵县、新县、嵩县、确山县、登封市、商城县、孟津县、封丘县、遂平县、洛阳市、民权县、光山县;有3市6县1区入围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分别是郑州市、济源市、林州市、栾川县、修武县、博爱县、西峡县、嵩县、新县和信阳市浉河区;焦作市、巩义市、汝州市、舞钢市、灵宝市、鲁山县、孟津县、淇县、辉县、鄢陵县、卢氏县、民权县、南召县、商城县和洛阳市洛龙区、许昌市魏都区等5市9县2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各地的实践表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农区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民房变成了客房、劳动变成了运动、产品变成了商品,农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了,农民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活跃起来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农村的朝阳产业。

2 大力发展河南省休闲农业恰逢其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和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在资源环境硬约束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是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培育国内消费新增长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在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期背景下引入扶贫新兴业态、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战略措施。

2.1 绿色化提出新要求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理念。绿色化在经济领域是一种生产方式,就是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能够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发展方式和高级别价值取向的绿色化,就要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休闲农业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与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融为一体,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符合绿色化的新要求。

2.2 现代化需要新亮点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提出:河南农业现代化要全国领先,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发展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农村为载体,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科学构建农民利益分享机制,增强农民自主发展意识,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十三五”期间,河南省要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大力拓展农业的生态美化、旅游休闲、文化传承、健康养老、科普教育等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施农村精品旅游线路和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培育计划,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

2.3 一体化搭建新载体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河南省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区,坚持一、二、三次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发展理念,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休闲农业发展与农耕文化传承、美丽田园建设、创意农业发展、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保护、精准扶贫、林下经济开发、森林旅游、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等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 大力发展河南省休闲农业对策建议

休闲农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但因发展时间较短,也存在服务设施不足、经营主体融资不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等问题。休闲农业乡村游,望山看水忆乡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有效途径,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3.1 落实政策,激发活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以来连续3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国务院办公厅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四个意见中都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先后印发《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农加发〔2015〕5号)、《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农加发〔2016〕3号),指导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文件的出台,在设施用地、资金扶持、融资担保、公共服务、品牌创建、宣传推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推动落实扶持政策,营造全新发展环境,吸引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激发休闲农业活力。

3.2 统筹规划,形成合力

发展休闲农业是一项涉及部门多、领域广的系统工作,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将休闲农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郑州、洛阳、安阳、漯河等市出台了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为当地休闲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拟定休闲农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尽快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业发展相衔接的规划体系。

3.3 促进融合,增强能力

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强化休闲农业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加强农村文化遗迹和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发展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乡村,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围绕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态,打造一批休闲观光和养生写生型特色旅游村;围绕现代农业及其产业化,打造一批现代农业观光型和科普型特色旅游村;围绕果蔬采摘、点种、插秧、耕耙等农事活动,打造一批农事农趣体验型特色旅游村;围绕杂技、魔术、庙会、灯会、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一批民俗文化体验型特色旅游村;围绕绘画、根雕、泥塑、木雕、石刻、铸造等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打造一批购物体验观光型特色旅游村,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3.4 培育品牌,提升实力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优化调整,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以及2.5天弹性休假制度的实施,休闲度假逐步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消费的生活方式,其消费需求正从“有”向“优”升级,与休闲生活息息相关的“品质革命”呼之欲出。通过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最美休闲乡村和美丽田园推介等活动,培育的一批品牌已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样本。栾川县按照“旅游景区+风情小镇+特色农庄”的发展模式,在景区周边和旅游通道沿线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被评为“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着力打造“中国国际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2015年,该县接待游客10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3.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50万人次,总收入达46亿元。点创新、线模仿、面推广,是推进休闲农业发展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搞好典型创建工作,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打造一批模式新颖、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行动,将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游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促进旅游中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 魏国强.绿色理念引领河南农业走向辉煌[J].种业导刊,2016(7):5-7.

[2] 魏国强.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6(4):5-7.

[3] 魏国强.加快推进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J].种业导刊,2017(4):7-10.

Developing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Building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Thinking of Henan Province

WEI Guoqiang
(Agriculture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2, China)

The agriculture has its special functions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ightseeing, cultural inheritance,besides its basic function of food guarantee, raw material supply and employment income. Developing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building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w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 the people rich and build up its province power.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to develop leisure agriculture in Henan Province, such as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verall planning and concerted efforts,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and enhancing the ability, cultivating brand and enhancing the strength.

recreational agriculture; leisure agriculture; Henan province

F323

A

1003-4749(2017)10-0005-04

2017-06-14

魏国强(1976-),男,河南偃师人,博士,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旅游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旅游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