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水利经济薄弱问题的探讨与对策

2017-01-12 20:01张玉净
种业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

张玉净

(荥阳市河王水库管理所,河南 荥阳 450100)

解决农村水利经济薄弱问题的探讨与对策

张玉净

(荥阳市河王水库管理所,河南 荥阳 450100)

水利经济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分析了农村水利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农村水利经济薄弱的主要表现,并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有效解决农村水利经济薄弱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期不断促进农村水利经济发挥重要作用。

农村水利;问题;对策

1 农村水利经济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水利经济将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水利经济相对薄弱地区,水利建设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民的收入偏低,不断拉大贫富差距,若不及时加以处理会引起群体性事件。因此,大力促进薄弱地区农村水利经济的发展,能不断提高农村水利建设水平,有效解决农村水利产业的薄弱问题,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农民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为农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进而增加农民的个人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1.2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农村水利经济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发展情况,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进而影响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程度。随着农村水利经济的发展,将有效缓解农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矛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农村水利经济薄弱的表现

2.1 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农村水利经济薄弱表现的主要是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已取得较为瞩目的成绩,但很多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年限已久,加之当时水利建设水平较为低下,水利建设规划不合理、配套设施不足以及设计不专业等问题的存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较差。由于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失修,使农村水利设施的效益日益衰减、水利设施的服务功能严重退化。同时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后期发展过程中又难以及时对其进行检修维护,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存在潜在的危害性,且缺乏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水利基础设施的老化失修,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用水,不能及时灌溉土地,不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2 水利经济建设投入不足

水利经济建设投入不足是农村水利经济薄弱的又一重要表现。首先,我国农村薄弱地区水利经济建设投入仍过分依赖政府支持,而政府资金投入的主要在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如防洪工程、水利发电站的修建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经济建设资金投入难以产生有效的实用价值。其次,农村水利经济资金投入缺乏系统的标准和原则,在投入方向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影响资金投入的产出效益,不利于水利经济充分发挥有效的价值。最后,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水利经济投入主体较为单一,主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缺乏社会资本的支持,资本投入主体的多元化水平较弱,严重阻碍水利经济建设资金投入整体效益的发挥。

2.3 水利经济相关管理机制落后

多年以来,我国农村水利经济建设和发展一直靠政府行政力量组织并展开,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水利产业科学规范的管理水平较弱,水利经济相关管理机制比较落后。一方面,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划分不清楚,造成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归属权不明确,加之水利经济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责任主体缺位,水利经济建设发展程度不足,限制了水利经济重要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水利经济投入不足,缺乏充足的建设资金,部分水利设施在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工程建设质量较低;工程建设后的水利设施疏于管理且缺乏后期的监督,水利工程建设难以发挥其重要功能,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抵御自然灾害不力、灌溉用水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化农业的大发展。

3 农村水利经济的改善对策

3.1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经济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优劣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进一步改善薄弱的农村水利经济建设现状,应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现有的水利基础设施,制定科学的水利工程制度和目标。其次,全面启动农村水利经济建设工程,在全面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改善农村地区的水库工程、防渗渠工程、灌溉工程等,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水平,为水利经济的发展繁荣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保证工程基础设施的质量,确保水利基础设施能充分发挥其固有的功能,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不断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3.2 加大农村水利经济投资力度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水利经济建设发展,应不断加大农村水利经济投资力度,逐步改善单一的资金投入机制。首先,在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在水利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在资金投入过程中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防止资金滥用;要实现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要从途径上进行政府补贴和有偿服务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善于吸纳多样的社会资本,为投资者搭建宽松的平台,不断扩大水利经济建设资本的引资渠道,有效解决水利工程投入不足问题,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水利经济投入机制。最后,要保持水利经济资金投入的增长,中央和地区政府应不断提高投入资金的整合力度,并且需要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来建设农村水利工程,拉动农村水利经济不断发展。

3.3 实行严格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水资源是农村水利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实行严格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将有效缓解农村薄弱的水利经济,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首先,要贯彻落实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从全局性战略高度出发,实行严格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及时做好工程建设规划,准确把控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其次,为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有效发挥水利经济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应建立水利工程监督机制,监督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实施效果,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保证工程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全面促进水利经济发展,促使农村水利经济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张国权,黄丽燕.关于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0):115-116.

[2] 常新洛.关于促进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24.

S27

B

1003-4749(2017)10-0029-02

2017-08-04

张玉净(1975-),女,河南荥阳人,经济师,主要从事农村水利经济研究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当前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社会化途径研究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