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与农药

2017-01-12 20:01李艳丽
种业导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乙烯植保害虫

李艳丽

(民权县农业畜牧局农广校,河南 民权 476800)

绿色防控与农药

李艳丽

(民权县农业畜牧局农广校,河南 民权 476800)

从推广农业防治、开展物理防治、示范生物防治、实施农药减量等方面,提出在农业生产中加强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绿色防控;农药;对策

1 正确认识绿色防控

绿色防控是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行为。绿色防控为生态安全提供了保证。2006年4月在湖北襄樊召开了全国植保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是自提出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1975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上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绿色植保就是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植保工作就是植物卫生事业,要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选用低毒高效农药,应用先进施药机械和科学施药技术,减轻残留、污染,避免人畜中毒和作物药害,生产“绿色产品”;植保还要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传播,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

2 正确认识农药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农药对人类贡献巨大,农药的问题与生俱来,现今,不少人一提到农药即认为都是“有毒、有害”,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是十恶不赦的魔鬼。大家对农药有如此的误会,可能与近几年因农药引起的事件有关,像“黄瓜头顶带花事件”、“西瓜膨大事件”、“毒豇豆事件”以及“香蕉乙烯利事件”等。

“黄瓜头顶带花事件”主要是黄瓜用激素蘸花的结果,这种激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过量使用会导致植物生长不正常,果实畸形,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和动物不产生作用。“西瓜膨大事件”,目前在瓜果上使用膨大增甜剂,此膨大剂是氯吡脲,在20世纪70年代已获得专利授权,主要用于坐果,使用时必须注意浓度,尤其用于瓜类上更应注意使用的时间和浓度,西瓜裂果事件就是由于不按规定时间及施用浓度过高膨大剂所致。“香蕉乙烯利事件”,因为海南香蕉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被说成“使用了有毒农药”,结果导致香蕉种植者遭受严重的损失,其实香蕉、芒果、木瓜等热带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自身会产生大量乙烯,有加速果实成熟的作用,使用乙烯利只是利用其溶水后散发的乙烯气体催熟,并诱导香蕉本身的内源乙烯,使香蕉自身快速产生乙烯气体,加速自熟。乙烯的催熟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植物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不产生任何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有人将乙烯利说成“有毒”,主要是缺乏农药基本常识的。海南“毒豇豆事件”是由于违法违规使用了国家禁用农药水胺硫磷、甲胺磷等所致。“毒韭菜事件”是菜农加大了用药量和用药频率,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所致。

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将农药登记、生产、使用和市场监管职能划归农业部门,实施全程监管。农药生产与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农药的经营者必须具备相关农学学历或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有进货查验、台账记录、农药废弃物回收与处置等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农药的经营者负责指导农民按照标签标注的适用范围、剂量、方法施用农药,并按标签标注的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产品。禁止高毒农药在蔬菜、瓜果、茶叶、菌类、中药材等作物上使用。

我国的各级农业管理、推广与科研部门,以及农药生产企业,在病虫草害的诊断与综合防控指导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普及,随着农药事业的进步,化学农药正向着高效低毒方向发展。

3 加强病虫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农业防治是指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以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虫品种,调整品种布局、选留健康种苗、轮作、深耕灭茬、调节播种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排水、适度整枝打杈、搞好田园卫生和安全运输贮藏等。

3.1 开展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一是人工捕杀害虫,对于活动性不强、危害集中或有假死现象的害虫,如金龟子、银纹夜蛾幼虫、象鼻虫,可以实行人工捕杀。二是灯光诱杀,对有趋光性的磷翅目及某些地下害虫,可利用诱蛾灯或黑光灯诱杀。三是毒饵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诱杀害虫,如用炒香的麦麸拌药诱杀蝼蛄,糖醋酒液诱杀小地老虎等。四是颜色诱杀,悬挂黄色粘虫板、黄色机油板或悬挂银灰膜诱杀或趋避某些害虫。五是高温灭菌,如用55~60℃温水浸种,可杀死种子内外潜伏病菌;用电热器进行土壤消毒,可减少土传病害。六是嫁接换根,可防治瓜类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和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减少蔬菜病害发生。七是设施防护,如夏季给棚室蔬菜扣上遮阳网和防虫网。

3.2 示范生物防治

狭义的生物防治主要指利用天敌昆虫“以虫治虫、以螨治螨”的控害行为。天敌昆虫是一类寄生或捕食其他昆虫的昆虫,长期在农田、林区和牧场中控制着害虫的发展和蔓延。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一项特殊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如释放赤眼蜂可以防治玉米螟。

3.3 实施农药减量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途径包括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选择高活性、高含量、助剂少而优的对环境低污染的农药。为践行“绿色植保”理念,应注重含量高、助剂少、剂型好农药的推广应用,如干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

我国大力推广抗病品种、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控等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农药用量有望大幅度减少。绿色防控不排斥使用农药,绿色防控是包括农药在内的多种技术的有机组合、综合应用。经过多年的努力,“绿色植保”理念已深入人心,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进步,生态调控、植物免疫诱抗(植物疫苗)、“四诱(黄板、杀虫灯、食诱剂、性诱剂)”、天敌保护利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等系列化绿色防控技术在不同作物、不同地区得到了普遍应用。

[1] 杨普云,熊延坤,尹哲,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进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10(4):37-38.

[2] 魏国强.加快推进河南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J]. 种业导刊,2017(4):7-10.

[3] 赵中华,尹哲,杨普云.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概况[J].植物保护,2011(3):29-32.

[4] 李吉民,王璐,刘清瑞. 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的危害与防除研究[J]. 种业导刊,2016(4):19-20.

S4

B

1003-4749(2017)10-0019-02

2017-09-11

李艳丽(1967-),女,河南民权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乙烯植保害虫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Braskem公司合作开发低二氧化碳排放制乙烯技术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
半生不熟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