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是一项有理想有文化责任的事业
——读董中锋教授著《出版理想与文化责任》

2017-03-08 19:23沈东山
华中传播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锋出版业出版物

沈东山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北武汉,430079)

出版是一项有理想、有文化责任的事业。出版理想、出版的文化责任是相互独立,也是相互渗透的。出版理想的实现必须以承担文化责任为前提,出版人履行文化责任的过程中必然显现出其出版的文化理想。深刻理解出版理想和文化责任是做好出版工作的前提。董中锋教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汇集于《出版理想与文化责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一书之中。他的研究对于出版人深入理解出版理想和文化责任,做好出版工作,无疑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董中锋教授在该书的后记中指出:“出版是一项有理想的事业,无论是公益性的出版,还是经营性的出版,都充满着一种文化理想。既有理想,就有追求。它不会停留在某一阶段或层面而止步不前,也不会因获得已有成绩而不思进取,相反,它总是要不断树立新的目标,不断迈进新的领域,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就个体来说,出版理想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出版理想,或大或小,或高或低。”董中锋教授精彩的论述,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

出版有公益性出版和经营性出版之分,但无论哪一类型的出版都具有出版的最基本的本质属性,即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也称为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出版属性与出版物密切相关,作为出版活动的物化形式,出版物体现了出版的本质属性,同时也集中体现了出版的价值取向。出版物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它的经济价值绝大部分是靠文化内容转换而来的。从出版的本质属性的角度,我们对出版理想可以有进一步的理解。个体的出版理想,可以是侧重于追求出版物的文化价值(如出版传世之作),也可以是侧重于追求出版物的经济价值(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两者兼顾则是出版理想的最高境界。中国现代编辑出版史上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赵家璧,追求的是出传世之作,他认为“书比人长寿”,即使人不在了,书还可以流传于世,继续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他策划、组织编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被称为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里程碑,该书面世后,在学术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成为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双效书”。赵家璧策划该套文学大系,追求的是出版物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实现了出版物的经济价值,可以说达到了出版理想的最高境界,其理想当属“高大上”的出版理想。策划、出版畅销书,追求出版物的经济价值,也可以是出版人的出版理想。虽然畅销书的文化价值不一定高,但只要其承载的是正文化、正价值,以此为出版理想也未尝不可。或许大多数出版人的出版理想就是具体的、现实的。

出版理想能否实现,虽然与出版活动全过程都相关,但主要取决于选题。因为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出版理想能否实现和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版物的内容,而内容质量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版物的选题。正因为如此,董中锋教授认为,“出版理想大多沉浸在一些具体的选题之中,或选题策划之中所蕴含的文化期盼,或选题运作之中所注重的文化追求,或选题实现之中所树立的文化目标”。《出版理想与文化责任》收录了作者近些年研究选题策划的系列论文。这些论文或从出版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创新的视角研究选题策划,或从出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关联的视角研究选题策划。作者认为,选题对一个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选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出版社的经营状况和市场营销状况,而且还涉及出版企业的出版理念、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出版社要用发展的观念科学地策划选题,所策划的选题要尽可能涵盖自己的特色领域,要策划可持续发展的适度规模的选题,长效的、有持续性的、有文化含量的选题才会有生命力;选题的和谐是出版社和谐发展的前提,为保证选题和谐,出版社要在管理上、制度上营造一个有利于选题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内部环境,协调选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品牌选题的占有比例,调适选题与出版社的特色优势,整合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文化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是选题内在的生态和谐。选题要围绕文化和谐进行策划,最终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选题作为出版社发展的源头,最能体现出版社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即在策划中体现创新形态、创新内容和创新发展;出版文化资源是出版的基础、选题的来源,出版社要利用公共出版文化资源发掘选题,在出版文化资源与现实的结合中确定选题,在出版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中开发选题。作者关于选题策划的系列论文,丰富了选题策划的理论,也可以用于指导选题策划实践。

文化责任是出版业和出版人应履行的基本责任,它包括传播、继承和积累文化,通过出版充分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创新成果等。在今天,面对多种文化相互激荡融合和出版载体不断创新的新形势,面对出版市场的信用缺失,研究出版的文化责任以增强出版业和出版人的文化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董中锋教授对出版的文化责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理想与文化责任》收录了他撰写的关于出版文化责任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是作者近些年对出版文化责任的一些认识和思考,或宏观,或微观,或理论,或实务,都与实际出版工作相关。董中锋教授认为,无论是作为文化事业的出版还是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都有自己的文化责任,建设和谐文化是现代出版的社会责任,保障文化安全是现代出版的国家责任,载准文化信息是现代出版的传播责任,规范文化知识是现代出版的质量责任,传播先进文化是现代出版的内容责任;营造良好的创新型出版环境,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才能不断丰富文化创新的出版内容,文化创新的出版内容包括建设先进文化、营造和谐文化、传播科技文化、更新知识文化、培育精神文化,内容创新是出版业生生不息的内在因素;保障数字化时代中国的出版文化安全,提高文化软实力,也是出版业的文化责任。作者对出版文化责任的认识和思考,对出版工作不无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出版理想与文化责任》一书大体上可以分为选题策划、文化责任、市场销售、出版规范四个专题(部分)。这四个专题与文化责任都有关系,实际上,在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要履行出版的文化责任。此书的文化责任专题,深入研究了现代出版对和谐社会的文化责任、出版文化创新、出版文化安全等重要问题。文化责任贯穿出版活动的全过程,策划选题是出版活动的首要环节,出版物选题与文化责任密切相关,选题的好坏关系到出版物质量,也决定着出版文化责任的履行情况。董中锋教授指出,“策划可持续发展的选题和品牌选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文化产品,它的绝大部分价值取决于它的文化性,也就是文化的经济价值,即精神的经济性。如果忽视了这一根本,选题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在制定选题方案的时候,就要从各个环节上提升文化内涵,在各个细节里增加文化含量”。可以说,是否很好地履行了出版的文化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策划、选题运作、选题实现环节是否极尽可能地提高了选题的文化含量。文化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出版社通过市场将出版物销售给消费者,才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也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所以,市场销售专题所讨论的问题与文化责任也是相关的。出版规范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可以提高编校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出版物质量,有利于编校人员履行出版的质量责任。

坚守出版理想,履行文化责任,是出版业和出版人的觉悟,也是社会和受众对出版业与出版人的要求和期盼。出版理想是一面旗帜,有了它,文化现实才会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责任感的出版人必然有自己的文化情怀,必然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文化,虽然个体的文化理想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作为一个群体,出版人有着共同的文化使命,有着共同的文化理想。文化责任几乎是与出版工作相伴而生的,虽然不同的人肩负的责任是不同的,但无论从事哪项出版工作,文化责任的大目标和大方向是一致的。坚守出版理想,履行文化责任,就是要出版更多的优秀出版物,这应当是研究出版理想和文化责任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中锋出版业出版物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2017年出版物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
蔡中锋小小说三题
蔡中锋微小说二题
蔡中锋闪小说四题
蔡中锋闪小说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