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自省精神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迪

2017-03-09 12:34李秋丽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随想录巴金人格

李秋丽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三门峡472000)

《随想录》自省精神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迪

李秋丽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三门峡472000)

巴金先生晚年力作《随想录》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丰富的学术价值。特别是《随想录》的自省精神昭示着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人格,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生动人格典范,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具有重要启迪和导引意义。

随想录; 自省精神; 大学生; 健康人格; 启迪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和“人格长成期”,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养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就在2014年5月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当下一些纷繁浮躁的风气之下,大学理应是健康理想人格养成的一块精神净土,大学生应自觉追求和坚守理想的道德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巴金《随想录》自省精神就昭示着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和价值取向,正如《巴金全传》作者陈丹晨所说“巴金一生追求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做人要正义、互助、自我牺牲。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这些烙印。”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生动人格典范,对当代大学生健康理想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具有重要启迪和导引意义。

一、对现实有独立、清醒的认识

《随想录》自省精神的核心思想是敢于讲真话和真诚,巴老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敢于真诚地面对自己和残酷的现实,率先擎起说真话的大旗,始终坚持不丧失独立、自主的人格去迎合和附会所谓的权威,针对十年浩劫中自己及一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遭遇,不因个人及家庭是受害者而撇清自己、推脱责任,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以手术刀般的利笔自我剖析,袒露了自己的怯懦、愧疚和精神缺陷;对客观现实,他主张“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反驳周围充斥的各种“极左”的“豪言壮语”和“虚假”文学,一再强调作家应忠实地反映生活,持守知识分子的良知,对现实有客观、冷静、严峻的思考和独立、自主、清醒的认识。这种精神思想和人格力量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尤为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当下世界处于互联网+时代,价值观念多元化、复杂化,海量庞杂的信息和观念纷至沓来,当代大学生又是互联网接受程度高、使用频率高的群体,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社交乃至价值观念等都有着直接有力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或片面言论和思想影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缺乏对现实环境客观、全面的认识,产生了“外国的月亮圆”的片面认知,甚至诋毁或消极地抵抗现有的教育、社会制度;有的人云亦云,缺乏对现实独立、清醒的思考,一味地迎合权威、上级、家长,乃至助长了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风气,甚至为了利益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可见,独立自主的健康人格养成对正处于人格形成和确立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前苏联著名社会学家科恩认为:自主有两个尺度。第一个尺度描述个体的客观状况、生活环境,是指相对于外部强迫和外部控制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利与可能。第二个尺度是对主观现实而言,是指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坚忍不拔和有进取心,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不仅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当代大学生只有对现实状况和外部环境有独立、清醒的认识,才能自觉作出正确的选择,实现行为上的自主。只有养成自主的人格,对现实和事物有独立、清醒的认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克制自己的行为,自主行使自己的权利,尽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进而用自己所学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独立的人格不仅意味着在精神思想上是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外部的权威、家长、上级的命令和意志;而且在行为上,个体的行动也是自主的,在不触犯法律、不妨碍他人自由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道路。

二、对自身——不断反省,自强不息

可贵的自我剖析、自我忏悔是《随想录》自省精神的重要思想。巴金在《随想录》中以一个老作家的良知、责任感和惊人的意志记下了他人生最后的忏悔,将自身的怯懦、软弱和精神上的缺陷暴露在自己和大众面前,并在对自身的暴露和剖析中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批判。他不仅暴露、剖析着自己,同时解剖着历史,这也正是他的人格伟大高贵之处。这种不断自我反省、自强不息的精神特别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学习和生活环境较为优越,加之受到当下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他们大多个性张扬、懂得享受,在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省意识、缺乏吃苦耐劳的趋向。如目前社会面临剧烈的竞争,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他们在学业、事业受挫时,往往归咎于学校、社会和他人,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这种思想和心理是很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理想人格的养成。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百年华诞之际给全校学生的回信中强调:当代青年要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栋梁之才、有用之才,就要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当代大学生作为即将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的一份子,更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德立人,不断反省自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这就要求凝聚起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的合力,注重培养大学生对自身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养成的重视,培养胜不骄、败不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善于自我反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积极探索、坚忍不拔的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和高度的爱国主义责任感,使其能够担当社会的大任和家庭的责任,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要素。

三、对他人——爱和宽容

爱和宽容是《随想录》自省精神的又一主要内涵。在《随想录》中无处不流露着巴老对亲友、祖国、人民的爱,以及对他人和历史的宽容,这是一位仁者以一颗赤子之心,运用手中的笔,为亲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出的赤诚、良知、智慧与真情。它在某种程度上高扬的是一种超然的人间平等、互助、互爱、谦恭、宽容的博爱精神。发扬这种精神,对于正处于以激烈竞争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当代大学生处理和协调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近年来频频发生在高校校园里因同学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反映和暴露出一些大学生身上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和冷漠、自私、狭隘等“现代社会病””,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家庭溺爱、学校教育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在情感和行为上容易形成只求获取、不懂给予,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自私、不懂换位思考、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普遍关怀等缺点,这都是缺乏爱和宽容精神的表现。这样只关注自己,不懂理解、宽容,就个体的事业和工作而言,其很难与人共事;只求获取、不懂给予他人仁爱的帮助和关怀,更遑论对家庭、对事业、对社会有责任感。这都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随想录》中爱和宽容思想的挖掘和践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良好品质,增强自身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意识;有助于软化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个人至上”“ 唯我独尊”的思想倾向,用爱和宽容来医治部分大学生身上冷漠、狭隘的社会流行病,形成一个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爱护他人,以爱传递爱、以信任换取信任的社会大环境。

四、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

《随想录》所记录的作者的忏悔、自省,把自我的情感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显示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文化情结: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也显现出作者巨大的人格感召力。这种千百年来积淀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深沉的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学习和传承的。要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社会化的大写的“人”,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是于己于国都有利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体制结构正经历探索改革,多种社会思潮、多元价值观念激荡碰撞,当代大学生又面临就业、生活等巨大压力,一些人在校时往往以追求成绩、学历学位为最高价值,就业时则以待遇高低作为基本价值参考,忽视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甚至有人认为祖国不值得爱,不愿意为国效力,这对于个体自身的长远发展和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不利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更应该学习和传承前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青春梦”融入到“中国梦”中去,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和机会,刻苦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为改变祖国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作出努力和贡献,饱含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力图消除、缓解其困境的强烈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变压力为动力,自觉地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和祖国的兴衰荣辱联系起来,明确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的历史责任,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用自己的才能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青春焕发光彩,更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对未来——有理想、有抱负

从《灭亡》开始,巴金就一直用他的激情之笔书写着他的理想与追求,从未放弃过。直到《随想录》中的自我批判,对未来的忧虑和设想,也是出自于追究自己的责任,找回并坚守自己的理想。《随想录》中的坚守理想与追求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所必备和不可或缺的人格品质。

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树立坚定的志向、秉承先辈的夙愿“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又一次将接力棒交给了当今青年,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生力军,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然而,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精神财富的丰沛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有泥沙俱下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自我的迷失,精神家园的荒芜,理想的缺失。在这种影响下,一些青年大学生也充满了困惑、苦恼和迷茫,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或理想不明确,甚至不思进取,靠“混”过日子,混过60分,混到毕业。究其原因,是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世界深刻复杂变化带来的各种思潮激荡和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时,流露出的彷徨和疑惑,致使他们缺乏坚定执著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作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自觉把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统一起来,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积极坚守、认真践行,在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时,经得住考验、辩得清是非,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升自我,善于自省、自律、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知行合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国梦”的理想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地坚守理想、践行目标,过“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 的有意义的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巴金先生晚年力作《随想录》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挖掘和阐释了其深刻的思想价值和丰富的学术价值。笔者认为应回归“文学即人学”的本真,在当今社会人们道德人格下滑,暴露出某些缺陷和不足,如不讲诚信、缺乏责任感、冷漠自私、理想缺失等背景下,将《随想录》自省精神内化为文化和教育资源,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对其进行与时俱进的探析,以其纯净的人格、崇高的思想、震慑心灵的创作给当下人们以鞭策和指引,发挥释放其更大的作用和魅力。

[1] 巴金.随想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 李英林.高校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文化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26-27,30.

[3] 丹晨.巴金的自我拷问[J].社会科学论坛,2009(9):42-44.

[4] 张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指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N].中国教育报,2013-10-09(001).

[5] 胡敏.青年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N].中国青年报,2014-05-26(002).

Enlightenment of the Self-examination Spirit in “Sui Xiang Lu”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Healthy Personality

LI Qiuli

(SanmenxiaPolytechnic,SanmenxiaHenan472000)

Sui Xiang Lu is the masterpiece of Ba Jin in his later years. The book has profound ideological value, rich academic value, and especially the self-examination spirit. The self-examination spirit reflects a kind of positive and healthy moral personality which provide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ith a referential personality model. The self-examination spirit also holds great enlightening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healthy personality.

Sui Xiang Lu; self-examination spirit;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enlightenment

2017-03-12

李秋丽(1982-),女,河南三门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语文教育,电话:13673982675。

G641;T207

A

1671-4733(2017)03-0029-03

猜你喜欢
随想录巴金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一生
从巴金《随想录》浅析现代教育
圆 满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小巴金“认错”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