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

2017-03-23 08:33
教育家 2017年48期
关键词:思辨性创造性习惯

语文的教学改革,一直处在争论的旋涡之中。各种意见莫衷一是,这是改革探索期必然出现的现象。但我认为,语文教育无论怎样改,都要与传统文化密切关联。

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构建的文化,是一个一直在变动的文化。大体上,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是由中国古代文化、20世纪创造的新文化以及西方外来的优秀文化三种文化合流形成的。因此,这个文化并不就等同于“经史子集”。这一属于中国本土元话语的文化,是我们今天理解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部分文化本身就处在不断被阐释、被构建的过程中,但它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全部。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语文教材所选择的篇目,就应该在这个文化范畴之中,也就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不同年级理解力不同,难度有差异,但经典性应该是共同特征。语文教育不仅是字、词、句、章,它更是提高学生的人文性、创造性、思辨性的基础。因此,经典文献的选择,不只是文学作品,还应该选择那些哲学、自然科学等优秀作品。

开启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边界,同样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不要怕文章艰深。过去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居高声自远”,孙子兵法也说:“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语文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习惯”教育。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有意识地养成创造性思维、尊崇高尚文化、知难而进等习惯,这对学生的人格养成、生命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些“习惯”就蕴含在课本具体篇章的选择上。

传统文化不是泛泛而谈的,它也蕴含在我们具体的理解之中。

猜你喜欢
思辨性创造性习惯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上课好习惯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