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独立意识与思想情怀

2017-03-23 08:33
教育家 2017年48期
关键词:情怀分数意识

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师,应该是熟读经典、博览群书的学者,是课堂上指点江山、挥洒自如的教者,是思想深邃、眼光独到的智者,是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诗者,是具有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睿者。但现实中很多语文教师却成为知识的“搬运工”,是教参的“传声筒”,是一个在夹缝中寻求生存之道、失去独立与思想的职业者。

我相信,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不愿意盯着学生的分数,而愿意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知识和审美情趣的世界,无功利、无目的地畅游书海,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体验思考的愉悦。但是应试的现实让语文教师饱受“二元困境”的折磨:分数关乎学生的当下,知识与思想关乎学生的未来。于是在“近处”与“远处”之间,语文教师徘徊踯躅,陷入一个个“既……又……”的尴尬中。例如“既应试又素养”“既工具又人文”“既功利又超然”……于是在这种“既……又……”中,语文的“性”多元化了,课堂教学内容游离了,阅读与写作变味了,语文老师的价值也越来越模糊了。

在学校里,语文是最不受学生和领导重视的学科,理由居然惊人的一致:语文就那么回事,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不好也一样,花不花时间都行。这种价值虚无主义,使得语文自身的属性与地位一直处于边缘,而这种局面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追求分数、为分数奋斗的结果让语文教师变成了“教书匠”。“匠”意味着教育变成了一种技术活,一种谋生手段,也意味着精神与灵魂的缺失。

关于语文的定位有三种观点:语文即语文成绩,语文即言语,语文即精神与审美。这三种不同的观点集中于一个语文教师身上,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语文教师并不是“在对圣地的追求中”,而是在“茫然不知所措中徘徊着”,走来走去,踱去踱来,光阴荏苒,教师的学术生命也就走到了一个尽头。朱光潜先生的“慢慢走,欣赏啊”不知不觉变成了“等一等,迷茫啊”。

当语文“穷”得只剩下分数,当课程“穷”得只剩下标准,当教学“穷”得只剩下考试,当课堂“穷”得只剩下中心思想时,语文教师的职业情怀也就被压榨得所剩无几了。想给学生讲《再别康桥》时,有人说:“高考不考现代诗,何必花那些时间”;想给学生补充经典名著时,有人说:“课时紧迫,还是抓紧时间讲正课吧”;想给学生讲讲最新的时事,有人说:“讲那些对学生写作没有直接的帮助”。这个时候,语文教师的价值归属也就被挤压得“密不透风”了。当读到刘亮程的“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时,没有一种对生命的震颤;当读到李煜的“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时,没有一种离别的绝望感;当读到杜甫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时,没有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个时候,语文教师的审美精神也就走向死亡了。

实际上,“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看似容易实现,其实需要一辈子去践行,而且其高度也并非常人所能企及。陈寅恪提出了“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是对知识分子的精神内蕴的理想概括。“独立”,意味着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观点,并且付之于行动。“批判”,意味着理性、不盲从,具有冷静的反思意识。思想的游牧者,不仅要求教师知识丰富,更要求具有丰富的思想含量。

语文教师,对教材要有自己独立的解读,不囿于主流;对课堂要有自己主观的设计,不拘于模式;对经典要有主动传播的意识,不困于分数;对写作要有辩证分析的观念,不限于格式;对学生要有发自内心的关爱,不碍于身份;对课程要有自己的理解,不束于标准;对教育要有理想主义的情怀,充满使命,像“教学生三年,要为学生想三十年,为整个民族想三百年”那样,充满大爱。

猜你喜欢
情怀分数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可怕的分数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算分数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