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017-04-12 17:54方晓华
双语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双语少数民族

方晓华

(1.新疆师范大学 语言学院;2.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2017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了推进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座谈会,①强调全面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双语教育,确保实现3至5年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全覆盖,到2020年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目标。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李鹏新强调,全面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双语教育,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也是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政治责任。笔者认为,自治区党委的这一决策部署标志着新疆双语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新疆普及双语教育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目前,对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执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最终模式,有人还存在一些疑虑和模糊的认识,甚至认为双语教育的步伐太快,客观条件不太具备。如果不解决这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就会阻碍国家和自治区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影响双语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所以有必要深入认识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大意义及作用,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

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在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内选择一种社会功能广泛的语言作为通用语,并给予其相应的法律地位、政策支持,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举措。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语言丰富的文化大国,有56个民族,其中,很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统一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在2000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那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与常说的汉语汉字是什么关系?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仍然是汉语汉字,但又不是一般的汉语汉字。所谓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针对汉语方言众多的国情而言的,各方言之间差别巨大,有各自的交际范围,因而有必要加以规范。普通话就是从语音、词汇、语法和用字上规范化了的现代汉语标准语。

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以下简称“汉语汉字”),是特定的规范化了的“汉语汉字”。因此,人们在很多领域习惯上还是简称为“汉语汉字”,如新疆双语教学界所说的“汉语授课”“民汉兼通”“汉语文”等指的都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且在很多场合中,如作为一门课程使用时只能用“汉语”或“汉语文”。

选择现代汉语标准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的必然性。历代各朝,不管统治者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把汉语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通行全国,汉语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现今,中国90%以上的人都以汉语作为母语,汉语汉字已最广泛地用于国家政务、法律、教育、商务、民间社会甚至网络等领域,少数民族中越来越多的人转用或兼通汉语,汉语汉字是各民族之间交流沟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发展进步的主要工具。汉语汉字从民族语言文字上升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众望所归,是增强国家认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增进民族团结的需要。

因此,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就不能看成是“学习和使用汉族的语言文字”,而是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那种认为这是“汉化(同化)少数民族”“消灭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言论,是对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双语教育的错误认识,甚至是诬陷。世界各国的公民都要学习和使用该国的官方语言或共通语,否则就无法在该国生存。

也有人拿“语言平等”来质疑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以及双语教育政策,甚至提出既然少数民族要学习汉语,那么汉民族也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了各民族语言平等,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语,不管人口多少,使用领域差别多大,各民族语言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也存在使用功能上的不平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的标志,代表国家的形象,从这个角度来说,某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的,这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强调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工作的汉族干部也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但这和语言平等问题是两码事。

新时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仍然处于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核心,在实施普通话普及攻坚上,我们必须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要求为核心,向国家战略聚焦。因此,从法律上和国家语言战略上来说,作为国家公民,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容置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凝聚全体公民的精神和意志,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有利于加快各民族共同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也有利于推动全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当然,国家也从法律和政策上保证“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②,少数民族语文在一定的领域内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少数民族中小学还保留“民族语文”课程,要加强该课程在学习和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时代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进步,要求我们的民族教育也要有相应的改革,要打破原有的藩篱,进一步实现开放和发展。

二、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有必要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吗?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幼稚,试看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公民不学习使用该国的通用语或官方语言?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学校不用该国的通用语或官方语言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这是一个常理,所以,似乎没有论证的必要。然而,境外“三股势力”肆意污蔑我们的双语教育是“同化少数民族”,是“消灭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还有部分人对使用汉语汉字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存有疑虑、认识模糊。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利益、法律政策和现实需要等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这一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③,《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教育法》也都有类似的规定。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要求学好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克服方言的影响,实现“语同音”;对少数民族来说,在学好母语的同时,必须要学好汉语,不能把汉语当成可学可不学、学好学不好无所谓的第二语言。

这里所说的“权利”,包括一种身份认同,在其他国家,如果公民不会该国的通用语或官方语言,他的身份是值得怀疑的(新进的移民例外)。

作为中国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拥有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的权利。有权利必然也有责任和义务,那就是端正对汉语汉字的认识,学好、使用好汉语汉字,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以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感到骄傲自豪。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实体民族,汉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是这个大家庭内沟通的桥梁、情感的纽带,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因此,从法律高度来认识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就可以理直气壮,不受任何流言蜚语和恶毒攻击的影响,坚定不移地学好和使用好汉语汉字。同时,其他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得阻拦或反对,更不能别有用心地攻击污蔑这是“同化、汉化少数民族”。

为了保障这一权利,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应运而生。通过双语教育,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内学习汉语汉字,并利用它来更好地发展自己、健康成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家长和学生衷心拥护双语教育,积极参与双语教育,就是他们行使这一权利的表现。

(二)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强国家认同,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也指出:要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培养和树立各族人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⑤

语言统一是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多次改朝换代,之所以没有分裂,使用汉语汉字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采取了“书同文”措施,把当时大秦帝国内的包括北狄、东夷、西戎、南蛮等族群的语言文字都统一到一个语言、一种文字上来。虽然史书上不曾明确记载这些族群原来使用什么语言,但秦统一以后他们都逐渐使用汉语汉字(当时还没有汉语汉字的说法),这才是一个统一国家的象征。

汉语汉字使得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而不曾断流,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没有中断的国家。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记载、传承着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汉语方言之间语音差别较大,一直没有实现“语同音”;国内部分少数民族没有掌握汉语汉字,只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影响到了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进一步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实现“语同音”,语言通则心相通,少数民族置身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能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各族人民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的过程就是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通过汉语汉字直接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现代科技文化,使得各民族群众都能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获得更大的发展。

总之,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局面。

(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民族之间互相沟通、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中国有56个民族,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需要一个族际共同语才能做到沟通交流,才能建立情感和友谊。语言不通就无法交流,不沟通不交流如何互相了解?如何实现民族团结和睦?

历史上,由于使用汉语的人口多,汉语文献多,文化教育发达,所以各族人民选择汉语作为各民族的族际交际语,学习汉语汉字蔚然成风,民间通汉语者比比皆是,还涌现出很多用汉语汉字写作的文学家。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首先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汉语汉字教育,提高了少数民族兼通汉语的能力,培养出更多的通晓汉语汉字的少数民族人才。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语言相通,来往密切,从事共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大大促进了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真正实现了民族团结。

在新疆,我们强调少数民族要学好汉语汉字,通过汉语汉字来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了解其他民族的生活和习俗,从而开阔视野,促进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强调在基层工作的汉族干部要学好少数民族语言,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要,这样才能做好工作,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因此,搞好民族团结不是一句空话,互学语言和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根基,语相通,交流易,和谐容易生成;语不通,心不通,就容易产生隔阂和矛盾。

现行法律上又确定了汉语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地位,少数民族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各民族有了共通语,在广泛的接触和交往中容易建立起友情,实现民族和睦相处,把民族团结真正落到实处。

(四)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做好双语教学,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培养面向未来的少数民族人才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⑥“民族自治地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从实际出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实施双语教育。”⑦把双语教育正式纳入教育大法。

在双语教育体系中,无论哪一种模式,主要的课程都要求使用汉语授课,体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因此,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是实施双语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具有较高的汉语能力,才能用汉语授课,才能广泛借鉴汉语汉文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学生具有较高的汉语能力,才能用汉语学习,开阔视野,健康成长。这样的双语教学才会有好的效果,反之,双语教学的质量就无法保证。

双语教育旨在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新时代的少数民族人才必须是“民汉兼通”,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全才。学习和使用汉语汉字,就能充分利用丰富的汉语教学资源,借鉴内地和新疆汉语学校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用来改善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缩小民汉教育之间的差距。

因此,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改变了民族教育的方式,把汉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发挥汉语信息量大、更新更快的优势,用于各课程学习,从而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达到“民汉兼通”,成为面向未来的合格人才。同时,使用汉语授课可以扩大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加强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从中国、世界和全人类的视角来看待学习、思考问题,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端正教与学的态度,增强信心,不断取得进步。

(五)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少数民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由于语言使用的人数、领域不同,社会文化历史不同,各语言使用的频率和范围是不一样的。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不仅使用人数最多,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以及学校教育中都广泛使用,这是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无法替代的。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范围有限,社会信息拥有量有限,如果只掌握少数民族语言会制约个人的发展。所以,在中国,学习并掌握汉语汉文,是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少数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是信息世界,不同语言的信息量和传播范围不一样,决定了语言的社会功能不同。语言的信息和知识的拥有量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拿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相比较,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政策首先是用汉语公布的,汉语的大众传媒,包括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可以说是既多样又丰富;相反,少数民族语言的媒体和资源有限,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十分有限;汉语的网络资源丰富而且搜索方便,与世界接轨同步,而少数民族语的网络资源有限,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更没有自己语言的网络。以学生学习来说,中小学生的汉语课外读物和辅导材料非常丰富,而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材料,除了教材和练习册,学习辅助材料匮乏,学生用什么来学习?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没有可读之物,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如何形成?教师也一样,不懂汉语,没有丰富的教学素材只能自己琢磨教材,摸着石头过河,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懂汉语就可以上网查找教学资源,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不同的信息量,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否,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发展的差异。这是从信息角度谈民汉教育的差距,语言信息量对教师和学生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再从就业和工作来看,懂汉语,就业的渠道多,范围广。新疆每年招考数万名双语教师和公务员,第一条件是汉语能力要过关(当然,南疆的公务员也要求具备少数民族语言能力),不懂汉语,就失去了报考的机会。就是经商,懂汉语的商人,商品的来源渠道和消费对象也更广,很多维吾尔族年轻人去内地做生意打工,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致富。相反,不懂汉语,就业的渠道窄,甚至在家乡都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总之,如果不通晓汉语,则很难走出家门,只能在县里、乡里,甚至村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但如果通晓汉语,则可以在全疆、全国乃至全世界谋求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可见,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三、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紧迫性

(一)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纳入国家语言战略,进入攻坚阶段

所谓国家战略是指“综合利用国家资源和力量,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实现国家目标,促进国家利益的整体计划”。语言战略是指把语言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把国家语言能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代表,以确保国家安全和发展为目标的整体计划。语言战略是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的语言战略主要体现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规划、制度中。本文无意介入国家语言战略的研究,只是从这一角度来论证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紧迫性。

2007年,国家语委公布《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科研工作“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将开展国家语言战略研究。⑧国家语言战略和国家语言能力是近几年学术界极为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的提出,语言是基础、是前提,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

2016年8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⑨(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自然也是国家语言战略的主要内容。《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实现国家语言能力与综合国力相适应。

《规划》制定的核心指导思想是,语言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家的发展需求。从这个意义来说,语言文字事业向国家战略聚焦,向农村和民族地区攻坚,向社会应用推进,向现代治理转型,向国际领域拓展,就是这个时期国家的语言战略。

《规划》还提出了“十三五”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目标,就是一个基本,两个全面:到2020年,基本普及普通话;全面实现解决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

从《规划》中可以得知,国家语言战略要求我们:一是,重视语言文字事业,努力提升语言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家发展需求的效率,努力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二是,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到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高度来认识和落实,这是新时期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总要求。据统计,至2015年我国普通话的普及率已达到73%,今后普及普通话的重心是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因此,2020年以前,在上述两个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国家语言战略要求,就是“十三五”的攻坚任务。

为保证《规划》的实施,《规划》还提出五大任务和五大工程。其中首要任务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首要工程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向民族地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攻坚。可见,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南疆地区,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薄弱的地区,因而也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攻坚对象。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办法,确保到2020年,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二)坚定不移地执行自治区党委的决定

2017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座谈会,⑩提出3至5年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全覆盖,到2020年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这一决策部署完全符合当前国家语言战略的要求。

为此,自治区党委进一步重申了新疆“全面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教育主旨,决定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面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少数民族学生加授母语课程,逐个年级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全覆盖。

之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⑪中由于种种原因,除乌鲁木齐等北疆城市外,各地双语教育的主要模式是模式一;此外还有30%左右的普通班,继续实施传统的以少数民族语授课加授汉语课的模式。目前新疆的双语教育是三种模式并存,各地因地制宜,自我选择合适的模式。如果继续坚持这一现状,很难在2020年前达到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目标。

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决策部署是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国家发展需求的,它涉及国家和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民生以及社会生活的利益与需求,不能让语言问题制约了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文明开放进程。

现在,只有3年的时间,要把绝大部分模式一和普通班都转到模式二,实行汉语授课加授民族语文全覆盖,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

对待这一问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没有完成任务的信心,强调条件不具备,按部就班,维持现状;还有一种是坚定信心,一定要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决策部署,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保证任务的最终完成。我们主张的是后一种态度,下定决心完成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一是,要让国家语言战略目标和自治区党委确定的双语教育决策部署家喻户晓,变成人人行动、群策群力的动力;二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合格的双语教师问题,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补充调换,确保转换双语教育模式所需要的合格教师;三是,改革课堂教学,调动教师、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积极性,采用各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既完成各课程的学习任务,又提高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四是,要积极稳妥,逐年级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全覆盖,做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使教师和学生逐步适应双语教育的最终模式。

(三)尽快实现少数民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上述国家语言战略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都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几年前自治区党委曾经把当时没有就业的数万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送到内地高校培训一年,强化汉语的学习和运用,然后回新疆或在内地安排就业;南疆各地政府也组织了待业的少数民族青年去沿海地区工厂务工,这批青年回来以后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就少数民族个人来说,学习和使用汉语可以提高素质,开阔境界,在内地或家乡就业发展,实现自己的理想,并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致富。因此,学习和使用汉语也是当前改变新疆地区农村面貌,引导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

国家已经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到2020年达到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战略任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也提出相应的决策部署,我们再来认识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字,推行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倍感责任重大。只有一往无前,群策群力,不断探索,扎扎实实地落实,努力争取完成这一任务,才不辜负国家和自治区党委的信任,才能真正实现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目标。

注释:

①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新疆召开推进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座谈会》,2017-05-27,http://www.seac.gov.cn/art/2017/5/27/art_36-281579.html。

②道客巴巴:《中国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权力》,2017-02-13,http://www.doc88.com/p-8176310485136.html。

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5-08-31,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08/31/content_27920.htm。

⑤搜狗百科:《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http://baike.sogou.com/v100122098.htm?fromTitle。

⑥⑦360do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最新修订》,2016-01-2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128/15/29861581_531241752.shtml。

⑧搜狗百科:《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科研工作“十一五”规划〉的通知》,http://baike.sogou.com/v69354130.htm?fromTitle。

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2016-08-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8/s3127/s7072/201609/t20160913_281022.html。

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2013-05-29,http://www.xjedu.gov.cn/xjjyt/jyzt/xqjywlxz/ctzc/2013/60171.htm。

[1]戢广南.破除双语教育思想障碍,增强各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自觉性[N].新疆教育报,2017-09-18.

[2]苏金智.文化和谐论和国家语言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3).

[3]张文木.在推进国家语言战略中塑造战略语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3).

[4]张艺.国家汉语战略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4).

[5]赵世举.切实推进国家语言能力发展战略[N].光明日报智库,2016-05-11.

[6]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双语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