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由出口贸易大国向强国转型的路径选择

2017-04-29 11:25张铮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路径选择大国

张铮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贸易以递增的方式推动出口。在2013-2016年连续三年居于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口贸易大国但从人均GDP、商品竞争力、服务贸易方面等诸多因素考虑,我国的出口贸易由于国内的自主品牌欠缺和科技水平低、管理方面的知识不充分,导致了出口贸易效益底,商品国际竞争力不高,因而我国距离出口贸易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实现由出口贸易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不仅对我国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而且还能扩大市场、不断促进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国际地位和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出口贸易 大国 强国 路径选择

一、我国出口贸易的现状

1.我国出口额世界第一。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主动的去加大对外开放的投入力度,发展以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出口贸易,出口贸易额连年迅速增长,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出口国。并且在2014年国际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口贸易额仍在上升为2.34万亿,同比增长6.7%。我国际市场份额由2014年底的12.4%提升至13%左右。所以我国近年的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在全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

2.我国出口商品种类齐全。我国一直大力的发展现代工业和新兴产业,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系统,劳动资源丰富,且劳动力素质有待持续提高,造就了较高的生产效率。中国出口产品多为需求弹性较低的日用品,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少,出口稳定增长。我国出口产品品种多样,涉及工业、农业、化学等各种领域,同时在出口市场上也在不断的扩大。我国在机械及运输种类中占47%,杂质制品中占27%,原材料分类制成品占17%,以上三类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占比较大。此外,在出口商品中还涉及于食品以及活动物和饮料、烟、不能食用的原材料、矿物质燃料以及润滑油,虽然在出口比重中占据的比例较小,但涉及的面比较宽,因而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比较齐全、涉及范围广。

二、我国由出口贸易大国向强国转型面临的问题

1.贸易的总体效益不高。我国虽说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与一些发达的资本国家出口贸易相对比在出口种类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国际制造的分配上还处于最低档次,缺少自主品牌、以及高效益、高技术的产品,同时,在生产、和营销方面缺少一定的技巧。我国的自主品牌不达百分之十,并且还以加工业、制造业为主,市场的导向不明确,偶尔会出现在卖的时候价格不高、该买的时候却又涨价的无奈局面。并且我国在对外出口方面,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中国总出口比重的80%,同时中国制造产品可谓遍销全球,然而普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大多数的科技含量都特别低、竞争力十分弱、贸易效益低、销售收入与产量特别不匹配。

2.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以粗放型为主的贸易增长方式在我国出口中竞争力特别弱,同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十分低廉。当前阶段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虽然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断地在下降,但是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还是离不开那些初级产品、原材料能源以及工业制成品。反之,在工业体系的生产中,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的数量一直不断地都在提高,但是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大部分都以劳动力和原料密集型产品为主,其附加值特别低以及技术含量特别浅。种种因素,都充分展现了我国对外贸易加强的脆弱性,同时也一直在制约着我国对外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3.出口商品缺乏知名度。大多的产品都是依靠“低价竞争”,而不是“质量取胜” 。中国出口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这也是制约我国成为贸易强国的重要因素。我国企业在进入世界市场的时候,大多数企业都是以低价格战略进入国际市场,从未形成知名品牌,只是在数量上使出口额的增加,出口的收益回报率也相对不高,很少由企业有品牌意识,使自己的产品做成知名品牌打入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出口的自主品牌企业占比很少,仅仅在10%左右,很大一部分厂家仍是使用外方的品牌和以贴牌生产为主的订单贸易,因此在世界产业链条中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大多数企业在产品发展时,都没有形成一种品牌观念,只是以当前利润为主,不考虑后天的产品远期发展,因而很多跨境产品品牌在不到几年时间,很快就夭折。因而就形成了,烂品牌多,而知名品牌没有的状况。

4.贸易环境一直面临挑战。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一直良好的外贸环境。比如,外贸环境的不佳、法律规章的不落实、大多官员的阻挡年,以及国际市场的歧视。2015年,我国遭受到国外贸易救济调查98起,同比增加6起。其中我国钢铁产业形势特为严峻,以及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42起,占比达45.9%,使我国的外贸发展和加强贸易地位受到了重创。更特别注意的是,到2016年,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在不断地增加,同时,还不断的像我国发起贸易救济的起诉案,使我国在贸易局面上非常的窘迫。到2016年我国在使用钢铁行业的调查中,我国的经济比较沉迷、不稳,钢材在国际上的需求这一局面恐怕也难有很好的转变,同时,我国国内又有大量的钢材产量过剩,国内地产业产能过剩,因而国内外市场在对钢材的需求上很难有大的转变,所以已经导致我国钢材出口的举步维艰,从而也引发大量的贸易摩擦。

三、我国由出口贸易大国向强国转型的路径选择

1.由制造向智造转型。我们的贸易大而不强,是源于我国制造业的大而不强占主要因素,而导致这些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引起的,如政府的不重视、劳动力过多、企业升级成本大和金融贷款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智能化设备技术的不成熟。因而我国应该在这几方面投入大量的力度,去引导和激励这些企业的升级产品设备。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行业必须结合我国和各自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体制机制,健全相关政策支撑体系、法律的保障体系,加强处理好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力量,并且不断有效的去整合社会各层次资源,使得各个社会阶层共同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型合作。

2.由貨物贸易由量向质的转型。一是扶持和推动主导型产业的发展,依据主导型企业配套设施,使其带动相关产业的有效结合发展。从智能电子、汽车、电子信息、通讯四大产业领域出发,优化产业结构出口,提高技术的质量。二是着力推动含有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把重点放到以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为重点的领域去发展,积极并且主动的去引导企业、组织企业去吸收和消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优质产品之间的关键技术。拥有自己公司的专业核心领域和专业的技术。我国企业在发展时要推动基础性创新、集成创造以及吸收和消化再次创新。以此来提升我国产品的出口增值效应,并且不断地改造我国的机电产业、光伏产能,提升我国传统行业的技术含量。

3.由企业模仿向企业创造转型。企业失败源于自主创造的能力的不足,因而改变企业的自主创造能力是提升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要想提升我国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必须达到:快中求稳的变革我国对企业现有的体制政策;不断加大力度的去优化企业创新的宏观环境;不断培养、优先积累并且合理的去配置智力劳动的资本;重点强调民营企业家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对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力度,构建相关的投资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建设的畅通无阻,要不断的在模仿中创新,在制造中尽力去完善;注意良性循环,设立研发部门,建设优良的研发环境如资金投入、人才培养。

四、结语

几年来虽然我国在贸易出口量上去的了长足的发展,出口规模、种类不断扩大,但总而言之,只是在量上取的了世界第一,没有做到真正的世界强国。然而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出口规模,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制造业的水平,从传统的制造加工业转变成高新技术开发,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不断的发展国内经济的平衡,这样对于我国从出口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的有一个去的革新作用。当然,我们还应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开放资本市场,让中国真正的走出去,学习世界、以夷制夷,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改变我国现在强窘迫的国际环境。是中国走向更强,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蔡洙山.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还有多远[J].图解中国,2014,(29).

[2]程筱宇.贸易强国应具备的素质刍议中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J].金融经济,2015,(06).

[3]高虎城.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J].CHINA OUTSOURCING ,2014,(09).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路径选择大国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