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问题 建立联系 个性化表达
——“线段、直线、射线”教学实践及思考

2017-07-03 15:52潘小明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端点射线线段

◇潘小明

提出问题 建立联系 个性化表达
——“线段、直线、射线”教学实践及思考

◇潘小明

编者按:

“如何用核心问题引领探究学习,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近年来一直在研究、实践的课题。“线段、直线、射线”是潘老师为了践行课题给其带领的宝山区“青陶工程”数学班学员所上的主题研讨课。

“线段、直线、射线”的优秀教学案例非常多,但大多是以“复习线段知识→以生活中接近射线的现象引入,通过想象无限延长来构建射线的表象→举一反三构建直线的表象”的流程进行教学的,并以学生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为重点。潘老师却打破常规,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抛出了“数学中的直线是怎样的”这个核心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投入“直线”“射线”等概念的探究活动中。

问题的呈现一直是教师们高度重视的,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提问的技巧性、问题指向的精确性上下功夫,但由于缺少对学生问题的把握、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架构,导致所提问题琐碎、学生思维被动。潘老师的这节课,可让我们领略到:“一问抵多问”式的课堂教学,是如何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和表达的。在此,我们将潘老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及部分学员的听课感想组成专辑,与广大读者分享。

“线段、直线、射线”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8~39页的内容。

通常教学中,教师先呈现“拉紧的线”或“绷紧的弦”并进行提问:它们都可以看作什么?在学生回答“线段”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可测量长度),举出生活中的线段,向学生介绍线段的表示方法;接着,教师将线段一端延长并告诉学生无限延伸能得到一条射线,让学生寻找其特征(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举出车灯射出的光线等类似射线的现象,向学生介绍射线的表示方法,提醒“端点处的字母标在前面”;再将线段的两端延长并告诉学生无限延伸就能得到一条直线,让学生找出直线的特征(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后,向学生介绍直线的表示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比较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进行相关的练习。

毋庸置疑,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一定能建立起关于线段、直线、射线的表象,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会正确地表示这些图形,数学知识技能的目标能得到较好的落实,但学生的学习还是比较被动的。如何让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建立联系、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素养?我进行了教学的实践探索。

(课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条线)

师:(指着图1)这是一条——

图1

生:曲线。

师:(指着图2)它呢?

图2

生:直线。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这是一条直线”。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数学上的直线。你能画一条数学上的直线吗?

(此时,没有学生举手回答,教室里非常安静)

思考:关于直线,学生的“前概念”是:与曲线相对,它是一条直的线。学生的这一“前概念”显然不同于直线的科学概念,然而它却是学习科学概念的基础,因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前概念”。怎样让学生基于“前概念”去主动构建“科学概念”呢?较为有效的策略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这是一条直线’。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数学上的直线。你能画一条数学上的直线吗”这一问题情境,自然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数学上的直线与我们平常讲的直线会有区别吗?

师:小朋友,这是一张 A4纸,请在纸上画一条数学上的直线,好吗?

(学生纷纷用尺子在纸上画了起来。之后,进行反馈)

师:我告诉你们,你们所画的都不是数学上的直线。

(学生都很迷茫地看着教师)

师:我再告诉你们,就是刚才老师在黑板上画的这条,也不是数学上的直线。

(“为什么呀?”有学生终于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三角板认真地测量起黑板上那条线的长度,得:30厘米)

师:它确实不是数学上的直线,而是数学上讲的——

(这下,有些学生终于有所顿悟)

生1:(响亮地)我觉得它是一条线段。

师: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线段呢?

生1:(自信地)因为直线是无限延伸的。

师:谁告诉你的?刚才你说这是一条线段,那咱们先搞清楚“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线段”,好吗?

生1:(轻声地)我就是觉得直线应该是无限延伸的。

师:你的意思是它不是无限延伸的,所以是线段。那线段是怎样的呢?

生1:线段应该是有一定长度的吧。

生2:因为它是有起点和终点的。

师:因为它有起点和终点,所以它的长度是——

生:30厘米。

师:也就是说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是吗?

生:是。

师:你们刚才在纸上画的,都是数学上讲的——

生:线段。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的长度都可以测量。

师:你能找到生活中看到的线段的样子吗?

生 1:这张纸下面的这条边,就是线段。

生 2:教室上面的这段栏杆可以看作线段。

生3:门框上面的这条边,还有黑板上面的这条边,都可以看作线段。

思考:数学上的直线难道不是我们平常讲的直线吗?尽管学生心存疑惑,但当老师让其画一条数学上的直线时,学生还是用尺子在纸上很快地画了出来。从所画出的“直线”来看,学生心里的想法是:数学上的直线与平常讲的直线应该是一样的。此时,“你们所画的都不是数学上的直线”,教师的这一否定引起学生认知心理的极度失衡:“为什么呀?”学生很想知道个中缘由。对此,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认真测量画在黑板上的那条“直线”:从一端量起到另一端的长度是30厘米。测量引起学生的思考,终于与二年级时认识的线段建立起了联系: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进而又展开联想和猜测:直线,会不会是没有端点、无限长的?我想,让学生与“前概念”产生认知冲突,在究其原因的过程中激活已知、建立联系,并展开联想,对新知进行自己的猜测,不仅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而且有利于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师: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因此可以测量出长度。那数学上讲的直线,可能是怎样的呢?

(部分学生对于数学上的“直线”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举手想要表达。教师没有让举手的学生回答,而是——)

师:请把你心里想的数学上的直线在纸上画出来。注意,你画出的这条直线,要让别人能看出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行吗?开始!

(学生画完之后,教师先呈现第一个学生所画的“直线”,如图3)

图3

师:你们看得懂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生1:我觉得她是想表达无限延伸的那种线是直线。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无限延伸”的?

生 1:因为在美术课上,有些东西画不下去就可以画到纸的边缘上,只是画出图的一部分。她把直线画到了边缘,是因为画不下了。

师:她之所以画到了纸的边缘,是因为这张纸太小了。如果这张纸无限大,就可以无限地画下去,是吗?

(该生和其他学生都表示同意)

师: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教师呈现第二个学生画的“直线”,如图4)

图4

师:谁看懂她心里的“直线”了?

生1:她想表达用尺子是量不出曲线的长度的。

师:我们现在要画的是什么?

生:(齐)直线。

师:孩子,你自己说,好吗?

生 2:我是这样想的:数学上的直线是不能有长度的,曲线是量不出长度的,所以它是数学上的直线。

师:曲线,我们能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生:(齐)能!拉直了量。

(教师呈现第三个学生画的“直线”,如图5)

师:谁能读懂他的心?

生1:因为纸太小,从边缘到边缘没有画完,还能继续画。

师:孩子,你是这样想的吗?

生 2:不是。因为我觉得数学上的直线是有宽度的。

师:原来你觉得数学上的直线是有宽度的,所以这里不是表示两条,而是表示它的宽度。

生 3:我不同意!因为直线是一条线,它不是一个面。有宽度那就成了面。

师:直线是线而不是面,有宽度了就是面,这里就成长方形了。是这个意思吗?

生:(齐)是!

师:是呀,数学上的线是没有宽度的!

师:我刚才看到,有小朋友是这样画的(如图 6)。你觉得,横着画与竖着画相比,哪种更能表达他想画的是一条直线呢?

图6

生 1:我觉得应该是横着画。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横过来的比竖着的直线要长些。

师:还有更能表达出是直线的画法吗?

生2:有!斜着画。

师:同意吗?

(有些学生响亮地回答:“同意!”)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又有一些同学举手表示“有”)

师:他们会有怎样的不同意见呢?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反馈)

生1:因为斜着画是有两个端点的,就可以测量。

师:他是不是认为这是两个端点呢?

生2:我觉得这三种都不能表达是直线。从平常人来看的话,都是从一端画到另一端,而不是放射到外面去。

师:哦,平常人不知道你是想无限延伸出去的,只是因为纸张太小,所以只能画到纸张的边缘。那刚才有人说,第三种更能表达出是直线,这种观点你同意吗?

(“不同意。”有部分学生说)

生3:因为它也有两个端点,而且平常人看到的只是对角连起来的线段,更长一些而已。

师:第三种更长,那是把它当作什么来看?

生:(齐)线段。

师:我们小朋友把它画到纸张的边缘,想表示没法再画出去了,是吗?

生:(齐)是!

生4:他们都是想向两方无限地延长。既然都是无限地延长,就不能说哪个更长了。

师:刚才有同学说,我们的这种想法一般的人是不知道的,这可怎么办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 5:先画一条线,再在两端画上箭头,这样,人家就不会知道它有多长了。

师:两端画箭头,这箭头是什么意思?

生5:无限地延长。

师:我想问问,一般人看得懂吗?

(“看得懂!”许多学生回答)

生6:我觉得应该在画的直线上面写“无限延长”。

师:哦,你是想写个说明来告诉别人。

生7:我觉得直线就是有一个出发点,然后这条直线有无数个消失点。

(“啊?”学生中出现了小声的议论……)

生7:因为它是无限延长的,所以你不管画到哪里,总会有一个消失点。因为这张纸画不下,所以你只要标出一个消失点,它会消失到另外一个不知道的地方去。

师:这个消失点是会乱跑的,是吗?

(“不是……”生 7连忙解释。教师则拿出一支激光笔,打开激光笔射出一束光,比着手势追问:这点是不是这样歪歪曲曲乱跑的)

生 7:不对,应该是笔直地射出去的。

师:笔直地射出去,射在了哪里?你们看到了吗?(生:射在对面的墙上)这条就是我们讲的直线,对吗?

(几个顺着说“对”的学生马上连声说:“不对!不对!”)

师:为什么?

生 8:因为这还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

师:光线的另一端在对面的墙上。你刚才说“消失”,是什么意思?

生7:这个点还会延伸到墙的后面。

师:你的意思是,把这墙打通了,而且把墙后面所有的东西都打通。

生7:你这边打通了,说不定打到宇宙的某一处。

师:那就这样,请宇宙中所有的星球等物体都让开,因为我这个点要过来了。

(学生都呵呵地笑开了)

师:我们这位小朋友敢于表达,而且非常有想象力:这个点沿着一个方向可以永不停止地消失在茫茫宇宙中。

师:同学们,从激光笔中的这点射出的这条光线,就是我们数学上讲的直线,是吗?

(“射线!”有部分学生响亮地回答)

师:射线是什么意思呀?

生1:它是从一个点出发,还有一个点可以无限延长的。

师:(指着激光笔)其实,就是这个点向一方无限地延长所得到的这条线就叫射线。那直线是怎样的呢?

生2:直线是无限延长的。

师:射线不也是无限延长的吗?

生 2:(用手势比画)先向右无限延伸,再向左无限延伸。

生3:射线是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而直线是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

思考:“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肯定有学生会由此猜测直线是无限长的。教师此时可以指名学生回答,揭示出直线的概念。然而,教师却让学生把心里想的数学上的直线在纸上画出来,并要求能让别人看出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因为班级学生是有差异的,对于问题他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形成属于自己的想法。倘若让个别学生回答,直接揭示直线的概念,那样将会掩盖不同的想法(包括错误的想法)。事实上,有学生会从“线段的长度可以度量”推测“直线的长度不可测量”,而他认为“曲线的长度是不能测量的”,所以就画了一条曲线。还有学生在思考着直线与线段的区别:直线也应该是直的,要有不同的话,会不会直线是有宽度的?当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直线是无限长的,所以从纸张的左边缘画到右边缘,甚至将两头标上了箭头……这些才是学生最真实的、个性化的表达。这些个性化的表达,才能引发学生间的有效互动:比如,对于“曲线的长度是不能测量的”,学生建议“拉直后进行测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直线不能测量并不是因为它是弯曲的,而是因为它是无限延伸的。又如,对于“直线是有宽度的”,有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直线是一条线,有宽度就不是线而变成面了。再如,对于“哪种画法更能表示画的是一条直线”,在许多学生认为那条对角线最长,更能表示是一条直线时,有学生表示反对:因为它也有两个端点,而且平常人看到的只是对角连起来的线段更长一些而已。他们都想表示直线,直线的长度都是无限长的……互动中不断生成新问题,思维随之不断拓展和深入,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这些概念本质的理解也不断深化,而且空间想象力得到锻炼,数学的无限思想得到渗透,特别地,那种针对不同意见提出自己主张的批判性思维能得到较好的培养。而这些,才是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师:生活中能找到直线的样子吗?

生1:光是直线。

师:哪里的光线?

生1:打雷前的闪电。

师:闪电这光线可以看作一条直线,有想象力!还有吗?

(学生难以举出例子)

师:这样的例子确实很难找,但我们可以造一个。

(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创造出用两根激光笔向相反方向发射出的光线,并不断进行质疑,最后达成共识:由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无限地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就是直线)

师:我们已经知道,射线是由一个端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而直线是由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无限延伸的。那你能画出直线吗?

(“能。”“不能。”学生又有不同的意见)

师:能画出来的,它的长度总是有限的,它就是线段了。那明知是画不出来的,老师还偏让你们画,这不是故意为难你们嘛!

师:那你能画出射线吗?

生:也画不出来,因为它也是无限长的。

师:既然直线、射线都是画不出来的,那数学上怎样进行交流呢?告诉你们,数学家有了统一的表示方法,大家都能看懂哪条是数学上的直线、射线或线段。想学吗?请自学课本第 38~39页。

(学生自学课本上的表示方法后——)

师:(指着黑板上的线段)怎样表示?

(学生很快说出线段的两端用字母A、B表示,读作线段AB,也可以读作线段BA)

师:直线怎么表示呢?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画出直线,如图7。学生很快读出:直线AB或直线BA)

图7

师:对于直线,还可以怎么表示?

(学生很快说出可以用一个小写的字母表示。教师结合回答表示出直线,如图8)

图8

师:怎样表示射线呢?

生 1:先画一条线段,再在线段的一头继续画一点。

师:像教师这样画可以吗?

(教师先画出一个端点,再从这个端点向一方画出去)

师:接着呢?

生1:这个端点用字母O表示,在射线的任意一个地方画一个点,用字母A表示。

(结合回答,教师板书,如图9)

图9

师:我们怎么读呢?

生:射线OA。

师:还可以怎么读呢?

生:(齐)射线AO。

师:还可以这样读,是书上讲的吗?再看看书吧!

(学生又一次翻开了课本……)

师:读射线AO,可以吗?

(有学生发现是不可以的)

生 1:因为它的一头 O表示的是开始,不能放在后面。

师:如果是射线AO的话,那图形应该是怎样的?

(教师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来。结果,学生在图9的基础上用红色的粉笔从 A画到O,马上引起其他学生的质疑:这样不就成线段了吗?应该在O处延长出去一些)

师:现在红色的这条才是射线AO。前面的那条只能读作射线OA。

(这时,教师画出下面两条射线,如图10)

图10

师:怎样读出这两条射线呢?

(学生有点儿茫然)

师:读作射线O,你觉得如何?是指向右上方延伸的那条,还是向右下方延伸的那条?

生:分不清射线O指的是哪一条。

师:应该怎么办?

(学生建议:在两条射线上分别任取一点用字母 A、B表示,这样就能表示是向哪个方向无限延伸的射线了。读作:射线OA、射线OB)

思考:对于线段、直线、射线的表示方法,我以为这只是一种书写形式的表示而已,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本来学会。但是,其中对“射线”的表示方法,学生可能会有问题。我的教学主张是:有问题,绝不轻易放过。教师应该诱发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想法,就像课中的“‘射线OA’还可以怎样读”那样,学生读作了“射线AO”,从而引起争议,加深对隐藏于表示方法中射线含义的理解,给学生又一次发现问题、进行探究的机会。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我们学了直线、射线,还有线段。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生: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射线是把线段的一个端点保留,把另一个端点无限延长,而直线是把射线中原本保留的端点也无限延长。

师:像这样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好!其实,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直的线。但直的线不一定就是直线,向两方无限延长的是直线,只向一方无限延长的叫射线,而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出长度的叫线段。

思考:让学生归纳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让学生着眼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不仅促进学生结构化知识的形成,而且能培养学生建立联系的意识。这种从联系的角度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进行探究的方式,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简介

学习是一种认识过程,思维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这本书就突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

该书是由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副校长魏淑娟等人所著,他们根据小学数学的特点,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并将有关思维理论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而,该书不仅有理论上的阐述,还有实践层面的探索——结合具体课例,在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数的运算、运算技能、数学应用题方面,就如何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了阐释。相信该书会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端点射线线段
非特征端点条件下PM函数的迭代根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不等式求解过程中端点的确定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