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复习整理课中的“理”与“练”

2017-07-03 15:52费岭峰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周长长方形正方形

◇陈 伟 费岭峰

再议复习整理课中的“理”与“练”

◇陈 伟 费岭峰

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是指在回忆的基础上,对分散的数学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加工,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数学认知结构。

复习的根本功能是回顾与梳理、沟通与生长,但由于知识内容的差异,采用的复习整理方式会不同。如对概念知识的复习,以“理”的方式居多;而对运算内容的复习,则更多以“练”的方式为主。需要说明的是,在“理”和“练”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关注知识的梳理与沟通。

一、概念知识复习,重视知识梳理,完善知识网络

概念知识的复习与整理,重点在于沟通知识点,建构知识链,形成知识网。在复习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去创生“理”的成果,实现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一般来说,“理”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知识再现式梳理。

知识再现式梳理,是指学生明确梳理任务后,自主回忆相关知识内容,自主架构呈现方式的梳理过程。如“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内容,属于概念课,学习后需要进行梳理,突出图形之间的关系。一般先“理”后“练”,突出“理”的方式组织相应的数学活动。一位教师在提出“对四边形进行整理”的任务后,学生尝试以自己的理解梳理整个单元的内容,主要的整理结果有以下几种(如表1、表2和图1)。

整理一:

表1

整理二:

表2

整理三:

图1

显然,以上三种整理的结果,体现了学生不同层次的“整理”水平与思维水平。

整理一,逐一把四种图形的特征罗列出来,简单的概念列举,是最基本的思维层次,体现的是知识的再现。

整理二,虽然同样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但思维水平有了提升,不是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按几个板块从角的大小、边的长短、平行与否进行归纳整理,关注了四种图形之间特征的联系与区别,上升到了方法的层面。

整理三,以韦恩图的形式表达,把四种图形放置于四边形的大范围中,描绘了四种图形之间特殊的联系与区别,反映的是知识网络。

虽然这三种呈现方式有思维水平的差异,但均有价值,复习课贵在交流,正因为有了体现不同思维水平的学习资源呈现,后续的讨论才更有价值。可以说,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概念知识复习过程中“理”的特点。

2.问题启发式梳理。

问题启发式梳理,是指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一位教师在“因数与倍数”单元学习后,设计了一个围绕问题,即以自己的学号为研究素材的知识复习整理活动,颇具特色。这位教师创设了一个“想想我的座位号是什么数”的情境,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梳理相关概念。

问题一:我的座位号是什么数?(初步回顾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

问题二:我的座位号既是什么数,又是什么数?(体会一个自然数可能有几种身份)

问题三:我的座位号是几的什么数?(回忆因数、倍数的概念,体会自然数之间的关系)

围绕学生的学号设计的三个问题,基本上将本单元的知识连接起来了。这样的设计不失为一种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对抽象概念产生亲切感和探究欲的比较好的办法。同时,在学生自主研究后,将生成的典型素材进行汇总整理,作深入分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技能知识复习,重视练习设计,掌握方法技能,提升思维水平

由于技能知识有着操作层面的要求,所以一定量的练习必不可少,但不再以大量的习题组织机械训练,而是以理解基础上的适量训练为主。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创生“练”的成果,并交流分享练习经验,在技能提升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

1.“练”中“思”。

这一观点是练习中有思考、有思维的发生。如当学生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内容后,特级教师朱国荣在复习课中,呈现了以下两个问题,请学生尝试解决。

问题一:有37颗纽扣,每件衣服要钉5颗,可以钉几件衣服?

问题二:有37千克油,每个油桶能装5千克,至少需要几个油桶?

要求学生先比较,再解决。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交流余数什么时候需要“去尾”,什么时候需要“进一”,引导学生在应用中切实体验“有余数除法”的学习价值,形成活动经验。

2.“练”中“构”。

这一观点是在练习中建构知识间的联系。如在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总复习中的一道习题:

用两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如图2),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既可以作为复习课中引导学生通过“练”中“构”来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目标,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正方形转化为长方形”和“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的两个活动,对图形周长的变化进行研究。两个层面的活动,不仅突出了周长意义的理解,还强化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完成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3.“练”中“纠”。

这个观点指的是在练习中纠正错误,提升学习能力。复习课中也应有练习,有练习必然会有错误产生。“错误”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如何把它作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梳理知识的生成性资源,却需要进行思考与研究。

下面是一节“长度单位复习”课中的一组练习题,教师以“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为要求,依次呈现了7个生活问题(如图3)。

图3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出现了两个讨论点:

(1)关于《新华字典》的厚度,有学生填的是“3厘米”,有学生认为是“分米”。结合实例进行实践,确认应该是“厘米”。

(2)关于兔子尾巴的长度,有学生填了“厘米”,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填了“毫米”。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最后确认应该是“厘米”。

虽然这是一组比较普通的练习题,但对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量感”,积累经验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出现错误答案时,教师借助实例,通过比画等方式进行修正。当然,关于兔子尾巴长度的问题,反映了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直观支持。

可以说,分享与交流是复习整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学生“创生”资源的展示环节,也是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理解水平和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契机。但在复习整理时,分享与交流要在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层面上得到进一步完善,需要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交流,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发展。

知识复习整理活动中的分享与交流,既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拓展与提升,也要有基础性的经验分享。如上文提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问题。建议教师组织两个层次的交流。

基本训练:回顾四边形单元的基本内容,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独立完成后交流算法与想法。通过这个层次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周长计算方法的整体情况。

拓展练习:一是探讨“正方形转化为长方形”,由学生自主研究,当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长方形时,周长发生什么变化?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时,周长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二是探讨“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在一个长方形中找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想一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会是多少?为什么?引导学生在“变”与“不变”中关注图形要素间的联系。

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有结构地梳理,重视学生的数学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

分享交流的目的之一是完善认知,优化方法。有效的分享交流,不仅使思维从感性走向理性,也利于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如前面提到的朱国荣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复习”中,当学生完成了两个问题的解答,也学会了“去尾”和“进一”法后,可以追问两个问题:都用37÷5=7……2这个算式来解决,为什么第(1)题商7不加1,第(2)题商7要加上1呢?从而将“去尾”和“进一”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联系起来,最终将两类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模型,这也是全面考虑问题意识与分析问题能力培养的历练过程,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浙江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周长长方形正方形
我爱长方形
圆的周长
剪正方形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用扑克牌摆长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