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团体心理辅导对康复期戒毒人员复吸倾向初探

2017-09-12 08:38潘伟滨郭宝云
福建中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合谷戒毒治疗师

潘伟滨,郭宝云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针灸配合团体心理辅导对康复期戒毒人员复吸倾向初探

潘伟滨,郭宝云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目的探讨针灸和团体心理辅导相配合对康复期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所起的作用,为提高戒毒成功率,预防戒毒人员复吸提供依据。方法将159名3个月后出所的初次康复期强戒人员随机分为试验组79名和对照组80名,分别进行传统宣传教育和针灸配合团体心理辅导疗法,每周2次。8周后运用李娜等编写的《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量表》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复吸倾向性得分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降低康复期戒毒人员复吸倾向,一定程度上对抗“心”瘾。

戒毒康复期;复吸倾向性;团体心理辅导;针灸

戒毒人员复吸不仅仅是一个戒毒者简单的个人问题,还涉及到社会、戒毒所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面对居高不下的复吸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何种方式干预,降低戒毒出所人员二次入所的概率,是漳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科乃至整个戒毒界当前工作的重点。

针灸配合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试探性治疗,是针灸治疗师与团体心理辅导师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方法,是在整个团辅过程中对受试者进行不同手法的针灸并辅以心理暗示的治疗。本研究对79名男性康复期戒毒人员进行为期8周的双法治疗,并用李娜等编写的《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量表》[1]进行评定,以了解此方法对康复期戒毒人员预防复吸所起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将在3个月后出所的初次强戒人员159名,由一名专业统计人员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制定的随机序列分为2组。随机分组卡片用不透光信封密封,信封编号与内含卡片序号相同,信封按编号依次排好,产生2份随机分组卡,按强戒人员进入活动室先后顺序入组。试验组79例,年龄23~49岁,平均(29.41±5.92)岁,吸毒年限1.5~8 a,平均(6.25±1.39)a。对照组80例,年龄22~48岁,平均(28.34±6.61)岁,吸毒年限2~7.5 a,平均(5.68±1.21)a。2组强戒人员均为男性,年龄、吸毒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2组同时进行干预,要求2组人员不相互接触(分属第四大队和第五大队),其余所有活动与同大队戒毒人员一致。

1.2.1 试验组采用双法治疗:由心理辅导师和针灸治疗师共同实施,每周2次,每次2 h,持续留针2 h。共进行8次系统的团体治疗和心理辅导。

第一次活动内容主题:相互了解,相互尊重。①通过“观察细节,了解他人”的游戏拉开团辅的序幕,创设一个平等和谐、温暖体贴、团结协作的团体氛围,让大家了解此处试验的方法及目的,并共同制定团队名称,订立团队规矩(针灸治疗师也是团队一员)。②针灸治疗师:让大家了解针灸在戒除“心”瘾中的作用,并手把手地教会大家如何找取甜美穴、合谷穴、人中穴。

第二次活动内容主题:面对过去,自我评价。①以摆沙盘法开始本次活动,通过用第三人称讲诉自己的过去并进行评价、其他人员给予点评的方法,让自己更了解过去,学会接受自己,原谅自己,跟自己和解。②针灸治疗师:摆完沙盘后,先用压针缓进法针刺(0.45×50 mm)左手合谷穴,强戒人员发言时,站在其旁,当强戒人员精神放松时,行提插平补平泻手法2 min,留针20 min(期间行提插平补平泻法3次)。

第三次活动内容主题:掌控情绪,寻找快乐。①以故事会的形式开始,大家轮流讲一个与情绪有关的故事,并讲诉自己最快乐的一段回忆,从中引导大家认识到情绪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进而探讨如何克制自己情绪上的冲动,克制诱惑,使自己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寻找快乐[2]。②针灸治疗师:在讲故事之前,先用快速进针法针刺(0.45×50 mm)左手甜美穴,并告知此穴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当强戒人员精神放松时,行捻转补法2 min,留针20 min(期间行捻转补法3次)。

第四次活动内容主题:我的亮点,我的世界。①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寻找自己和他人闪光点或与众不同之处,进而引导、激发各自的潜能,让强戒人员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找回自信,走出自我的封闭圈。②针灸治疗师:在活动开始前,先针灸右手合谷穴和甜美穴,并告知强戒人员心情愉悦的时候去捻转一下针,让强戒人员适应针感,喜欢针感。

第五次活动内容主题:时光倒流,回到叉点。①强戒人员由近及远地回忆,回忆每个可能改变人生轨迹的人生十字路口,进行合理地假设。在强戒人员认识自己的错误或失误时,引导强戒人员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安全空间,避免高危情景。②针灸治疗师:在活动开始前,先针灸人中穴,当强戒人员每每讲到在人生十字路口选择纠结时,在合理的引导下刺激人中穴,以期达到将来碰到十字路口的选择时更加清醒[3]。

第六次活动内容主题:换位思考,融入家庭。①强戒人员分别假想将来走出强戒所,家人如何对待自己;其余队员分析事因,出谋划策,寻找对策。模拟学员将来出所可能面对的家庭问题,让学员提前适应,提前做好应对的各项准备,以期让学员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家人沟通,更好地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更好地融入家庭。②针灸治疗师:在活动开始前,先针灸左手合谷穴和甜美穴,并接上低频电治疗仪,增加刺激量,加深针灸记忆。

第七次活动内容主题:角色扮演,学会说“NO”。①由学员轮流扮演贩毒、毒友,想办法引诱他人复吸,可使用道具如加了“料”的烟,展现日后可能重现的情景提前让学员感受,让学员学会如何拒绝。②针灸治疗师:在活动开始前,对右手合谷穴和甜美穴进行穴位埋线,叮嘱学员在犹豫时按压埋线的合谷穴和甜美穴,想想这几周大家在一起的团队生活,面对诱惑,坚决说不,强化记忆。

第八次活动内容主题:展望明天,重新开始。①在轻音乐的伴奏下,鼓励学员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以良好积极的心态应对将来出所后的社会生活,给自己、家人和朋友一个新的形象,重新开始新的生活。②针灸治疗师:对左手合谷穴和甜美穴进行穴位埋线,叮嘱学员将来遇到困难时按压人中、合谷、甜美穴,想想这两个月大家在一起的生活的情景,一定不能再接触毒品。

1.2.2 对照组进行常规视频、讲座等传统宣传教育(与实验组同步进行),每周2次,每次2 h。

2 观察方法

2.1 评定工具采用李娜等编写的《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量表》,共5个等级计分。完全不符合:1分;不太符合:2分;基本符合:3分;比较符合:4分;完全符合:5分。量表中含有生理唤醒、戒毒行动、家庭关系、情绪管理、戒毒效能感5个维度以及80个条目(其中含有4个测谎条目),总分越低,说明戒毒人员的复吸倾向性就越小。

2.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3 结果

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复吸倾向性得分比较(x±s)分

4 讨论

在戒毒过程中,“身瘾可戒,心瘾难戒”这个问题尤为凸显,在福建省漳州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戒毒人员中,有50%~60%为2次或2次以上进所了。引起复吸的原因很多,包括心理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原因、生理原因等,其中心理原因又是重中之重,心理因素又与意志力薄弱紧密联系。本法采用团体心理辅导与针灸治疗相结合,应用了音乐疗法、沙盘疗法、模拟情景、针灸暗示强化等多种方法,逐步提高强戒人员的尊严感、自信心、戒毒欲,加强了人际沟通和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最终达到磨练意志,拒绝复吸的效果。

康复期强戒人员特别是在吸与不吸的十字路口上,如果有人拉“他”一把,也许就过去了。走出社会,遇到困难时,通过有意识地按压针灸穴位,达到回忆团体心理辅导场景,进而走出阴霾,规范自己,管理自己,拒绝复吸。

在已经过去的3个月里,双法组的失联率为18.18%,对照组失联率为33.33%。在联人员均未发现复吸情况。

[1]李娜,王春光.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量表的编码[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1):62-65.

[2]庄艳佳,沈勇强.意义治疗的团体辅导对于戒毒者复吸倾向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5,38(2):468-473.

[3]伍利民.针灸戒毒中穴位的选择[J].中国针灸,2006,26(7):530-532.

R246.9

B

1000-338X(2017)04-0067-02

2017-04-09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项目(JAS161084);2016年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院本课题(ZYS201618)

潘伟滨(1983—),男,讲师,主要从事中医康复的临床实践与教学。

猜你喜欢
合谷戒毒治疗师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掐合谷穴能缓解视疲劳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