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

2017-12-08 06:52吴伟伟刘业鑫
管理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设备人员产品

吴伟伟,刘业鑫,于 渤

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管理科学

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

吴伟伟,刘业鑫,于 渤

哈尔滨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

产品创新是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虽然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技术管理或技术能力不能维持企业产品创新的持续发展,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因素还在于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匹配效应。

基于匹配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分析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识别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构建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制模型。采取大样本问卷调查,收集122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都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相对于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发现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重要影响,为产品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深化了对产品创新实现路径的理论认识,为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如何向产品创新绩效转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微观知识基础;识别了发挥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作用的内在条件,从权变视角拓展了匹配理论的研究。同时,也为企业正确处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间的关系、提升产品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技术管理;技术能力;匹配;产品创新;影响机制

引言

《中国制造2025》纲要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因而必须突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产品创新是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消费者创造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获得更高的业务收入和利润,进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1]。然而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2015)》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在以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产业技术水平偏低,基础和前沿研究较为薄弱,整体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研究表明,出现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于产品创新中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缺乏匹配性互动[2]。

尽管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都会对产品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单纯地依靠技术管理或技术能力却不能维持产品创新的持续发展,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还在于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匹配效应[3]。尤其是在装备制造业复杂的技术背景下,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整合创新资源、形成核心技术、培养持续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产业界,对于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如何对产品创新产生影响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很多企业忽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重要影响。因此,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如何影响产品创新成为促进产品创新理论研究和企业产品创新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相关研究评述

1.1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

技术管理能够通过有效的过程和方法帮助企业开发和使用技术以获取竞争优势[4]。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看,技术管理能够动态地对技术知识资源进行运作、改善和更新,从而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在产品创新战略制定过程中,技术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诸如技术图、技术曲线和技术矩阵等工具帮助企业对产品创新做出全面的战略规划,保证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聚集有限的技术知识资源,并对技术知识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5],从而促使技术知识资源最大程度地转化到产品创新活动中。PHAAL et al.[6]认为技术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技术战略决策,使企业在产品创新中充分整合技术知识资源;CETINDAMAR et al.[7]认为有效的技术管理能够使企业技术知识资源分配与组织目标相结合,促进产品创新实现持续发展。在产品创新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技术管理能够推动企业产品创新战略与营销、财务、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相结合[8],从而有助于企业整合研发、规划、工程、机器设备、生产、沟通等一系列要素,使它们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SEEBODE et al.[9]认为技术管理可以推动产品创新过程中企业内研究、生产、市场、财务、人力资源等各部门的相互协调;CETINDAMAR et al.[10]认为技术管理能够将创新、战略、运营和企业使命进行有效整合,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技术管理还有助于促进技术知识资源的吸收,并将所拥有的技术知识资源与战略导向相结合[11],促进技术优势的形成和技术成果的转化[12],推动产品创新团队的构建[13],保障和激励技术人员,激发创新行为[14],控制产品创新的质量和风险[15],最终促使企业成功地开发出新产品。

技术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复制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技术知识资源,同时也是企业用以产生和管理技术变革的资源,它能够决定企业的竞争位置[16]。作为技术知识资源的集合,技术能力以人员能力、设备能力、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4个方面表征[17]。根据知识基础观,产品创新是知识密集型的活动,当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时,获取、使用和创造知识成为关键的影响因素。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使它可以促进技术知识的生成、转化和运用,从而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一方面,技术能力有助于企业创建新的技术知识结构[18],并推动企业将所开发出的技术知识推广成新的行业标准或未来产品创新的主导设计方案,从而使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向消费者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首动优势。HANSEN et al.[19]认为技术能力是企业重要的、不可复制的和不可替代的技术知识资源,它能够嵌入到组织程序中,推动企业产品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必须对技术知识存量进行操作和激活,才能使技术知识价值得到发挥。技术能力水平越高,对技术知识存量的操作能力越强,越能够协调内外部技术知识资源[20],并进行有效地消化、使用、整合和改变,从而促使企业成功地进行产品创新活动。ORTEGA[21]将技术能力的积累视作产品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组织学习过程;SRIVASTAVA et al.[22]认为具有高技术能力的企业可以快速地对技术知识资源进行重构,并应用于产品创新活动中。

1.2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的关系

基于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对产品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的认识,许多学者在研究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关注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的关系,形成3种主要观点。

第1种观点强调技术管理,认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技术管理起主导作用。该观点认为技术管理的管理对象是技术能力,其理论逻辑是:技术管理是对技术资源的管理,而技术能力是技术资源的载体,因而技术能力需要在技术管理的引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PHAAL et al.[23]认为企业的技术发展需要依靠技术管理的规划;OERLEMANS et al.[24]认为技术管理调节技术联盟作用的发挥。第2种观点强调技术能力,认为技术能力作用于技术管理。这种观点主要是基于对技术重要性的认识,认为技术要素对其他要素具有主导作用。ZHOU et al.[25]和THAMHAIN[26]认为技术因素会对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产生影响,因而技术管理作用的发挥程度受到技术能力水平的限制。第3种观点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对技术管理的界定[27]。基于NRC的界定,ORTEGA et al.[28]认为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是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两个系统,它们之间应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WU et al.[4]探索自主创新过程中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关联模式。

1.3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的相互作用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

对于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相互关系的理解进一步影响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相互作用与产品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认识。无论是强调技术管理的观点,还是强调技术能力的观点,都将技术管理或技术能力纳入到其理论体系中,认为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的相互作用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将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作为密切联系的两个系统的观点进一步发展成为4个学派,即R&D管理学派、创新管理学派、技术规划学派和战略性技术管理学派,这4个学派代表了对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的相互作用与产品创新关系不断深入的认识。R&D管理学派认为技术管理的任务在于从人员、创意、资金和文化等方面对研发活动加以管理,以促进产品创新绩效的提升[29];创新管理学派将R&D管理扩展为对创新全程的关注[30];技术规划学派则进一步扩展到对技术开发的复杂过程进行规划[23]。随着对技术创新高失败率的反思,技术管理被提升到了战略层次。战略视角下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技术战略,以保证产品创新的顺利实施[16]。可见,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促进研发、创新和技术战略的形成,它们通过R&D活动、创新过程、技术规划和技术战略对产品创新产生影响。FIGUEIREDO[31]和TALEB et al.[32]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这种观点。基于以上认识,学者们进一步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产品创新的影响进行探讨,认为技术管理是技术能力作用于产品创新绩效的调节变量[33],技术能力则是技术管理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中介变量[34]。

1.4简要评述

已有的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关系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对产品创新影响的研究已经暗示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之间存在匹配关系[33-34],且二者的匹配对企业产品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却未能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间的匹配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4],尤其是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影响产品创新的内在机制缺乏清晰的刻画,导致无法突破对产品创新实现条件和路径的认知局限。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核心能力植根于既有的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而促进产品创新核心能力跃迁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的匹配性互动[35]。因此,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2.1研究框架

匹配是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相互适应和契合,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绩效[36]。技术能力是与产品创新密切相关的,附载在企业内部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中的所有内生化的技术知识存量[37-38]。技术能力包括人员能力、设备能力、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技术管理通过对技术能力进行规划和开发,以实现组织的战略性和运作性目标[27]。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协调发展的状态,由此使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的效用都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实现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间的最优组合。

知识基础观认为产品创新是知识的产生、开发和应用过程。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知识存量进行积累和创造,还需要建立知识交流的环境和知识转移的过程,实现知识资源性与动态性的统一[39]。人员能力和设备能力是技术知识的有形载体,共同构成企业动态知识库的基础[40]。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能够使企业对拥有的技术知识存量进行充分挖掘,实现技术知识的有机整合[41]。匹配理论认为企业能力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产品创新活动的开展[38],从而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因此,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能够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与技术知识的组织、流动、分享和利用相关[40],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能够通过技术、方法和环境的支撑促进技术知识在产品创新各环节间的顺畅流动,支持技术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42]。因此,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可能会对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作用的发挥产生调节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为自变量,以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为调节变量,探讨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和情景条件。

2.2研究假设

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研发人员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存量提出新的、适合的构思和创意,或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开发出新产品。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技术管理对研发人员的知识存量进行激活[43],从而使研发人员的知识存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根据匹配理论,技术管理与人员能力的相互契合能够使技术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研发人员的知识存量得到有效激发。一方面,技术管理与人员能力匹配使技术管理获取、组织和重构知识资源的职能得到强化[44],促使企业形成动态的知识增长,为产品创新不断地提供知识资源,从而为产品创新创造知识资源保障;另一方面,也使研发人员有效开展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隐化等知识创新活动[45],通过知识的运用、交换和共享,解决产品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由技术管理与人员能力互动发展带来的知识交流和碰撞又会不断产生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能够直接存储到企业的知识库中,为后续的产品创新奠定知识基础。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1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产品创新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设计和实验,保证开发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要。企业拥有的设备是开展设计和实验活动的重要载体,技术管理与设备能力的协调适应能够使企业设备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先进的设备资源能得到合理安排和使用[46],从而满足产品创新过程中研发人员设计和实验的需求,保证产品研发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技术管理与设备能力的匹配意味着企业的技术管理手段和工具资源形成协同效应[47],从而避免研发人员需要使用设备进行操作时不能及时和妥善地得到安排、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后勤保障工作不到位、设备出现磨损和故障需要维修时无法找到相应负责人等现象。此外,技术管理与设备能力的有效集成能够促使企业形成必要的设备操作知识和技术文档,支持企业对产品的更新改造、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活动,保证企业高速度、低成本地实现产品创新[48]。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2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知识只有在流动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价值,知识的扩散和溢出也是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的[49]。技术管理与信息能力匹配可以为知识流动创造有利环境,从而提高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的作用效率、深度和广度。技术管理与信息能力的契合程度越高,越能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避免信息资源的闲置,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能够促进知识管理过程、环节和步骤的相互融合,使研发人员的知识交换更加通畅,为知识的流动提供更加紧密的网络连接。不同知识结构的研发人员持续互动能够有效促进隐性知识更高效地转化为创新成果[50]。另一方面,能够促使知识转移过程中研发人员的隐性知识高效地以信息档案的形式存储和共享,有利于研发人员的知识获取、分类和整理,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挖掘[51]。此外,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程度越高,越能够实现知识流动的有序化,跨部门的沟通交流能够带来双向的知识传播,为研发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宽广的空间[52],从而强化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广度。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3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企业信息网络越完善,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越强,越能够为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向产品创新绩效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相对于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水平较低的企业,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水平较高的企业其信息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推动设备资源的利用。如通过对供应商信息的考察,可以及时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53];通过对竞争者信息的分析,能够学习市场上其他企业使用设备的创新方式[54];利用科研机构提供的知识,能够解决产品创新过程中的设备问题。总之,充分的信息利用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设备的发展趋势,掌握设备管理方法,并根据自身需求对设备进行及时更新[55],从而促进设备的有效利用,强化设备知识资产向产品创新绩效的转化。同时,企业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程度越高,越能够高效且充分地利用信息渠道,通过多种信息收集方式将产品创新过程中物化在设备上的知识进行采集,形成设备知识档案。设备知识的累积有利于设备管理实现连续化、精密化和柔性化[56],从而强化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4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知识的使用、转移、扩散和创新都与组织环境密不可分。组织的重要职能在于通过构建关系资产、知识分享路径以及有效的关系治理机制使知识活动的开展更加经济和有效[57]。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转化为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是研发人员知识激活和转化的过程,需要在互动和信任的环境下才能顺利进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程度越高的企业越能够有效结合知识管理需求构建组织架构,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这有助于企业打破知识界限,形成企业内各部门的相互协调,达成共识,最终使研发人员最大程度地参与到产品创新的社会互动中[58],从而为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向产品创新绩效的转化提供更加丰富的网络渠道。更重要的是,高水平的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还能够促使企业创建开放、信任和合作的创新氛围,通过协调和合作机制的结构性安排,使企业能够根据产品创新的需求对研发人员进行合理调配[59],为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作用的发挥创造组织保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向产品创新绩效的转化效果。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5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有助于企业构建高效的、持续改进的生产系统,从而为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作用的发挥提供支撑。相对于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水平较低的企业,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水平较高,一方面意味着企业更能够按照产品创新的需要对拥有的设备进行高效的组织,开发出适合的设备管理模式,进而促进附着在设备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有效利用[60];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设备管理实践的持续创新提供有利环境[61],使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最大限度地促进产品创新目标快速和高效地实现。同时,技术管理与组织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越高,组织资源的冗余水平越低。组织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利于企业通过组织和制度安排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机制,促进设备工作团队的持续学习,进而推动附着在设备中的知识最大化地转化为产品知识[48],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创新过程的集成性、敏捷性和运营效率。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

H6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本研究模型见图1。

图1 研究模型Figure 1 Research Model

3 研究设计

3.1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调研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调查的对象是产品创新活动相对密集的装备制造业企业。问卷发放的方式为面对面或E-mail,在调研的过程中对企业进行解释和指导。为减少分析资料来源相同而产生的同源偏差,由企业中不同人员填写问卷的不同部分。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填写者为企业技术管理负责人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产品创新绩效部分由企业研发部门负责人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0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1.333%。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见表1。

3.2变量测量

主要采用或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中的调查问卷对技术管理、技术能力、产品创新绩效进行操作化定义和测量,并依据本研究目的进行修订,确保其合理。在问卷正式定稿之前,选取部分企业进行预调查,以评估问卷设计的适用性,最后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采用Likert 5点量表测量问卷所有指标,1为非常不同意,5为非常同意,请答卷者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打分。

技术管理的测量是在借鉴WU et al.[4]和OERLEMANS et al.[24]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本研究目的加以改进,从技术资源管理、技术组织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3个维度进行测量。参考SHARIF et al.[62]和魏江等[63]的成果,从人员能力、设备能力、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4个维度测量技术能力;参考HSU et al.[64]和吴家喜等[65]的研究成果,从技术绩效、市场绩效、财务绩效和消费者绩效4个维度测量产品创新绩效。具体的测量题项见表2。

表1 样本分布Table 1 Sample Distribution

VENKATRAMAN[36]认为使用匹配概念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确定哪些变量间发生匹配关系,二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匹配程度,他将变量间的匹配分为6种类别,包括调节、中介、特征偏离、适合、格式塔和共变,并给出每种类别具体的解释和相应的统计检验方法,这为本研究用统计分析测量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matching下的Deviation score方法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进行测量。

根据已有的产品创新研究,本研究将可能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包括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处行业,以企业拥有的员工数量测量企业规模。

3.3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α值进行信度分析,各变量的值都大于0.700的参考值,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见表2。

量表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请同行专家对量表的题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是否一致进行判断。专家的意见表明,量表中的题项能够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问卷的内容效度得到保证。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进行判断,结果表明,技术管理可以提取3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727%;技术能力可以提取4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872%;产品创新绩效可以提取4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668%。提取的公因子数量和结构与量表设计时的维度一致,且所提取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70%,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采用平均方差抽取量的算术平方根检验变量间的区分效度,结果表明,各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的算术平方根均大于变量所在行和列的相关系数,说明变量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2 信度检验结果Table 2 Reliability Test Results

4 研究结果

4.1描述性统计

表3给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包括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由表3可知,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为分析变量间的关系提供了必要前提条件。

表3 描述性统计结果和相关系数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sults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注:*为p<0.100,**为p<0.050,下同。

表4 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匹配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回归结果Table 4 Regression Results for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注:***为p<0.010。

4.2回归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21.0进行层次回归,进一步检验提出的假设。在回归分析之前,对变量的正态性假设和随机误差项的方差进行检验,符合变量正态性假设和随机误差项同方差的要求。多重共线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VIF值均小于10,表明各变量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因此可以采用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回归结果见表4。

根据层次回归方法,模型1检验控制变量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检验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3、模型4、模型5和模型6检验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的调节作用,模型7为包含所有变量的全模型。由模型2可知,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β=0.466,p<0.010;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β=0.397,p<0.010。H1和H2得到验证。

综合模型3、模型4和模型7可知,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与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的交互项系数为正,表明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能够强化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正向调节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关系,H3和H4得到验证。综合模型5、模型6和模型7可知,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与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的交互项系数为正,表明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能够强化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正向调节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关系,H5和H6得到验证。

图2 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Figure 2 Moderating Effect of T-IC Fi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C Fit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图3 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Figure 3 Moderating Effect of T-IC Fi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 Fit and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为了更好地解释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的调节作用,根据AIKEN et al.[66]的方法,绘制调节效应图,见图2~图5。由图2和图3可知,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程度越高,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越大;由图4和图5可知,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能够强化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

图4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
Figure4ModeratingEffectofT-OCFiti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CFitandProductInnovationPerformance

图5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与产品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
Figure5ModeratingEffectofT-OCFitintheRelationshipbetweenT-ECFitandProductInnovationPerformance

5 讨论

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能够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直接影响,这符合VENKATRAMAN[36]对匹配影响效果的解释。技术管理-人员能力的匹配能够使研发人员掌握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有效激发研发人员的知识存量,这对新产品概念开发方向的把握以及提高产品创新创意方案的有效性会产生重要影响。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能够保证研发人员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顺利开展测试和试验活动,并为新产品的试制和生产提供保障。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作用的发挥会受到彼此的限制,任何一方的超前发展必然会因为另一方的制约而降低整体效果,由此可见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是促使企业产品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由模型2可知,相对于技术管理-设备能力(β=0.397,p<0.010),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β=0.466,p<0.010)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研发人员既是知识资源的载体又是知识创造的主体。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无论是产品创新概念的产生,还是新产品的制造以及市场化后的技术支持,都需要借助研发人员的技巧、经验和能力来完成[67]。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能够通过知识创造和转化等活动推进知识创新,其作用贯穿产品创新的全过程。一方面,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能够不断开发和拓展研发人员的知识存量,通过隐性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形成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68];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企业将积累于研发人员内部的知识存量进行系统整合,使研发人员的知识存量能够在企业内使用和共享[69]。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最终促使企业不断形成新的知识,从而满足产品创新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的知识需求,因此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刻。

本研究还以权变的观点探讨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都会受到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的调节,这进一步拓展了VENKATRAMAN[36]对匹配作用方式的解释。产品创新本质上是不同知识的相互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利用知识。人员能力和设备能力是企业物质技术系统中的知识集合,是产品创新活动的起点。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能够整合和内化知识元素,不断地促使知识积累的形成,提升产品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和组织能力是知识库的生成和控制机制,技术管理与信息要素和组织要素的协调一致能够提升信息资源和组织资源的使用强度,降低技术管理冗余,使产品创新中各知识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更为顺畅,并进一步有助于提炼、学习和共享产品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提高知识交换的广度和深度。因而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都能够为发挥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的作用创造有利的环境,从而强化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总之,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都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动因。

6 结论

本研究基于匹配理论和知识基础观,深入探讨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且与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相比,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大。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在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的作用。

6.1理论贡献

本研究对于更深刻地理解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理论贡献。①发现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重要影响,为产品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已有研究大都关注技术管理或技术能力对产品创新的影响[6-7,21-22],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发现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这一新的产品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有助于对技术管理、技术能力和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认识,从匹配视角丰富了产品创新理论研究。②从知识视角识别了技术能力要素与技术管理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已有关于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力层面[4,28],没有深入到要素层面的内部知识机理研究。本研究从知识视角深入探讨技术能力的4个要素与技术管理的关系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发现了技术能力的人员和设备要素与技术管理的匹配对产品创新的直接影响及其差异,以及信息和组织要素与技术管理的匹配的间接影响,为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如何向产品创新绩效转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微观知识基础,也深化了对产品创新实现路径的理论认识。③将匹配理论与权变理论相结合,识别了发挥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作用的内在条件。已有关于匹配的研究往往缺少对匹配发挥作用条件的认识[3,28],本研究发现了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的调节作用,识别了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作用的内在影响因素,这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互动关系的理论解释,而且从权变视角拓展了匹配理论的研究。

6.2实践启示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①鉴于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采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对自身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适时调整。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技术人才发展战略,注重研发人员的团队建设,以提高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通过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资产档案,以提升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同时,由于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的作用更大,企业应当对其予以首要的和更多的关注。②企业还应认识到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对发挥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作用的权变效应。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程度越高,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发挥作用越大。因此,企业应通过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与其他知识主体间的联系,以提升技术管理-信息能力匹配;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组织管理制度,以提升技术管理-组织能力匹配。从而强化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匹配和技术管理-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正向影响。

6.3研究局限和展望

本研究仍存在3个方面的局限性,需要未来研究进行拓展。①本研究调查数据来源于制造业企业,未来研究可以对本研究结论是否能够应用于其他产业进行检验。②本研究模型主要是基于企业内部视角构建的,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的影响,对其他重要的内部因素的考虑也不全面。未来研究可以引入外部环境因素和其他重要的内部因素,进一步探讨不同情景下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③本研究仅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探讨,未来研究可以对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要素之间的匹配模式进行识别,同时还可以对技术管理要素与技术能力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1]EVANSCHITZKY H,EISEND M,CALANTONE R J,et al.Success factors of product innovation:an updated meta-analysis.The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12,29(S1):21-37.

[2]KOTABE M,JIANG C X,MURRAY J Y.Managerial ties,knowledge acquisition,realized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w product market performance of emerging multinational companies:a case of China.JournalofWorldBusiness,2011,46(2):166-176.

[3]ANSARI S M,FISS P C,ZAJAC E J.Made to fit:how practices vary as they diffus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10,35(1):67-92.

[4]WU W W,YU B,WU C.How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firms achieve successful independent innovation:the double helix mode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ChineseManagementStudies,2012,6(1):160-183.

[5]FARRUKH C,PHAAL R,PROBERT D.Technology roadmapping:linking technology resources into business plann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2003,26(1):2-19.

[6]PHAAL R,KERR C,OUGHTON D,et al.Towards a modular toolkit for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IntelligenceandPlanning,2012,8(2):161-181.

[7]CETINDAMAR D,PHAAL R,PROBERT D R.Technology management as a profession and the challenges ahead.Journal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Management,2016,41:1-13.

[8]SCOTT G M.Critic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sue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high-tech companies.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00,17(1):57-77.

[9]SEEBODE D,JEANRENAUD S,BESSANT J.Managing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ility.R&DManagement,2012,42(3):195-206.

[10] CETINDAMAR D,PHAAL R,PROBERT D.Technologymanagementactivitiesandtools.2nd ed.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6:7-11.

[11] GAIMON C.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a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perspective.Produ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2008,17(1):1-11.

[12] SMALL A,WAINWRIGHT D.SSM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developing multimethodology through practice.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14,233(3):660-673.

[13] MCCARTHY L P.Technology management: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approach.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2003,25(8):728-745.

[14] LI-HUA R,KHALIL T M.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a global perspective and challenging issues.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inChina,2006,1(1):9-26.

[15] TALEB A,MAINE E,KJEANG E.Technical-economic cost modeling as a technology management tool:a case study of membranes for PEM fuel cells.JournalofManufacturingTechnologyManagement,2014,25(2):279-298.

[16] VOUDOURIS I,LIOUKAS S,IATRELLI M,et al.Effectiveness of technology investment:impact of interna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networking and investment′s strategic importance.Technovation,2012,32(6):400-414.

[17] YU B,HAO S,AHLSTROM D,et al.Entrepreneurial firms′ network competence,technological capability,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AsiaPacificJournalofManagement,2014,31(3):687-704.

[18] SRIVASTAVA M K,GNYAWALI D R,HATFIELD D E.Behavioral implications of absorptive capacity: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effor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leveraging alliance network technological resources.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2015,92:346-358.

[19] HANSEN U E,OCKWELL D.Learning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building in emerging economies:the case of the biomass power equipment industry in Malaysia.Technovation,2014,34(10):617-630.

[20] JU M,ZHOU K Z,GAO G Y,et al.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growth and performance outcome:foreign versus local firms in China.JournalofInternationalMarketing,2013,21(2):1-16.

[21] ORTEGA M J R.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moderating roles.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0,63(12):1273-1281.

[22] SRIVASTAVA M K,GNYAWALI D R,HATFIELD D E.Behavioral implications of absorptive capacity: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effor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leveraging alliance network technological resources.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2015,92:346-358.

[23] PHAAL R,FARRUKH C,PROBERT D R.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roadmapping at the firm level∥MOEHRLE M G,ISENMANN R,PHAAL R.TechnologyRoadmappingforStrategyandInnovation.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Verlag,2013:13-29.

[24] OERLEMANS L A G,KNOBEN J,PRETORIUS M W.Alliance portfolio diversity,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the moderating rol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Technovation,2013,33(6/7):234-246.

[25] ZHOU K Z,WU F.Technological capability,strategic flexibility,and product innovation.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0,31(5):547-561.

[26] THAMHAIN H J.Managementoftechnology:managingeffectivelyintechnology-intensiveorganizations.Hoboken,NJ:John Wiley & Sons,2005:3-5.

[27]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Managementoftechnology:thehiddencompetitiveadvantage.Washington,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1987:9-10.

[28] ORTEGA C H,GARRIDO-VEGA P,MACHUCA J A D.Analysis of interaction fit between manufacturing strategy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JournalofOperations&ProductionManagement,2012,32(8):958-981.

[29] 吴贵生,谢伟.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科研管理,2005,26(6):49-55.

WU Guisheng,XIE Wei.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OT subject in China.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2005,26(6):49-55.(in Chinese)

[30] KLINGEBIEL R,RAMMER C.Re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y for innovation portfolio management.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4,35(2):246-268.

[31] FIGUEIREDO P N.Beyond technological catch-up: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further innovative capability accumulation outcomes in latecomer firms with evidence from Brazil.Journal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Management,2014,31:73-102.

[32] TALEB A,MAINE E,KJEANG E.Technical-economic cost modeling as a technology management tool:a case study of membranes for PEM fuel cells.JournalofManufacturingTechnologyManagement,2014,25(2):279-298.

[33] CETINDAMAR D,PHAAL R,PROBERT D.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as a dynamic capability:a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management activities.Technovation,2009,29(4):237-246.

[34] 吴伟伟,刘业鑫,高鹏斌,等.技术管理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社会资本的二阶段调节机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5):34-43.

WU Weiwei,LIU Yexin,GAO Pengbin,et al.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on product innovation:the two-stage moderating mechanism of social capital.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2016,37(5):34-43.(in Chinese)

[35] 张方华,陶静媛.企业内部要素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16,37(2):20-28.

ZHANG Fanghua,TAO Jingyuan.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ergy of internal element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ScienceResearchManagement,2016,37(2):20-28.(in Chinese)

[36] VENKATRAMAN N.The concept of fit in strategy research:toward verbal and statistical correspondenc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89,14(3):423-444.

[37] DAHLMAN C J,ROSS-LARSON B,WESTPHAL L E.Manag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lessons from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WorldDevelopment,1987,15(6):759-775.

[38] 魏江.基于知识观的企业技术能力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1):54-57,60.

WEI Jiang.The research of firm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based on knowledge view.StudiesinDialecticsofNature,1998,14(11):54-57,60.(in Chinese)

[40] MAJCHRZAK A,MORE P H B,FARAJ S.Transcending knowledge differences in cross-functional teams.OrganizationScience,2012,23(4):951-970.

[41] 苏敬勤,崔淼.核心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适配演化.管理科学,2010,23(1):27-37.

SU Jingqin,CUI Miao.Fit evolution between co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2010,23(1):27-37.(in Chinese)

[42] MCLVER D,LENGNICK-HALL C A,LENGNICK-HALL M L,et al.Understanding work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a knowledge-in-practice perspectiv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13,38(4):597-620.

[43] 郭斌,刘鹏,汤佐群.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58-64.

GUO Bin,LIU Peng,TANG Zuoqun.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R&DManagement,2004,16(5):58-64.(in Chinese)

[44] KIM S H,HUARNG K H.Winning strategies for innovation and high-technology products management.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1,64(11):1147-1150.

[45] HUARNG K H.Essential research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0,63(5):451-453.

[46] 徐彪,张骁.组织知识、学习导向与新产品创新绩效.管理科学,2011,24(4):32-40.

XU Biao,ZHANG Xiao.Organizational knowledge,learning orientation and new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2011,24(4):32-40.(in Chinese)

[47] PHAAL R,FARRUKH C J P,PROBERT D R.Technology management tools:concept,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Technovation,2006,26(3):336-344.

[48] RUIZ P P,FOGUEM B K,GRABOT B.Generating knowledge in maintenance from experience feedback.Knowledge-BasedSystems,2014,68:4-20.

[49] ANDREEVA T,KIANTO A.Does knowledge management really matter?Link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12,16(4):617-636.

[50] WANG S,NOE R A,WANG Z M.Motivating knowledge sharing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a quasi field experiment.JournalofManagement,2011,40(4):978-1009.

[51] KIM T H,LEE J N,CHUN J U,et al.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formance: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Information&Management,2014,51(4):398-416.

[52] 张巍,任浩.Simmelian联系与个体创新:知识分享意愿和共同知识基础的中介作用.管理科学,2012,25(6):55-64.

ZHANG Wei,REN Hao.Simmelian ties and individual innovation:the mediating role of knowledge sharing willingness and common knowledge base.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2012,25(6):55-64.(in Chinese)

[53] PHAAL R,PALMER P J.Technology management:structuring the strategic dialogue.EngineeringManagementJournal,2010,22(1):64-74.

[54] SAHOO T,BANWET D K,MOMAYA K.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the auto component industry in India:a case study of select organizations.JournalofAdvancesinManagementResearch,2011,8(1):9-29.

[55] CANTOR D E,BLACKHURST J,PAN M,et al.Examining the role of stakeholder pressur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on supply chain risk and demand responsiveness.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LogisticsManagement,2014,25(1):202-223.

[56] LEE V H,LEONG L Y,HEW T S,et al.Knowledge management:a key determinant in advan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13,17(6):848-872.

[57] MCLVER D,WANG X.Measuring knowledge in organizations:a knowledge-in-practice approach.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16,20(4):637-652.

[58] GONZALEZ R V D,MARTINS M F.Mapping the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suppor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Brazilian automotive industry.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14,18(1):152-176.

[59] GONZALEZ R V D,MARTINS M F.Knowledge management:an analysis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Innovation,2014,9(1):131-147.

[60] ZHOU K Z,WU F.Technological capability,strategic flexibility,and product innovation.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0,31(5):547-561.

[61] CHENG C F,CHANG M L,LI C S.Configural paths to successful product innovation.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3,66(12):2561-2573.

[62] SHARIF M N,BOWONDER B,CHO E R,et al.Evaluation of nationa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1987,32(1):69-83.

[63] 魏江,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的概念、结构和评价.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6(9):29-33.

WEI Jiang,XU Qingrui.Firm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conception,dimension and evaluation.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1995,16(9):29-33.(in Chinese)

[64] HSU Y H,FANG W.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2009,76(5):664-677.

[65] 吴家喜,吴贵生.组织整合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科学学研究,2009,27(8):1220-1227.

WU Jiaxi,WU Guisheng.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view of absorptive capability.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2009,27(8):1220-1227.(in Chinese)

[66] AIKEN L S,WEST S G,RENO R R.Multipleregression:testingandinterpretinginteractions.Thousand Oak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Inc.,1991:12-16.

[67] SPITHOVEN A,FRANTZEN D,CLARYSSE B.Heterogeneous firm-level effects of knowledge exchanges on product innovation:differences between dynamic and lagging product innovators.The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10,27(3):362-381.

[68] GOFFIN K,KONERS U.Tacit knowledge,lessons learnt,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The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11,28(2):300-318.

[69] KIM S H,HUARNG K H.Winning strategies for innovation and high-technology products management.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11,64(11):1147-1150.

FundedProject: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71472055,71272175), the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16AZD0006),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or Post-doctoral Scientists of China(201104424), the Heilongjiang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14B105)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Biography:WU Weiwei, doctor in management, is a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His representative paper titled “Dynamic models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knowledge diffusion” was published in theJournalofSystems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Issue 2, 2011). E-mail:wuweiwei@hit.edu.cn

LIU Yexin is a Ph.D candidate in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s research interest cover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E-mail:liuyexin1990@163.com

YU Bo, doctor in management, is a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economics analysis. His representative paper titled “Entrepreneurial firms′ network competenc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was published in theAsiaPacificJournalofManagement(Issue 3, 2014). E-mail:yub@hit.edu.cn

TheInnerImpactMechanismoftheFitbetweenTechnologyManagementandTechnologicalCapabilityonProductInnovation

WU Weiwei,LIU Yexin,YU Bo

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Product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firms to obtain and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lthou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both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roduct innovation, firms merely rely 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or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can not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oduct innovation. The factor that enables firms to gain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lso lies in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Based on the fit theory and knowledge-based view,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human capability,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equipment capability,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capability and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capability in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 Moreover, this paper also identified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 of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n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further constructed the impact mechanism model of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n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Data were collected based on large scale survey from 122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firm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SPSS to test the hypothe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human capability and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equipment capability can exert positive impact on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oreover, comparing to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equipment capability,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human capability exerts greater impact on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capability and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can positively moderate the main effects of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human capability and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equipment capability on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is paper found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n product innovation, and enriched the product innovation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t. This paper also deepen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n the achieving path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provided the microcosmic knowledge for the research on how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Moreover, this paper further identified the inherent conditions of the fit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expanded the research of fit theory from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clusions als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firm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improve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management;technological capability;fit;product innovation;impact mechanism

Date:October 31st, 2016AcceptedDateFebruary 15th, 2017

F273.1

A

10.3969/j.issn.1672-0334.2017.02.001

1672-0334(2017)02-0003-13

2016-10-31修返日期2017-02-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2055,7127217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AZD0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04424);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B10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吴伟伟,管理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管理和创新管理等,代表性学术成果为“Dynamic models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pabi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knowledge diffusion”,发表在2011年第2期《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E-mail:wuweiwei@hit.edu.cn

刘业鑫,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等,E-mail:liuyexin1990@163.com

于渤,管理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和产业技术经济分析等,代表性学术成果为“Entrepreneurial firms′ network competence,technological capability,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发表在2014年第3期《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E-mail:yub@hit.edu.cn

猜你喜欢
设备人员产品
调试新设备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完形填空Ⅸ
新产品
认一认
产品
视听设备行情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