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能力建设与竞争优势塑造专栏介绍

2017-12-08 06:52主评嘉宾葛宝山吴伟伟
管理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技术家族企业战略

主评嘉宾:葛宝山,王 毅,于 渤,吴伟伟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能力建设与竞争优势塑造专栏介绍

主评嘉宾:葛宝山,王 毅,于 渤,吴伟伟

管理科学

创新创业管理

Innovationand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伊始,历史就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21世纪的中国要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必须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引擎,是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不竭动力。经济新常态下,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难点、出路都在于创新。《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行动纲领,特别强调了“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本专栏聚焦于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能力建设和竞争优势塑造,刊载了6篇文章探讨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的管理思维、模式和理论,为中国向经济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转变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建议。

本专栏刊载的6篇文章分别在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上探讨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层面的研究从创新的管理/治理和创新的过程/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展开。其中,有3篇文章从创新的管理/治理角度,重点关注了技术管理、管理创新和企业治理等问题。

《技术管理和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深入探讨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内在影响机制。论文基于匹配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分析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要素的匹配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对122家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数据分析,识别了技术管理与人员能力匹配和设备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以及技术管理与信息能力匹配和组织能力匹配的正向调节作用,构建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匹配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制模型。论文从能力匹配视角对产品创新进行研究,为产品创新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企业正确处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间的关系、提升产品创新绩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战略柔性、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围绕战略柔性和战略创新如何影响管理创新展开研究。论文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探讨战略柔性、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积极影响以及战略创新对管理创新的积极影响。论文通过对303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配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战略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的因果路径关系以及战略创新在战略柔性和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论文的研究结果促进了企业内部创新系统中两种不同层面创新,即战略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的双向理论融合,为中国制造业提高和重塑竞争优势提供了实践指导。

《家族治理、所有权变更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中国家族企业的实证研究》从公司治理角度对企业创新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中国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和所有权变更对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产出数量和研发产出质量的影响。论文采用2004年至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家族企业的面板数据,揭示了家族企业两权合一的公司治理模式和高管薪酬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正面影响以及股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面影响和对创新产出的负面影响,并发现承接国有股份的家族企业创新效率更低。该研究丰富了家族企业管家理论的内涵,诠释了所有权属性变化影响家族企业创新的逻辑机理,对提高家族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现实意义。

本专栏还有2篇文章从创新的过程或影响因素角度展开研究,主要针对国际化企业,重点关注研发模式的选择和动态能力的作用。

《母公司非垄断者条件下跨国公司研发模式选择研究》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解决跨国公司应该进行集中研发还是分散研发的问题。论文构建了基于古诺模型的动态博弈模型,揭示出竞争对手对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对竞争对手的知识转移与子公司的产品替代率对集中研发模式具有正向影响,对分散研发模式具有负向影响;而母公司的产品替代率、母公司对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对子公司和子公司对母公司的知识转移对集中研发模式具有负向影响,对分散研发模式具有正向影响。该研究综合考虑了非完全垄断情景和知识转移因素,拓展了企业研发模式选择的理论研究,为跨国公司的研发决策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核心动态能力在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中的作用》聚焦于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探索反向国际化情景下,中小型制造企业核心动态能力的作用。论文以资源-能力-绩效为基本逻辑,对市场知识、关系网络与核心动态能力和自主品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通过分析202家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的数据,揭示了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际营销能力、先进制造能力在其关键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该研究发展了资源转化为绩效过程中的能力中介理论,为中小型代工企业在中国独特市场体制下的战略选择和竞争优势塑造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本专栏有1篇文章在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探讨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与技术创新的时空效应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对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市场竞争3种集聚模式与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创新产出生产函数模型,对1997年至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整体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和集聚模式对创新产出的时空效应的行业差异性,发现多样化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存在短期负向区域内和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专业化集聚和市场竞争的作用效果不显著。论文的研究结果从产业集聚角度丰富了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为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高技术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高技术家族企业战略
上半年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实现“双提升”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德家族企业风光不再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家族企业的传承密码
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家族企业的传承密码
家族企业有什么特点(答读者问)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