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2018-01-05 04:34吴婷婷张赛丹黄桂琼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长沙40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汀组低水平高水平

吴婷婷 张赛丹 黄桂琼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 长沙 40000)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吴婷婷 张赛丹 黄桂琼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0)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41例,按血脂水平分为低水平组、较低水平组、较高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按随访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分为他汀组247例和非他汀组194例,按随访期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435)和死亡组(n=6)。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各水平组的死亡率,血脂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他汀组和非他汀组HDL-C、TC、TG、LDL-C各水平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吸烟、肾功能衰竭、贫血、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使用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TG、TC、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低水平HDL-C、较低水平HDL-C是影响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LVEF和ACEI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提高HDL-C水平可能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TC、TG、LDL-C水平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冠心病;心力衰竭;血脂;他汀类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血脂异常是冠心病众多危险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证实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1〕。是否常规应用调脂药物治疗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及血脂水平对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改善作用,目前尚存有争议。本研究拟分析血脂水平变化对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第24病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92例,男251例,女241例,年龄60~85〔平均(69.14±8.10)〕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纳入标准: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①对患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确诊;②符合冠心病临床症状,经检查后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以《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排除病历中缺乏血脂检验结果、有恶性肿瘤、明显肝脏或肾脏原发疾病及严重感染者。住院当天开始对患者采用门诊和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患者出现心源性死亡则结束随访,随访结束时间截止到2015年12月1日,调查预后及药物使用治疗情况。失访51例,完整资料441例,其中男228例,女213例,年龄61~85〔平均(69.34±8.91)〕岁。入院NYHA Ⅱ级301例,Ⅲ级86例,Ⅳ级54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51.23±10.38)%。

1.2方法 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和随访,记录患者病史〔肾功能、是否贫血、吸烟史,房颤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史〕、血脂指标(TC、TG、HDL-C、LDL-C)、血红蛋白及血肌酐等;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按TC、TG、HDL-C、LDL-C四分位间距将各项指标分为四组〔3〕,TC低水平组112例,<3.93 mmol/L;较低水平组116例,3.93~4.71 mmol/L;较高水平组110例,4.72~5.52 mmol/L;高水平组103例,≥5.53 mmol/L。TG低水平组113例,<0.92 mmol/L;较低水平组117例,0.92~1.29 mmol/L;较高水平组109例,1.30~1.88 mmol/L;高水平组102例,≥1.89 mmol/L。HDL-C低水平组106例,<0.94 mmol/L;较低水平组120例,0.94~1.10 mmol/L;较高水平组111例,1.11~1.32 mmol/L;高水平组104例,≥1.33 mmol/L。LDL-C低水平组110例,<2.32 mmol/L;较低水平组121例,2.32~2.99 mmol/L;较高水平组107例,3.00~3.70 mmol/L;高水平组103例,≥3.71 mmol/L。随访结束死亡6例,存活435例。住院次日晨抽空腹静脉血3 ml检测TC、TG、HDL-C、LDL-C,记录住院期间第1次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LVEF值。随访期间患者持续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间1个月或以上为他汀组247例,1个月以下为非他汀组194例。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及COX分析。

2 结 果

2.1他汀组、非他汀组内血脂各水平死亡率比较 他汀组、非他汀组TG、TC、LDL-C、HDL-C各水平组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表2。

2.2生存组与死亡组临床指标比较 死亡组年龄显著高于生存组,吸烟、肾衰竭、贫血、心房颤动发生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LVEF、ACEI使用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血脂TG、TC、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他汀组内TC、TG、HDL-C和LDL-C各水平组死亡率比较〔n(%),n=247〕

表2 非他汀组内TC、TG、HDL-C和LDL-C各水平组的死亡率比较〔n(%),n=194〕

表3 生存组与死亡组临床指标比较

2.3血脂与预后的COX回归分析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心功能、年龄、LVEF等因素,结果显示,TG、TC、LDL-C各水平组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低水平、较低水平HDL-C是影响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LVEF和ACEI是预后的保护因素,年龄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因素

3 讨 论

研究表明,能够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包括血脂异常、TC过高,特别是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的降低等〔4〕。而TG则是其条件性的危险因素,在某些情况下,高TG增加冠心病的患病率。当脂肪在冠状动脉的内壁沉积,形成使动脉狭窄的斑块,从而导致流进心脏的血流减少,最后形成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斑块破裂形成的血栓能够堵塞动脉管腔,最终会出现使心脏完全失去供血的症状。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时,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TG、TC和LDL-C水平,从而降低冠心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5〕。

宋芳等〔6〕研究显示在他汀组和非他汀组中,TC、TG、LDL-C各水平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各HDL-C水平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统计学研究方法不同或样本量过少引起的。吴颖茜〔7〕和孟晓虹等〔8〕研究结果指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与自身的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本文结果不同。另外,本研究结果与宋芳等〔6〕研究结果相一致。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是低水平和较低水平的HDL-C,与刘静〔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TC、LDL-C与患者的预后生存不存在相关性,与文献报道保持一致〔10〕。笔者推断HDL-C水平下降时,机体合成性激素、皮质激素及细胞膜等功能下降,更严重的是其水平的降低能够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减弱,也加快了功能器官的衰竭,从而对预后产生严重的影响。HDL-C水平降低,使其结合脂多糖(LPS)的能力降低,从而会减弱患者对抗炎症的能力,并容易产生一系列其他并发症,加速器官衰竭。

1Yuan D,Yu C,Zeng C,etal.Association of I-FABP gene polymorphism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Int J Clin Exp Med,2015;8(9):16389-93.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95.

3马维军.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114-5.

4Zhu B,Haruyama Y,Muto T,etal.Evaluation of a community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Japan using Framingham risk score and estimated 10-yea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as outcome variables:a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ublic Health,2013;13:219.

5陈 莹,王 瑾,刘 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影响因素〔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9(14):111-4.

6宋 芳,王 林.血脂水平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2;40(7):675-8.

7吴颖茜.血脂水平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43-4.

8孟晓虹,丁庆学.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脂水平与预后相关性及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1):1501-2.

9刘 静.血脂水平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6;38(1):78-9.

10罗伟祥,刘俊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素和血脂水平的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3):1944-6.

R54

A

1005-9202(2017)24-606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4.027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No.20151117)

1 惠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

张赛丹(1959-),女,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研究。

吴婷婷(1989-),女,在读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研究。

〔2017-04-17修回〕

(编辑 袁左鸣/滕欣航)

猜你喜欢
汀组低水平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低水平HBsAg血清学模式及其临床价值*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新课标下中低水平学生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植物样品中低水平铀同位素分析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