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输出驱动为导向构建高效幼师数学课堂

2018-01-08 04:54
关键词:幼师师生幼儿园

以输出驱动为导向构建高效幼师数学课堂

基础教育部自然科学教研室 于 萍

本文以输出驱动为导向,分析了幼师数学教学现状以及构建高效幼师数学课堂的必要性。从教学的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探索研究了提高幼师生幼教能力的高效数学课堂构建方法。经过两年的实验表明,本文探索的课堂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幼师数学课堂教学与幼儿园教学的有效衔接。

输出驱动;幼师生;高效课堂;数学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提出: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

幼师具有师范与职业教育双重性,这就决定了幼师数学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为导向,教学内容的选取本着“必需”、“够用”为原则。课程建设上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及幼教能力的培养,体现产教融合,实现与幼儿园教学的顺利“对接”[1]。

一、幼师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使用的幼师数学教材是高中数学教材的压缩版,内容俱全,只是习题简单了一些。教学过程注重数学理论教学,较少涉及到数学的应用,更少联系幼儿园教学。这使得数学教学与幼儿园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所学数学知识要用在哪里,不明白所学知识与幼教专业有何关系。从教学手段看,数学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课堂纯理论教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存在,缺乏辅助教学手段[2]。幼师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现有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易产生排斥和惧怕心理。调查问卷显示,幼师学生数学成绩不好的成因中,基础差虽然是一个重要特征,但更主要的成因则是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无用,脱离实际。因此,一方面学生厌学情况越来越严重,而另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强行灌输,这就导致了幼师生数学学习的恶性循环[3]。

二、构建高效幼师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我们的课程理念也在不断的深化,新课程观以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决与应用的过程。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反复的训练,使学生通过训练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获得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为学生形成在职业生涯中形成的逻辑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并为终身学习做好铺垫,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4]。

而现在的幼师数学教学注重专业理论的传授,轻视技能训练,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很难适应幼儿园的岗位标准,不能马上与幼儿教师岗位真正接轨。所以构建一个集数学素养、幼教能力、技能训练为一体的高效数学教学模式尤为必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遵循现代教育理念,有效地发挥幼师生的主动性,培养幼师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促进幼师生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的发展,促使幼师生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岗位工作,实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尽快成长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幼儿教师。

三、教学的内容设置

现有数学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严密性。然而,幼师院校教学的对象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大专学生,一方面抽象化往往成为他们理解的障碍,另一方面过度严密并非他们知识结构的必需。所以要针对幼师生的特点改革教学内容。

幼师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数学课程的主要脉络,学习数学方法,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在宽松的数学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掌握一些数学技术的操作方法。为达到教学目的,我们把所传授的知识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数学基础知识。我们在原有的教材中选取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数学基础和将来从事幼教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我们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删除了繁杂的运算;简化了演绎推理过程,减少了抽象性。更贴近学生的基础和认知水平,更注重知识的结论和应用性。为了提高学生将来的科研能力,我们还加入了简单的统计学内容。

第二部分:为了提高学生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能力,我们选取了一些趣味游戏。如:“一笔画问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取物必胜”等游戏。在这些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介绍相关的数学家,介绍游戏的由来。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给予点拨,介绍数学思想,揭示游戏的原理。例如,在“一笔画”数学游戏中,不但要介绍数学家“欧拉”及“七桥问题”,还要介绍“欧拉”是怎样把“七桥问题”转化为“一笔画”问题的。解释“欧拉”解决这个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最后,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判断“一笔画”图形的特点。教会学生不用动笔就能判断出哪些图形能一笔画出,哪些图形不能一笔画出。并掌握快速看出哪个点是起笔点、那个点是落笔点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设计出“一笔画”图形,同学之间相互解答。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但学会创设游戏的方法,而且还学到蕴含其中的数学知识,站在一定的高度指导幼儿。通过这样的内容选取和训练,使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具有创造性,为在幼儿园进行数学智力游戏创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设置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们更多地采用情境式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以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为基础,运用角色模拟,深入浅出地展开数学教学过程。在情境式教学中,我们注重让所学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炼生活数学并进行分析的能力。例如在课的引入部分,通过“细胞分裂”引出指数函数,用“抽签顺序影响结果吗?”引出概率等。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社会意义与文化思想,凸显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突出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与实用性。在教学环节上,我们设计了很多问题让学生参与解决。比如,在学习数列时,我们出了一道题:“小明发出祝福,第1天有3人收到,第2天这3人每人再发给3个人,问到第10天大约会有多少人收到祝福之音?”这是一个等比数列求和问题,运算量比较大,平时学生很懒得做这种题。由于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是他们感兴趣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开始尝试着计算。当他们算出的数值是26万时,他们深感惊讶:“怎么会是26万多人收到祝福之音呢?”其它学生听到这个难以置信的数字也加入进来。他们争先恐后的计算,以验证这个数值的准确性。学生在反复验算和互相纠错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解题方法,加深了对公式的记忆。此时,教师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鉴于网络传播速度之快,不要参与网上不健康的信息的传播。”

(二)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幼教能力

根据幼师生的特点,教学上我采取传统教学与实训课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边模拟训练,将理论知识形象化。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手拿几何体模型讲解几何体的概念,老师在一旁点拨、纠正。这样既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几何体的概念,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在讲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时,不但让学生会画出棱柱、棱锥、棱台、正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而且还要求会制作这些几何体的教具,以便在幼儿园教学中使用。我们还在学校开展了幼儿园教具制作比赛,通过这样的活动切实使学生学会了制作几何教具的本领,为将来在幼儿园大班进行几何体的教学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三)加强学生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各种探究活动,促使学生从探究的活动中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教学中,教学内容尽量以问题形式出现,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我出示正方体,在正方体的表面标注上蚂蚁和食物的位置,让学生算出蚂蚁吃到食物的最短距离。”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把几何体的表面展开,画出蚂蚁与食物之间的线段,然后计算。学生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多面体表面展开图的画法、学会了制作几何教具的方法、还培养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数学教学的效果

经过两年的实验,改革后的幼师数学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或结合有趣的故事或数学史话,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扎实的技能训练,使100%的学生掌握了画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方法。学会了自制几何体教具,会用简单方法画出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

通过游戏课的教学,我们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幼儿游戏素材,为毕业生在幼儿园组织游戏活动和科技活动奠定了基础,有效地实现了与幼儿园教学的衔接。

[1]朱旱卫.新课程观下中职数学实训课的教学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77-80.

[2]孟令赞.浅谈幼师数学教学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5):60-61.

[3]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19-21.

[4]雷仙鹤.如何培养幼师学生的数学素养[J].教育探讨,2014,(12):22.

猜你喜欢
幼师师生幼儿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我爱幼儿园
男幼师荒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