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2018-01-08 04:54
关键词:解决问题游戏环境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教育理论教研室 杜思宇

“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合作并不只局限于成人之间。本文将从幼儿合作的角度,以发展幼儿社会性为目的,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教育活动的影响,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合作”这个词在当今世界随处可见,大到国家与国家间的合作,组织与组织间的合作,小到个人与个人的合作。那么,到底什么是“合作”?合作对于人来说具备怎样的意义呢?合作不仅存在于成人之间,也存在于幼儿之间,只是相较于成人合作,幼儿合作更简单一点。对于幼儿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活动中,甚至游戏中都能主动配合、相互之间合作分工、共同解决问题,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每个幼儿都能从配合中体验到快乐,这就是幼儿合作。[1]随着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合作作为具有社会交往性质的一项内容也被编入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在“教育内容与要求”的社会领域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幼儿园老师应该认真贯彻执行《纲要》里所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要求,“合作”也不例外。要想教会幼儿合作,教师需要先正确理解“幼儿合作”的概念。幼儿合作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是幼儿合作意识,这是指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想到要跟别人一起合作完成,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也愿意帮助他,同他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其次是孩子之间也是需要合作的,只有通过合作分享才能建立良好的交往能力、向别人学习的能力以及善于变通和创新的能力。著名美国学者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八十五靠的是人际交往,百分之十靠的是自身的努力。”也曾有人说过,在现代社会中智商高的人都在给情商高的人打工,可见一个人的合作交往能力有多么重要。可是,在当下社会的大背景下,家庭中多数以独生子女为主,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这种过度的溺爱则导致了一些社会性问题的出现,如:自私、霸道、攻击性行为。也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当下的孩子缺失了合作、分享的宝贵品质。可是,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成人之后,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由于孩子生活的空间主要是幼儿园和家庭,所以要培养好幼儿的社会合作交往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

一、为幼儿营造一个友爱的环境,在环境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应营造有利于幼儿进行合作交往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为孩子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当下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教育下,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被宠爱、娇惯,因为被过度宠爱,所以他们事事占先,有好吃的先吃,甚至吃独食,不会体谅别人,更不懂得尊重别人、与别人合作。另外,我们现在的居住环境都是封闭的楼房,这种封闭同样成为影响幼儿社会交往发展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提供幼儿合作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的交往,对于幼儿今后步入社会、掌握社会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给他们创设温馨、温暖、友爱的环境,为他们提供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会同情、分享、帮助,也可以不断消除和改进一些不良的行为。[3]

二、为幼儿提供一个游戏环境,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

(一)营造氛围

良好的精神氛围便于让幼儿萌发合作意识,因此,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更容易使幼儿在合作后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二)投放材料

幼儿教师可以在活动室或活动区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投放一些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的材料。如:角色游戏区域,提供一些医生和病人的活动材料,让孩子在游戏中交往合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幼儿在以物代物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合作与交往的机会。另外,教师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促使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通过合作协商来解决问题。

(三)制定规则

一直以来,幼儿游戏规则都是由老师来制定的,幼儿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执行者。在游戏中出现纠纷及问题时,常常会听到幼儿说:“老师是这样说的!”而我们的游戏为了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教师可以尝试让幼儿来制定游戏规则。孩子先共同协商,讨论出每个游戏区的游戏规则。幼儿用自己设计制作的规则标志来提醒自己和别人遵守规则,使相互间的合作行为变得更自觉、更主动、更规范。[4]

三、为幼儿提供交往的环境,在交往的环境中培养幼儿解决合作问题的能力

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的局限,都可能成为影响幼儿交往合作的障碍,甚至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不利因素,所以改变这种唯孩儿独大的家庭教养方式,解决隔代抚养问题,为孩子营造适合交往的环境等,应该引起老师及家长的重视。把孩子从成人的思维世界里解救出来,把交往的能力还给孩子,不要一味地替代孩子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也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入集体的生活之中。例如:前一段时间看到的一个视频材料,两个孩子在淘气堡出现矛盾,一个孩子的家长打了另外一个孩子。看到这样的视频,我们所有的家长都会气愤,可是我们往往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却打着我们爱孩子的旗号。当幼儿之间出现矛盾时,就要协商解决问题,而通过这种协商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的能力。比如:当玩具或材料不够用时,孩子可以选择争抢,当然也可以选择互相谦让、轮流使用;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同样可以寻求同伴的帮助等等。通过这些合作情景,帮助幼儿掌握合作的方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之间可以商讨、配合,而且需要根据问题不断调整合作方式,最终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

合作能力将会成为影响孩子未来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素质。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幼儿期是人的合作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帮助幼儿逐步掌握合作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吴冰.浅谈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3(7).

[2]李明媚.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4).

[3]林华.在角色游戏中发展大班幼儿交往能力的研究[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2015(1).

[4]周玲,吴委蔚.利用协同教育平台培养幼儿合作能力[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2016(10).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游戏环境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