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蝇蛆病的防治

2018-01-21 18:46翟诗明湖北省远安县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耳标蝇蛆病羊

文│翟诗明(湖北省远安县畜牧兽医局)

杨小芸(湖北省远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蝇蛆病是蝇类幼虫感染动物的组织器官所形成的一种疾病。受蛆虫侵扰的部位通常为表体伤口,以及皮肤、尿道、阴道、眼、耳、口、鼻腔等。病原为螺旋虫蝇,是一种食肉苍蝇,体表呈蓝色或绿色。螺旋虫蝇将卵产在动物的伤口处或者眼睛、鼻子、嘴巴等处,孵化成蛆,通过食肉快速生长,吸引其他食肉蝇再次侵袭患病动物。蛆虫的进食行为严重损害寄主身体组织,导致机能失调、皮肤、肌肉不断受损,最终致命。

一、发病情况

2017年8月,湖北省远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首例山羊养殖户的报告。截至2017年10月,全县山羊存栏27418只,累计接到病例报告农户151户、山羊989只。经过细心诊断、科学治疗,治愈山羊618只,治愈率为62.4%;死亡山羊371只,发病致死率为1.35%。

二、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喜欢糙痒。病羊发病先是蚊蝇叮咬出现耳朵红肿,有伤口的地方产生大量蛆虫。若养殖户发现得晚,病羊整只耳朵将烂掉。严重者,蛆虫继续繁殖到羊头颅内,羊头腐烂直至山羊死亡。

三、原因分析

1.高温高湿天气是主要原因。夏季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特别是后期持续下雨,高温高湿天气既是苍蝇大量繁殖的最佳季节,同时也使疫病免疫挂耳标等造成的伤口痊愈时间延长,易被苍蝇叮咬感染。被调查的养殖户一致认为高温季节是蝇蛆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苍蝇叮咬是诱发原因。被调查的养殖户反映称,发病的山羊中多数是在山林中放牧时被树枝或藤条挂伤,伤口被苍蝇叮咬产蛆而加重感染,疫病免疫加挂的耳标极易被树枝或刺藤挂住而受伤。

3.发现迟是治愈难的重要原因。由于饲养管理粗放,多数养殖户在早晨把羊放出去晚上收回来,在挂耳标后30天左右有羊死亡后,养殖户才发现部分羊耳朵肿烂,开始以为是羊耳朵挂耳标后发炎肿烂,自己想办法治疗一段时间,发现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有羊继续死亡时,才报告兽医和畜牧兽医部门,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4.养殖方式落后是根本原因。山羊养殖户卫生条件都比较差,羊粪和污水也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周围环境很少进行消毒灭菌,客观上有助于苍蝇的滋生和繁殖,助长了蝇蛆病的高发病率。

四、治疗措施

蝇蛆病的病例之前遇见的较少,未引起高度重视。今年部分乡镇山羊养殖户发生蝇蛆病病例后,治疗工作通过不断摸索、完善,最后得出了最佳治疗方法。一是已生蛆的病羊,先用2%的双氧水冲洗患部,10%的碘酊与青霉素混合后涂抹患处,每日两次。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配成0.1%溶液皮下注射或者用1%的敌百虫溶液喷擦患处。二是出现红肿尚未长蛆的病羊,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配成0.1%溶液皮下注射。坚持采用上述方法3~5天即可痊愈。

五、防控建议

1.开展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学校等,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落实养殖业主疫病防控和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增强群防群控的工作基础和技能水平。积极倡导和指导广大养殖户科学饲养、精细管理,及时发现和判断异常情况并第一时间上报,抢抓疫病防治的最佳时段。

2.推广标准化的健康养殖方式。结合精准扶贫入户走访工作,大力推进技术下乡、服务上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科学养殖意识。引导支持养殖业主采用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保持和改善养殖场地及周边环境卫生条件,从源头上阻断疫病滋生的诱因。

3.充实畜牧兽医部门队伍力量。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县级畜牧兽医部门改革方案及核定的机构编制数额,有序完成职能划转和人员调整。特别是要注重单位领导班子配备及建设。

4.加强县域动物防疫工作保障。

定期组织县畜牧兽医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及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培训,重点针对一些不常见但可能发生的疫病进行防控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预防治疗新病种的常识和技能。全面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经费,切实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一线“哨岗”作用,确保能够及时排查发现疫情,将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

猜你喜欢
耳标蝇蛆病羊
动物耳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羊鼻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畜禽粪便与蝇蛆分离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藏羊佩戴不同材质和形状耳标的试验分析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浅析当前生猪耳标管理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牲畜耳标和电子耳标有了新的技术规范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羊驼蝇蛆病预防与治疗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