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论述的探析

2018-01-28 08:17李泽泉
观察与思考 2018年9期
关键词:浙江人民出版社之江新语

李泽泉

提 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习近平党建论述的重要内容。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性,从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只争朝夕的时间紧迫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等五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概括和凝练了“红船精神”等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表达形态,对在实践中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作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路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进行系统论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和实践经验。

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党建论述的重要内容。早在浙江工作期间(2002-2007年),习近平同志就遵循历史逻辑,根据时代特点,结合浙江实际,总结浙江经验,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和基本内涵,首次提出和凝练了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先后阐发或进一步概括和强调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抗台救灾精神、法治精神、螺丝钉精神、钉钉子精神等革命精神,并对在实践中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作用,进行了具体探索和论述,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

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和基本内涵

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野进行了深刻论述。“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160页。。这些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重要性的精辟论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经常引用和强调毛泽东的这些经典语录,并由此展开而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克难制胜,成就事业”②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60、60、47页。,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领导干部在工作顺利的时候,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不难,难的是在面对众多矛盾和问题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③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60、60、47页。。可见,习近平同志不只是一般地引用和强调了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论述,而是从历史的回放中,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中,抓住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本质,那就是革命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为着解决困难、矛盾、问题而去工作和斗争”时所应有的姿态,换句话讲,革命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克敌制胜、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论述与他后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的论断是一脉相承的。

既然革命精神对于我们共产党人做好工作和进行斗争具有如此重大意义,那它究竟有哪些基本内涵呢?毛泽东曾指出过:“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看我们敢不敢承担。担子有轻有重。有的人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这就不是好的态度。有的同志不是这样,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这样的同志就是好同志。这种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我们都要学习。”⑤《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1-1162页。显而易见,在这里,毛泽东把共产党人精神的内涵通俗地概括为“享受让给人家,担子拣重的挑,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根据自己的学习和亲身的实践体会,进一步从以下五方面概括和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些基本内涵成为他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系统地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内涵的重要来源。

一是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和困难,不被任何敌人和困难所吓倒,是我们共产党人传统革命精神的重要内涵。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战斗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就是对我们共产党人大无畏英雄气概的生动而具体的诠释。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面对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所面临的困难,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要有大无畏的气概,要有克难攻坚的勇气”⑦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60、60、47页。,“决不能有丝毫懈怠,不能满足于现状,一定要有谦虚的态度,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意识”⑧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60、60、47页。。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在深化改革的年代,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大无畏英雄气概的内涵,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懈怠精神和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联系在一起,为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第1页。,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8年1月12日。,奠定了基本内容。

二是只争朝夕的时间紧迫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页。,这是毛泽东1963年写的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一句箴言,饱含着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殷切期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哪怕是一万年也要搞下去,但是,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争分夺秒,加快建设的步伐。用当时流行的话说就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二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08页。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是对立统一的,其现实意义为:做事情不仅要有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为早日实现既定目标必须抢抓机遇,从现在做起,争分夺秒,埋头苦干。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不仅自己日理万机,勤勉工作,而且要求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戒骄戒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毫不懈怠,只争朝夕,以勇攀高峰的闯劲、敢夺冠军的拼劲、争创一流的干劲,再创新的业绩和辉煌”④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43、28、17、144页。,不仅对只争朝夕提出了普遍要求,还具体提出了“闯劲、拼劲、干劲”三劲,进一步深化了只争朝夕精神的内涵。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先进性,其意义是‘先’,要务是‘进’。所谓‘前列’,即在行进过程中走在前,或次序排在前,或时间赶在前,或工作做在前,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⑤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43、28、17、144页。,指明了只争朝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常态精神。在领导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还深入剖析了我们共产党人要保持只争朝夕紧迫感的深度原因,他说:“一个领导干部,在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更有限。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⑥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43、28、17、144页。习近平同志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共产党人只争朝夕的原因就是时间有限,保持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是客观形势所迫。

三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品质。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十分重视我们党创新品质的传承和弘扬,并结合浙江人民的首创实践,把创新品质发展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强调指出:“既然是做试点工作,前人没有做过,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地闯,大胆地试。”⑦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43、28、17、144页。不仅如此,习近平同志在率领浙江人民进行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对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敢为天下先”的做法和经验加以肯定、总结和鼓励,深刻指出:“浙江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正是由于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正是由于历届党委、政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支持,放手发展。浙商自草根中来,每一位浙商的成长都伴随着克难攻坚的拼搏,每一位浙商都有一部艰苦的创业史。”⑧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143、28、17、144页。他充分肯定了浙江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指明了浙商的“四千”做法,实质上就是浙江人民“敢为天下先”勇气的实践基础,蕴涵着创新的前提是艰辛探索的道理。为了使“敢为天下先”创新勇气成为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走在前列的意识,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有争先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二是要创一流业绩,不仅要使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保持全国领先位置,而且要在实践中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为全国提供有益的探索和经验。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敢为天下先”,不仅主观上要有胆量,而且客观上要有行动和取得实际成效,包括有形的成效和无形的成效。

四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非常重视我们党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弘扬,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的创业之基、兴业之本。因为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也不能丢。在习近平同志看来,艰苦奋斗传统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既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品格,又是一种优良的工作作风,还是一种朴素的思想风格。首先,艰苦奋斗传统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品格。浙江发展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浙江人民从来不怕苦,从来不畏难”①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31、32、132页。,这是浙江不断前进、走在前列的不竭动力。由此,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概括出艰苦奋斗传统的四种良好精神品格: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其次,艰苦奋斗传统是一种优良的工作作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认为事业“成功的因素有多种,勤奋是主要因素”②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554、555、555、557页。,“要成功,主要还是靠勤奋”③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554、555、555、557页。,“要把承受挫折、克服困难当作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和考验,满怀激情、充满乐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迎难而上、破难而进”④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554、555、555、557页。。为此,习近平同志还强调要确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反对一切脱离实际、照搬照抄、浮躁浮夸、急功近利的不良作风。第三,艰苦奋斗传统是一种朴素的思想风格。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反复倡导勤俭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奢侈之风,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粒粮,尽自己所能节约每一点资源;要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不奢华、不浪费、不攀比,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深入人心”⑤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554、555、555、557页。。

五是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求真务实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非常重视求真务实作风的发扬,认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⑥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31、32、132页。,要求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抓而不实,等于白抓”的观点,强调“抓好落实,我们的事业就能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⑦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31、32、132页。,把弘扬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与抓落实结合起来。在2005年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习近平同志结合浙江工作实际,强调要“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⑧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31、32、132页。,进一步探索了“求什么真、务什么实的问题”,以真谛、真格、真情和实际、实效、实招的朴素表达,对弘扬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提出了具体要求,也进一步丰富了求真务实作风的精神内涵。

二、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以新的话语方式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表达形态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为四种情况。

一是追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史,第一次提出并全面阐释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从时间上延伸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史。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党的诞生地之一的嘉兴南湖情有独钟,先后5次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第一次提出了“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并把红船精神高度凝练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①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出发、要去哪里等重大问题,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填补了1921-1927年期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空白,使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表达形态从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端时期的“井冈山精神”上溯到建党初期的“红船精神”,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史成为一个完整谱系。

二是立足于浙江的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实践,首次凝练概括了抗台救灾精神,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发展了浙江精神,从空间上拓展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范围。

浙江是全国台风灾害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夏秋,总有台风侵袭浙江,给浙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抗台救灾成为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并显现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2005年夏秋,浙江面临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连续遭受4次强台风的袭击。面对不可抗拒的严重自然灾害,习近平同志领导全省党政军民团结一致,不畏艰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奋力抗台救灾,把台风造成的灾害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夺取了抗台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抗台救灾胜利后,习近平同志及时总结了抗台救灾经验,认为这不仅是一场抗拒自然灾害的斗争,更是一场弘扬“浙江精神”的伟大斗争。根据抗台救灾的特有表现形式和亲身体会,习近平同志进而认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狂风暴雨、波澜壮阔、生死考验中铸就了抗台救灾精神。这包括: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意识,相互协作、自立自救的自强信念,公而忘私、敢于牺牲的奉献品格,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纪律严明、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优良作风,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之际豁得出的英雄气概。这些精神,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时俱进地丰富了‘浙江精神’,这是我们夺取抗台救灾全面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②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浙江是文化传统悠久深厚、意蕴丰富的省份,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成为浙江由资源小省变成经济大省的宝贵财富。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非常重视浙江文化研究,重视浙江经验总结,重视浙江精神弘扬,认为“浙江老百姓聪明,干部精明,出的招数很高明。其背后是浙江的人文优势,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浙江精神’在起作用”③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315-316页。,“代代相传的文化创造的作为和精神,从观念、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孕育、形成和发展了源远流长的浙江地域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精神,她滋育着浙江的生命力、催生着浙江的凝聚力、激发着浙江的创造力、培植着浙江的竞争力,激励着浙江人民永不自满、永不停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地超越自我、创业奋进”①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317页。。2006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提出了“要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以此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②习近平:《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哲学研究》,2006年第4期。。“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这12个字的与时俱进浙江精神,既继承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16字浙江精神的内核,又针对浙江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特别是针对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时代特征,对浙江人民应具备怎么样的精神状态,作出了新概括,对于全省人民实施“八八战略”,开辟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发展境界,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作用。

三是结合时代特点,结合工作实际,对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业已形成的法治精神、螺丝钉精神等,加以总结和强调,从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表达形态的内涵底蕴。习近平同志在领导法治浙江建设实践中,高度重视法治精神建设。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如果人们没有法治精神,全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浙江建设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为此,习近平同志一方面指出了法治精神“包括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等”③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214-215、241页。,另一方面要求大力普及公民法制教育,使法治成为一种风尚,使法律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样,通过对法治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及其普及路径的揭示,法治精神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表现形态更加显现。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党内每个同志要履好职,尽好责,站好岗,放好哨,并把履职尽责、站岗放哨提升到发扬“螺丝钉精神”的高度。他说:“在我们的事业中,党和国家赋予每个人不同的岗位,条件不一、职责不同。但我们的责任都是一样的,最起码的就是都要有为党、为国、为民作奉献的精神。我们就是要发扬‘螺丝钉精神’,在现实基础上点燃自己最亮丽的火光,‘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④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214-215、241页。因此,每一名党内同志,都是党和国家这部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自己如何拨亮自己,如何照亮别人。

四是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和形成钉钉子精神的表达形态,但对钉钉子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探究和强调,为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正式提出钉钉子精神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抓好落实进行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曾经把抓落实比喻成钉钉子。他说:“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这就说明,抓落实首先要抓到点上、以点带面。……其次,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同时,抓落实还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⑤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5、214-215、241页。可见,习近平同志以钉钉子的形象比喻,道出了抓落实要注意三点:抓到点子上,一抓到底,因地制宜,而核心是一抓到底。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同志正式明确提出“钉钉子精神”,他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00页。这个“钉钉子精神”的精髓要义就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的钉钉子的核心,那就是一抓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

三、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以富有实效的工作载体和方法在实践中推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身体力行,示范带头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和教育。习近平同志到浙江任职后出差的第一站就是到嘉兴南湖学习,认为瞻仰党的诞生地格外有意义,也是自己向往已久的事情。另一方面,他强调要加强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教育,认为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入党的人,更要时时刻刻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结合亲身体会,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了党的革命精神宣传教育。

一是以“六个一”深化“红船精神”的宣传教育。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利用红船宝贵红色资源,做好革命传统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要求来嘉兴南湖的共产党人,都要“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②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2005年6月21日。。这“六个一”的办法,深化了党的革命传统教育,使党的革命精神宣传教育有了切实可行的具体载体。切实按照这“六个一”去做,广大党员的革命传统和党性教育就不会流于形式,就不会走过场,而是能够经受一次心灵洗礼,增强红色记忆,切实达到传承精神、升华思想的目的。为了更好开展“六个一”活动,增强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功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将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列为2005年全省红色旅游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亲自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奠基。

二是强调学习先进典型,就要学习先进典型所体现的精神,保持先进性,就要保持先进精神。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我们党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路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非常重视发挥先进典型对于传承党的革命精神的作用,结合时代特点和具体实践,就先进典型的重要性、如何选树和学习先进典型作出了精辟论述。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应该抓什么样的典型更能推进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先进更能体现革命精神?习近平同志认为,“抓典型,更具意义的是要树立精神上的榜样,让人们学习典型所体现的精神,让典型身上的精神发扬光大”③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143页。,“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神”④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143页。。可见,在习近平同志看来,抓先进典型,主要是抓精神上的先进典型,保持先进,主要是保持精神上的先进。习近平同志还进一步从两个层面指出先进典型的精神所应该具备的内涵。第一层面,习近平同志认为,先进典型的精神应该具备三方面基本要求,即:一要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要具有时代性,代表先进性,体现群众性。第二层面,习近平同志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认为学习先进典型的精神应该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即:一是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二是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把为人民服务看作是最大的幸福;三是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把爱人民看作是爱的最高境界;四是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五是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把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三方面基本要求,五种具体情感,使先进典型的精神可学可比,易于践行。不仅如此,习近平同志还认为,选树先进典型,关键要先选树身边的先进典型,使人们可亲可近。他指出:“特别是基层群众看我们党,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身边的党员来看的。”①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137、213页。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树立了全国道德模范、农民工的好榜样李学生,农村好支书郑九万,称赞“李学生正是新时期农民工的好代表,他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广大农民工的精神品质”②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137、213页。,要大力宣传“像郑九万那样在艰苦环境中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党工作、为民效力的典型”③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137、213页。。

三是认为文化的灵魂是精神,强调文化建设要突出精神引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始终坚持人文精神的先进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浙江文化底蕴深厚,这种深厚的地域文化哺育了浙江人民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为此,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浙江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研究工作,并从浙江传统文化中概括出四种精神,那就是“‘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和‘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的经商意识和务实性格;先天不足的资源条件和人口密集的生存压力,造就了浙江人的自强意识和拼搏精神;对外交往的悠久历史和多样文化的相互激荡,塑造了浙江人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百工之乡’的产业传统和尊师重教的文化积淀,哺育了浙江人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④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298页。。习近平同志在这里所讲的经商意识和务实性格实际上就是务实精神,所讲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就是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加上拼搏精神和开拓精神,共四种精神。这四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浙江地域表现。概括出这四种精神后,习近平同志要求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浙江精神,保持和发展全省人民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精神状态”⑤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298页。,使革命精神转化为浙江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无限动力和无穷力量。

猜你喜欢
浙江人民出版社之江新语
《边城之江舟横渡》
新语
本期共读书籍《大鱼》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新语
《世说新语》:周处除三害
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上线
《重版出来》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urplus Value in Das K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