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8-01-28 08:17王存福
观察与思考 2018年9期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特色

王存福

提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都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创立并丰富发展的。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凝聚共识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前提条件;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思想基础;高举旗帜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遵循;明确目标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所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保证。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的推动。反过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得以顺利深入推进,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导。对此,《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①《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页。深刻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种逻辑关系,对于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离地紧紧联系在一起”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59页。。正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党不仅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经过长期的不懈奋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发展并进入了新时代。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都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创立并丰富发展的。因此,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发展的历史。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二大: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文件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而这个文件的正式发布直接推动了我国农村改革的进程,而农村改革又是我国改革的起始点。因此,尽管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并没有出现“改革开放”这一词语,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却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8、729、118、190、191 223、245页。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之一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8、729、118、190、191 223、245页。。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进而探索找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8、729、118、190、191 223、245页。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味着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党的十三大至党的十八大: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这说明:自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并不断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加快和深化改革”作为大会的“中心任务”,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8、729、118、190、191 223、245页。“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作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8、729、118、190、191 223、245页。的重要论断,并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不仅如此,党的十三大还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8、729、118、190、191 223、245页。。这是我们党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写进党代会的报告。此外,党的十三大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战略部署的“三步走”的奋斗目标。

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8、729、118、190、191 223、245页。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248、249-250、342、446、452、731、731、732 页。,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248、249-250、342、446、452、731、731、732 页。。报告还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九个方面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248、249-250、342、446、452、731、731、732 页。,这是我们党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写进党代会的报告。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改革开放作为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大会的重要贡献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并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的第二大理论成果。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248、249-250、342、446、452、731、731、732 页。大会的另一贡献是提出了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中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002年,党的十六大总结了二十三年改革开放的成绩,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248、249-250、342、446、452、731、731、732 页。,并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此外,党的十六大在宣布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第二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248、249-250、342、446、452、731、731、732 页。

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回顾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伟大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作出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248、249-250、342、446、452、731、731、732 页。的论断,强调了改革开放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248、249-250、342、446、452、731、731、732 页。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一”(道路和理论体系)基本内容是党的十七大的重要理论贡献。报告不仅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还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题,认为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248、249-250、342、446、452、731、731、732 页。

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党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⑩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2-16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三”的基本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变成了“三位一体”的统一,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五位一体)、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十大基本要求,首次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三个自信”,⑪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2-16页。大大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三)党的十八大至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大历史性成就,从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10、10、11、11、21页。。据此,党的十九大认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10、10、11、11、21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政治论断,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逐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10、10、11、11、21页。这四个伟大胜利的时代。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政治论断,党的十九大极大地丰富与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一是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10、10、11、11、21页。的判断,提出了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发展思路;二是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概括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全新内涵;三是正确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四是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了全新的战略部署;五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明确为“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四位一体”的统一,进而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上述新思想新方略,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其内容更加完整,内涵更加丰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始终紧密相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8-10、10、11、11、21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们党总是能够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可见,“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动力”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725页。。

(一)改革开放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在经济文化落实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理论与经验可以借鉴。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我们几乎是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但这一僵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未能充分释放社会主义体制的活力与优越性,进而实现中国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开创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更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靠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去探索。正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渐清晰,并在党的十九大上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结晶。它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又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独特贡献,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位跨越,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曾经有过兴盛的时代,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陷入了山河破碎的苦难岁月。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成为近代中国的首要任务,尽管“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13页。。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它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13页。。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华民族摆脱了近代以来被帝国主义列强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完成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的飞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增长了一百多倍,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2017年,党的十九大指出,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进入了世界前列。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站起来是复兴的前提,富起来是复兴的基础,而强起来是复兴的保障。这说明,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走向了强大,这就为我们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的前景。

(三)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展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1917年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社会的大事件。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统天下的现实格局。“二战”后,亚、欧、美三大洲一共建立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和资本主义分庭抗礼的重要力量。但在20世纪末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苏东剧变,一夜之间包括苏联在内的10个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时间,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死亡论的言论甚嚣尘上。而中国经受住了这次政治风波的考验,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构架,推动中国改革全面进入深水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得以最大程度的迸发。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2017年超过12万亿美元,超过了世界第三至五名的日本、德国、英国这三个国家的总和。2012-2016年的五年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30.2%,超过美国(17.8%)、欧元区(5.3%)、日本(3.8%)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26.9%),中国成为拉动世界增长的最大动力源泉。中国取得这些辉煌成就,最根本的就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它的成功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还有强大的生机活力,高高举起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大旗。

(四)改革开放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内涵,拓展了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当今世界,因为不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导致经济停滞、社会动荡乃至国家分裂的例子不在少数。“二战”以后,西方学者根据西方社会发展道路提出了所谓的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套用西方的这种社会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本国的现代化。尽管“二战”后的广大亚非拉国家大都选择了这种现代化道路,但时至今日,这些国家的绝大多数并没有实现现代化。而苏联的解体又让他们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失去了信心。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性巨变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独特的“中国创造”证明了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中国道路的成功是对一些西方学者鼓吹的所谓“历史终结论”的有力反击。对此,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不仅在于它目前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而且在于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一种“替代经验”。①参见《中国道路的世界启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烟台晚报》2017年10月21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0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不仅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也是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并取得巨大成就。③参见李景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0日。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一)凝聚共识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前提条件

改革就是利益的再调整。因此,在事关利益的问题上如果达不成共识,改革是很难深入推进的。在改革开放初期,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再到城市的搞活经济改革,都属于增益型的改革。无论哪个群体,都在改革中增加了利益。正因如此,那个时期的人们非常容易达到改革的共识,大家愿意并积极参与推动改革不断发展。但是,四十年的改革走过来,好改的、容易改的、大家愿意改的内容,都已经基本上改革到位了。而剩下的都是难改的、大家不愿意改的内容了。可见,从改革的属性上来看,改革已经由增益型改革转变为利益结构调整型改革。这就意味着社会整体利益结构将迎来大面积、大幅度的调整。而此群体的利益增进,常常会带来彼群体的利益损失。这时,利益受损失的群体必然会消极对待、抵触甚至是反对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凝聚并达成广泛的改革共识就成为决定改革成败的首要问题。对此,邓小平指出:“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①参见《中国道路的世界启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烟台晚报》2017年10月21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0页。唯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利益结构,让利益惠及更多人。因此,全面深化改革,首要的就是要让所有社会群体达成这样的改革共识,要以自我革命的气魄,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这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前提条件。

(二)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思想基础

改革就是冲破僵化观念和体制束缚的过程。因此,如果思想不解放,全面深化改革也无从谈起。1978 年,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我们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1992年,通过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我们破除了姓“社”姓“资”观念的束缚,从而开启了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可见,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能不能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能不能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是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重大难题,决定着全面深化改革能否继续深入推进。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坚决冲破过时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才能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这是推动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思想基础。

(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遵循

改革就是让事业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因此,正确的方向是决定改革成败的重要问题。回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历程,能否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直接关系改革的成败。我国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那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之所以失败,迷失方向是其重要原因。可见,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不实行改革开放是死路一条,而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也是死路一条。今天,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政治坚定性,明确政治定位”;那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②习近平:《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 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光明日报》2015年8月19日。我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17页。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方向。

(四)明确目标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所在

改革就是对原有体制机制的变革。因此,明确的目标与任务是决定改革成败的根本问题。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适应改革的侧重点,我们党总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目标任务,这是推动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城市改革提供了经验与基础。党的十四大提出进行市场化改革,扭转了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效率低下、发展缓慢的问题,实现了我国生产力的飞跃性发展。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站在了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的十九大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其“八个明确”中的第四个内容就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21、14、20-21页。。这个总目标实现了改革根本方向与根本路径的有机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的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根本路径。其“十四个坚持”的第三个基本方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21、14、20-21页。。这个基本方略提出了系统性、整体性改革的基本方略,那就是通过构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来继续推进改革。可见,上述目标任务为新时期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遵循。

(五)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保证

改革都是在某个政治力量领导下进行的。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就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启动和推进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21、14、20-21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个基本原则。一方面,必须确保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要通过“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21、14、20-21页。。另一方面,必须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高党领导和推动改革的能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保证。

猜你喜欢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特色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对高中历史教材“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的质疑
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