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老年护理职业认知与选择意愿研究

2018-02-02 07:23廖少宏宋春玲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护理员青年人

廖少宏,宋春玲

(山东工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一、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8%,比第六次人口普查8.87%比例增长近2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与此相伴随的是失能、半失能及失智老人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子女数量的减少促使非正式的家庭照料可获得性逐步下降,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作为提供社会化照料的老年护理人才需求会急剧增加,但护理人员短缺现象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如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长期护理需求,无疑向现有政策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发达国家目前面临此困境时提出的关键解决措施之一就是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老年护理事业[1]。

许多省市地区围绕鼓励青年人加入养老服务行业提出入职补贴和职业资格补贴政策。如山东省2016年发布《山东省养老服务业省级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入职养老机构的本科、专科毕业生,分别给予2万元和1.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一定程度上激发青年人加入养老机构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积极性。但目前青年人对老年护理职业的认知状况以及从事老年护理职业的意愿如何还有待深入了解,以明确青年人在护理职业选择上关键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一项在山东省烟台市开展的青年人对老年护理职业认知与从事老年护理职业意愿的调查,深入分析我国青年人对老年护理职业的认知状况,探寻青年人从事老年护理职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为我国吸引青年人加入老年护理行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框架、调查内容及方法

1.基本理论框架

作为未来需求量快速增长的职业,青年人对老年护理员职业选择与对其他职业选择相似,可根据职业选择的理论进行分析。目前职业选择理论大多将研究焦点集中在个体与职业环境的匹配问题上,最为著名的是Holland的匹配理论[2]。有学者认为,虽然匹配理论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其基本理论观点,即个体倾向于将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或任务特征相匹配以寻求个人或组织的利益,在职业选择方面具有较强的预测力[3,4]。不过,匹配理论并没有很好地解释职业选择决策的过程。Sauermann充分考虑职业选择的动机与认知过程,将行为决策理论应用于职业选择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职业选择模型[5]。

该模型主要考察了两个过程:(1)特定选择目标下决策者的决策策略选择过程;(2)给定决策任务特征时决策者的偏好构建过程。图1展示了Sauermann的职业选择模型的基本框架。

如图1所示,选择结果由决策者掌握的信息、决策过程中构建的偏好以及决策策略共同决定。个体进行职业选择时,一般会首先确定基本的选择目标,根据经济效益原则,在评估各种不同的职业信息后,形成相关的决策策略,最后达成职业选择结果。但是,不同的策略需要的信息量不同,因而策略选择受到有限信息的限制。有时,决策者能够在决策过程当中获得额外的信息,但获得的信息量和类型取决于决策者所选取的目标职业。社会环境在决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会影响个体的目标选择,并会向个体提供相关信息。另外,还需要考虑个体偏好对职业选择的影响。不同的偏好反映了决策过程中不同目标的特征差异,并影响到个体评估不同职业的相对重要性。不过,人们的偏好并非总是稳定和明确的,经常受到情景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评估模式和其与职业特征之间的互动也会间接地影响偏好的形成。同时,偏好还经常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图1 Sauermann职业选择模型基本框架

2.调查内容

依据Sauermann职业选择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本调查选取15~34岁的青年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围绕职业选择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青年人的老年护理职业认知和选择意愿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是否与父母同住等;第二部分是老年护理员职业认知状况,包括职业的知晓度、任职资格条件、工作内容、能力要求等方面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老年护理员职业选择意愿和期望,包括期望工资水平、工作方式等相关内容。

3.调查方法与对象

目前我国直接培养老年护理人才高校较少,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大多数会选择去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到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比例较低,而且女性比例较高。为更有利于进行护理专业与非护理专业青年人老年护理职业选择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本调查面向某所高校的大学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绝大多数为女生)与人才市场求职人群共发放调查问卷630份,回收594份,总有效回收率为94.3%。主要采用方便抽样和个体访谈的形式,运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有效数据,采用Stata 13.0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对象中女性占79.1%;初中及以下占13.1%,高中/高职/大专占22.2%,本科及以上占53.5%,其中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占27.3%,学历水平总体较高;20岁及以下占16.7%,21~25岁占61.1%,26~35岁占22.2%;居住地为城镇的占56.1%,未婚比例为81.3%。

三、青年人老年护理职业认知与选择意愿状况

1.养老机构的社会知晓度比例较高,但青年人大多并不了解老年护理职业

养老机构数量与区域分布会影响到青年人对老年护理员职业的认知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有75.8%的回答者了解到所在地区有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但72.2%的人表示对老年护理员职业基本不了解,仅有18.7%的人表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而且护理专业学生与其他人员的回答并无显著差异。伴随着我国养老机构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引起青年人的关注,但大多数青年人对养老机构老年护理职业本身并不清楚。

2.青年人对护理员的工作内容与技能要求的认知与现实情况基本相符

为了调查青年人对老年护理员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我们专门设计了“您知道老年护理员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和“您认为从事老年护理员工作需要哪些技能?”两个方面的多选问题,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目前82.1%的青年人认为老年护理员的工作主要是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陪老人聊天和给老人体检等工作内容。据对养老机构的实地考察和了解,这一基本认知与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护理员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符,类似于家庭雇佣保姆提供的照料服务内容。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成为目前养老机构的首要职责,但适度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要、体检、护理等重要工作内容由于人员短缺和技能不足常常被忽视。

表1 老年护理员基本工作内容与技能要求的认知

另外,青年人认为从事老年护理员需要参加相关培训和取得国家资格认证的比例高达76.8%,这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执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的政策相一致。这意味着,老年护理的专业性需要护理员接受相应的培训或通过执业资格认证来保证服务质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仍有23.2%的青年人并不清楚或认为不需要培训或资格认证,这与目前老年护理员的社会公众认知度相对较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3.青年人所感知的老年护理员职业地位与收入水平一般,压力较大

由于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和较低的收入水平,青年人对于老年护理职业持较低的社会认可度。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认为老年护理员职业地位一般和较低的比例高达64.7%,收入水平一般和较低的比例为69.7%,工作压力非常大和比较大的比例为57.6%,偶尔放假休息和没有休息的比例高达87.4%。低工资、休息少、压力大、职业地位低下是青年人所感知到老年护理员的典型职业特征。从对养老机构的实地调查来看,护理员工资2016年平均达到2 500元/月左右,根据齐鲁人才网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12月,烟台市职工平均月薪为4082元,护理员工资为平均水平的61.2%,而且仅相当于烟台市2016年最低工资1 710元的1.46倍,具有典型的低工资特性。

另外,分性别来看,对护理员收入水平的认知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女性认为一般和较低的比例为68.5%,而男性则高达82.5%。不同教育程度对老年护理员的职业地位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初中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回答者认为职业地位一般和较低的比例均超过70%,而高中/职业类院校的比例为45.5%,这可能与高中/职业类院校毕业人员对于护理员职业的了解程度更高有密切的关系。

4.青年人选择老年护理职业的倾向性并不明显,愿意采取兼职形式

通过调查发现,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职业比例有33.7%,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只有25.5%,38.8%的人认为无所谓,大部分青年人没有表现出对老年护理职业的兴趣,反映其对老年护理职业选择倾向和意愿并不强烈。

进一步分析影响个人老年护理员职业选择的因素,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已经有其他工作”的占33.3%,其次是“不会相关技能”占28.9%,“没听说过,不了解”也占23.7%。因此,目前已有职业、技能准备不充分以及并不了解该职业成为影响青年人愿意选择的重要原因。“不愿意伺候老人”仅占10.5%,并没有出现大部分青年人不愿意伺候老人的现象。

在调查中设置“哪方面的条件改善了,您会愿意选择做老年护理员?”这一问题来进一步分析愿意选择的原因。结果发现,首先是“工作时间灵活”占35.7%,青年人更倾向于采取兼职或小时工等能够自由安排时间的形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其次是“提高工资水平”的比例占33.0%,工资的改善会较大影响青年人职业选择的意愿;再次是政府政策的改善,占28.6%。由前面分析得知大多数青年人对“老年护理员”这个职业本身不太了解,相关政策措施并不到位,有部分青年人认为,如果政府政策改善,则有可能从事老年护理职业。

图2 青年人选择从事老年护理职业的影响因素

5.大多数愿意在老年护理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从事老年护理工作

对于青年人老年护理职业期望工作地点,52.4%的青年人选择附近老年护理院,30.7%的选择本社区或相邻社区,而且护理专业学生选择两者的比例更高,其中63.0%的人愿意到附近老年护理院工作,31.5%的愿意到本社区或相邻社区,愿意到农村养老院或上门服务的仅为5.6%。根据目前我国机构分类,老年护理院属于医疗机构,会吸引部分护理专业的青年人加入,但绝大多数护理专业的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养老院或提供上门服务,这可能与工作稳定性及各种福利待遇密切相关。

另外,对于从事护理工作的工作方式的期望,77.8%的护理专业学生愿意由社区服务中心来安排,而其他青年人期望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社区服务中心和养老院,分别占43.8%和35.8%。对愿意从事老年护理职业人群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希望兼职工作的比例高达88.2%,表明大多数被调查青年人即使愿意从事该工作,更倾向于兼职而不是全职工作。

6.青年人比较愿意参加老年护理的免费培训,去养老院做义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愿意参与志愿活动的人日益增多,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意愿较为强烈。从调查中可知,有54.5%的青年人表示会在业余时间参加老年护理员的免费培训,表示不愿意或非常不愿意的比例仅有11.2%;愿意参加去养老院做义工护理老人的比例高达63.6%,表示不愿意的仅有8.6%。应该说,这是社会发展和我国青年人素养提升的明显表现。

进一步分析护理专业学生与其他青年人之间的差异,可以发现,护理专业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护理员免费培训的比例高达74.1%,做义工的比例高达72.2%,比非护理专业青年人的47.2%和60.4%的比例要高出许多。从中可以发现,对于护理专业的相对较深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提升对老年护理志愿活动的参与意愿和水平。

四、青年人老年护理职业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护理职业选择的因素较多,需要深入分析各因素对青年人老年护理职业选择意愿的影响。

1.基本模型

因为老年护理员职业选择意愿采取五点量表,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合适的经验估计方法就是采用有序Probit回归模型。因为职业选择意愿涵盖了从“非常愿意”到“非常不愿意”5类,为了减少诸如“非常不愿意”样本较少可能带来的偏差,将5类重新划分为3类,“非常愿意”与“比较愿意”合并为一类“愿意”,“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合并为一类“不愿意”。

有序Probit模型的一般形式是:

(1)

Yi是有序响应变量,Xi是解释变量的集合,β是待估计参数,μi是随机变量,有序响应值Y有3类。有序响应模型定义为:

Pr(Y=j|X,α,β)=Fj(αj-X′β)-Fj-1(αj-1-X′β)

(2)

其中,j=1,2,3,α0=-∞,αj-1≤αj,αm=∞,F是累积正态分布函数。

2.回归分析

根据Sauermann职业选择模型,青年人在选择护理职业时需要综合考虑护理职业信息、个人偏好及决策策略三个方面。护理职业信息包括对护理职业认知状况、护理职业工作特征和社会环境状况。偏好则由个人基本特征、兴趣以及价值观等决定。个人禀赋选择取决于身体与能力禀赋。因为本文主要是针对单一护理职业的选择意愿,考虑忽略决策策略的影响,重点考察个体特征、禀赋、偏好与职业信息。有序Probit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各因素均为二分变量,若认为“是”,则为1,否则为0。下面对影响青年人老年护理职业选择意愿的因素分别进行探讨。

(1)个体特征与禀赋的影响

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年龄较大与年龄较小的相比、农村青年与城镇青年相比,老年护理职业的选择意愿更为强烈,性别则无显著影响。农村青年在老年护理职业选择上可能并没有城市青年诸多的顾虑,选择的意愿较为强烈。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人,职业选择余地较大,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不过,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表现出比其他非专业青年人更低的选择意愿,可能与他们未来绝大多数可能会从事医疗护理或相关工作密切相关,表现出较低的老年护理职业选择意愿,是否具备相关技能并不会对青年人的意愿形成相应的影响。

表2 青年人老年护理职业选择意愿影响因素

注:③ p<0.01, ② p<0.05, ① p<0.1

(2)职业信息的影响

由于老年护理职业本身公众的认知和了解程度有限,因此了解程度并未表现出青年人老年护理职业选择意愿的显著影响,但是对认为需要有相关培训和取得国家资格认证的青年人选择从事老年护理职业的意愿更为强烈,认为护理职业地位低的青年人,更不愿意选择老年护理职业。职业声望评价对职业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根据田志鹏等在2011年针对北京大学本科生职业声望评价的追踪调查表明,在86种评价中职业声望中护士排名52位,较1999年下降了12位,成为降幅较大的职业之一。

不过,认为护理职业收入水平较高的青年人的意愿反而更低,这一基本结论显然与一般人的理解并不符合,通过前面的分析,调查中选择无所谓或不愿意的比例较高,而且将认为的收入水平与选择意愿进行相关分析,两者表现出显著正向相关性,但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认为收入水平高并不会导致更强的选择意愿,这可能与其他因素的影响更为强烈有关。从这种意义上说,收入水平可能并非青年人选择老年护理职业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

青年人普遍感知到的老年护理工作较大的压力降低老年护理职业选择的意愿。不仅是老年护理职业,实际上所有的护理职业均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劳动强度大,责任也大,还常受到来自被护理者和家人的质疑,这都成为青年人选择老年护理职业的重要障碍。

(3)个体偏好的影响

青年人在护理职业的选择上受到个人偏好的强烈影响。参加老年护理员的免费培训意愿以及参加做义工护理老人的意愿越强烈,则更有可能选择从事老年护理职业,其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这充分反映了当代青年人志愿服务方面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其价值观念与时代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契合性,社会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明显增强[7]。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不愿意侍候老人成为青年人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基本结论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影响护理职业选择的因素较多,大体上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护理职业本身的特征限制青年人选择的意愿。职业地位低、工作压力大、收入水平低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青年人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护理职业的选择意愿;(3)青年人较高的教育水平会降低选择的意愿,但农村青年人选择意愿会更为强烈,非护理专业青年人与护理专业青年人相比,选择意愿更强烈。

五、相关政策建议

根据前面分析青年人护理职业选择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影响青年人选择护理职业存在积极的因素,但存在许多消极的因素,需要在政策层面上进行积极引导。

1.极力宣传老年护理职业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

通过前面的分析,大多数青年人对于护理职业本身并不了解,社会公众的认知也非常有限,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做法,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及社区张贴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老年护理职业的工作内容、承担的责任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通过价值观的引导,让广大青年人了解到本身职业的特殊性及其神圣性,以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老年护理行业。

2.进一步规范老年护理员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提升社会地位,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规范的职业资格认证不仅有利于提升老年护理的服务质量,而且可以打破过去“什么人都可以干”的不良印象,全面塑造老年护理职业的专业形象,以提升老年护理职业的社会地位。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提高老年护理员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升老年护理员工作满意度。这不仅能够激励目前的老年护理员,更重要的是能够吸引更多青年人选择老年护理职业。

3.形成有利于青年人提供老年护理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打造一支年轻有活力的志愿或兼职护理人才队伍

青年人具有较强的志愿服务老年人的意识,如何形成有效的老年护理志愿服务机制将是引导青年人合理参与志愿服务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在高校、农村和城市社区形成制度化的志愿服务机制,并与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进行有效衔接,以提升青年人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同时,重构现有老年护理服务内容与服务流程,采取合理提供兼职工作的方式,吸引更多青年人从事老年护理职业的相关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目前老年护理员严重短缺的态势,而且可以从护理老人过程中感知社会,提高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促使青年人正式职业选择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4.完善老年护理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护理专业的特殊性需要有完善的培训与培养体系作为支撑,而且护理老人可能成为青年人未来人生道路中的不可回避的责任之一。通过免费的老年护理培训和职业化的培训体系,促使青年人掌握更多的护理老人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奠定从事老年护理职业的重要基础,以满足未来庞大的老年护理员的需求。

[1]Fujisawa,R and F Colombo. The Long-Term Care Workforce: Overview and Strategies to Adapt Supply to a Growing Demand[EB/OL].http://www.oecd-ilibrary.org/docserver/download/225350638472.pdf,2009-03-17.

[2]Holland,J L.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3rd ed)[M].Odessa: PAR,1997.

[3]任颉,许百华.Henry Sauermann的职业选择模型及其现实意义[J].人类工效学,2007,(3):50-52.

[4]Kristof,A L.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J].Personnel Psychology,1996,(1):1—49.

[5]Henry Sauermann. Vocational choice: A decision making perspective[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5,(66):273—303.

[6]田志鹏,邝继浩,刘爱玉.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职业声望评价——以北京大学本科生调查为例[J].青年研究,2013,(5):1-10.

[7]宋春玲.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人才需求预测与供给政策探析[J].中国民政,2013,(5):32-34.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护理员青年人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