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中的应用价值

2018-02-07 20:13莫火弟黄小茜容令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医嘱不合理药师

莫火弟 黄小茜 容令新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医院药学部参与临床药学的重要部门之一,该科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临床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对静脉用药进行调配,使患者得到静脉给药治疗,其工作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2]。对于不合理医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人员若直接按照医嘱配药,不仔细对医嘱进行审核,无疑会增加不安全用药发生率。本研究就责任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共有10名药师,年龄28~53岁,平均(41.68±8.66)岁,男3例,女7例。选取实施责任药师干预前(2015年1—12月)采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的药物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6年1—12月)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3~79岁,平均(39.75±12.73)岁,男32例,女2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78岁,平均(39.80±12.69)岁,男31岁,女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符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沟通障碍。

1.2干预方法实施责任药师干预制度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按照临床医师开具的处方配置药物。自2016年1月开始对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嘱实施责任药师干预,具体如下。

1.2.1 医嘱分析责任药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注射药临床应用速查手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及药品法定说明书等相关资料对医嘱进行分析,主要对医嘱中的溶剂选择、给药剂量、配伍、给药频次等进行分析,筛选出不合理医嘱,并对不合理医嘱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将不合理医嘱反馈至相应科室,并监督其改正。每个月责任药师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点评,对出现不合理医嘱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比较本月与上月不合理医嘱情况,结合比较结果提出相关整改措施;同时,责任药师应主动与临床科室医师进行交流,向其解释开具合理医嘱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向其讲解相关药学知识;此外,药师亦可至病房,主动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向患者讲解静脉用药相关知识。对于多次出现不合理医嘱的科室或医师,可将结果上报至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对科室或医师作出相应惩罚措施。

1.2.2处方审核责任药师加强对处方的审核,遵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严格实施“四查十对”,具体包括处方(科别、姓名、年龄)查核、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外观、质量)查核、配伍禁忌查核、用药合理性查核[3]。不合理配伍可使药物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例如常见的氧化、沉淀等,不仅会降低临床治疗效果,甚至会引发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在开具医嘱时,临床医师仅注重药物在治疗中的作用,往往忽视其物理、化学反应。对于住院患者,多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近年来随着新药不断增多,其配伍之间的变化复杂性越来越高。因此,对于临床责任药师,其应充分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对处方进行审核,对于不合理处方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协助其修改,确保输液的合理性,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治疗费用。

1.2.3加强药品管理责任药师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观察其色泽、结晶、黑点、长霉以及澄明度等,确保所使用药物均质量合格,以降低潜在用药风险。尤其对于冷藏药品以及贵重药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检查。严格记录冰箱温度以及室内温湿度,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类对药品进行管理,建立用药目录。

1.2.4 优化药学服务在临床实践中,责任药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开展用药咨询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宣传用药合理性知识等,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有效药品信息;同时,指导护理人员正确规范给药以及贮存药品。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原则,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

1.3观察指标于实施责任药师干预制度前后,分别抽取 500份医嘱比较其不合理医嘱发生率。调查药师工作幸福感[5]: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评定,总分185分,其中非常幸福:162~185分;比较幸福:146~161分;有点幸福:126~145分;比较不幸福:106~125分;非常不幸福:37~105分。患者满意度采用该院自行设计的问卷(效度为0.854,信度为0.879,科学性良好)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即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施前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比较实施前500份医嘱中,26份为不合理医嘱,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为5.20%;实施后500份医嘱中,2份为不合理医嘱,不合理医嘱发生率为0.40%。实施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64,P=0.000<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4.24±5.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2±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4,P=0.000<0.05)。

2.3实施前后药师工作幸福感评分比较实施后药师工作幸福感评分为(144.24±23.61)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的(106.78±19.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0,P=0.001<0.05)。

3 讨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由受过培训的专职人员,在无菌环境下,按照医嘱进行相关静脉药物配置,从而为临床提供优质医疗服务[6],是目前各医院常用的静脉药物集中管理与配置新模式。该科室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服务质量十分重要[7]。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责任药师干预,可逐渐增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药师的工作性质发生较大的改变。以往,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打印发药汇总单,按照处方检索相关药物,对医嘱的合理性关注度较少,只是机械按照相关流程完成配置工作,而药师参与至临床中,可明显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贯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工作模式,主动参与至药物治疗的各个环节中,有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8]。且有较多研究均认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药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便于其发现不合理医嘱,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临床药师对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有助于药师发挥其所学知识,实现自身价值[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责任药师干预后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提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责任药师干预可显著减少不合理医嘱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更有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为:经责任药师干预后,临床医师更能充分意识到合理医嘱的重要性及意义,同时药师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医嘱进行审核,最大程度减少了不合理医嘱数量。本研究中,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说明实施用责任药师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对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出现该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医嘱减少后,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用药效果得到明显保证,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助于增加患者或家属对医疗服务工作的好评度。此外,实施后药师工作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提示实施责任药师干预后药师的工作幸福感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药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责任感及使命感更强,更有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对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责任药师干预可显著减少不合理医嘱发生,提高药师工作幸福感及患者满意度。但本研究选取样本量较少,为进一步验证结果的有效性,还需开展大样本以及多中心的研究。

猜你喜欢
医嘱不合理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