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杀虫剂林间防治思茅松毛虫试验

2018-07-18 07:03万鹰刘德波徐晓丽彭清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2期
关键词:思茅松毛虫白僵菌

万鹰,刘德波,徐晓丽,彭清

(1.贵州省台江县森林植物检疫防治站,贵州 台江 556300; 2.贵州省黔东南州森林植物检疫站,贵州 凯里 556000)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kikuchiiMats,又名褚色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1],为我国30多种(含4个亚种)松毛虫中危害最严重的6种松毛虫之一[2]。该虫于1984年在黔东南州首次被发现,次年在榕江、黎平和剑河3县发生面积达10 000 hm2,其中榕江县乐里镇就有3 333.33 hm2松林成灾[3]。思茅松毛虫在黔东南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皮缝或松梢针叶的基部越冬[4],每年5—9月啃食松针,猖獗时一夜可将整株针叶食光,甚至整株死亡[5]。2008—2013年台江县思茅松毛虫发生面积2 217.62 hm2,危害严重的达575 hm2,对马尾松林的生长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复合生物杀虫剂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思茅松毛虫,多采用白僵菌、Bt、病毒、阿维菌素等进行组合,效果十分显著[6-8]。本文作者借鉴现有防治思茅松毛虫技术,结合药剂来源及当地相关条件,选择了4种药剂开展了防治思茅松毛虫试验,旨在为思茅松毛虫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供试虫源供试虫种为试验点马尾松林内第1代思茅松毛虫幼虫,4~5龄。

1.1.2供试药剂白僵菌粉:每克含孢量为 130 亿个孢子(江西天人集团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林得保粉剂:主要成分为滑石粉+0.18%阿维菌素(B1a)+每克含100亿活芽孢苏云金杆菌(Bt)(浙江省乐清市林得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公司生产);“碧绿”1%苦参碱:内蒙古赤峰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油烟剂:0#柴油+4.5%高效氯氰菊脂(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溴氰菊脂(由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药剂喷施药械为背负式喷雾喷粉机6HWF-20-1型,背负式烟雾机6HYB-25(B)型,均为江苏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方法

1.2.1样地设置试验地位于贵州省台江县排羊乡九摆村的八松和养瓦马尾松林,海拔787.4~936.1 m,相对高差148.7 m。松林面积118.7 hm2,郁闭度0.6,平均树高12.5 m,平均树龄28 a、胸径22 cm。在试验地内选择5块样地,每块样地面积0.067 hm2,每块样地随机选择3株马尾松作为样株,3个重复。5块样地的15株马尾松样株,用油漆进行标记。每株样株选取下部1根侧枝为样枝,以样枝上部枝丫为依托悬挂0.8 mm厚度的塑料农膜将其隔离,样枝下部地面也覆盖0.8 mm厚度的塑料农膜,便于施药前后调查统计,不受干扰。样株间隔控制在150~200 m,最大限度避免喷药时相互影响。

1.2.2药物喷洒2013年9月3日,由15个试验小组对5块样地已选的样枝同时喷药,以喷施清水作对照。药剂喷施方法如下:白僵菌粉剂、林得保粉剂采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6HWF-20-1型进行喷施;“碧绿”1%苦参碱制成1 500倍水雾剂,采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6HWF-20-1型进行喷施;油烟剂(0#柴油∶4.5%高效氯氰菊脂∶溴氰菊脂=15∶20∶6)采用背负式烟雾机6HYB-25(B)型进行喷烟防治。施药前对样枝上分布的思茅松毛虫进行调查统计,施药后第2,4,6,8,10,12天进行防治效果调查。

1.2.3数据处理校正死亡率(%)=(处理死亡率-对照死亡率)/(100-对照死亡率)×100[2]。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施药后不同时间的思茅松毛虫死亡数量施药后不同天数的思茅松毛虫死亡数量见表1。

表1 药剂防治不同时间后的思茅松毛虫累计死亡数量

注:同种药剂同行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Duncan’s新复极差法检验)

由表1可知:林得保粉剂和白僵菌粉剂施药后,随时间的延长思茅松毛虫的累计死亡数量逐渐增加,第12天达到最高;苦参碱水雾剂在第10天死亡数量达到最高,且全部杀死供试虫;油烟剂在第4天能杀死全部的供试虫。

利用SPSS软件对同一药剂不同时段累计死亡虫数量进行方差分析。林得保粉剂对思茅松毛虫的累计死亡数量在第4天前与第6天后差异显著,第2天与第4天以及第6天、第8天、第10天、第12天之间差异不显著;白僵菌在第2天、第4天与第10天和第12天差异显著;1%苦参碱水雾剂在第2天、第4天、第6天、第12天之间差异显著;油烟剂和对照各统计时间供试虫种累计死亡数量差异不显著。

选取了4种药剂(含组合)采用喷烟、喷雾或喷粉方式对供试虫种进行施药,在第2,4,6,8,10,12天统计思茅松毛虫死亡数量(图1)。由图1可知,喷施林得保粉剂、苦参碱水剂后,思茅松毛虫死亡数随时间的推后逐渐增加,第6天为死亡高峰期,而后逐渐减少;喷施高效氯氰菊脂+溴氰菊脂油烟剂后,思茅松毛虫在第2天出现死亡高峰,几乎全部杀灭供试虫;喷施白僵菌粉剂后,思茅松毛虫死亡数随时间的推后,增长速率加快,在第12天出现死亡高峰值。

图1 不同时间死亡数量(当次数量)

2.2防治效果调查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及方差分析(P<0.05,Duncan’s新复极差法检验)结果见表2。林得保粉剂对供试虫种的死亡率在药后6 d与2,4,10,12 d差异显著,与8 d差异不显著;白僵菌粉剂药后2 d与第6,8,10,12天其它时段上的死亡率差异显著;苦参碱在每个时间段上的死亡率均存在显著差异,而油烟剂第2天的死亡率与其余时段差异显著。校正死亡率与死亡率的方差分析结果基本相同,也有不一致的现象,林得保4 d与其余时间差异显著,白僵菌在10 d后出现与前面时间校正死亡率显著差异。

表2  喷施不同药剂后对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效果

注:同种药剂同一列中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Duncan’s新复极差法检验)。

受药剂成分和剂型的影响,4种药剂对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效果以油烟剂防治效果最好且防效最快,苦参碱次之,林得保和白僵菌防效最慢但效果持久。

同一统计时间段里,不同药剂对供试虫种的校正死亡率见图2。在4种药剂中,油烟剂在 第2天和第4天的校正死亡率最高,第4天的校正死亡率达100%;除油烟剂外,第6,8,10天出现最高值的均是苦参碱;林得保和白僵菌均在第12天才出现最高致死校正死亡率。

图2 同时间段不同药剂对思茅松毛虫校正死亡率

采用油烟剂对思茅松毛虫幼虫进行林间隔离防治时,药后2 d死亡率便达到100%,可能是思茅松毛虫幼虫对于油烟剂更为敏感的缘故。林得保、苦参碱和白僵菌在药效速度方面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思茅松毛虫幼虫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不同所致。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药剂对思茅松毛虫的杀虫效果不同,施药方式也同样影响防治效果。本试验选用的4种药剂中,高效氯氰菊脂+溴氰菊脂组合喷烟效果最佳,能很快杀死害虫,在思茅松毛虫密度大或者大面积暴发时,使用该油烟剂进行防治减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但对害虫天敌致死率也相对较高;苦参碱水剂效果次之,但受山林中水源的限制影响其可操作性;林得保和白僵菌粉剂随着孢子在林间的大量萌发,防治效果具有持续性,加之黔东南大部分林区基本能满足孢子萌发的条件,比较适用于常规性防治。

油烟剂是由柴油与杀虫剂混合通过喷烟机施药,不同的柴油、药剂或者不同药剂的比例可能影响杀虫效果,今后可进一步开展柴油与杀虫剂不同配比的优化组合研究,取得更为理想的思茅松毛虫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思茅松毛虫白僵菌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of Hemiphyllodactylus(Reptilia: Gekkonidae) from karst landscapes in Yunnan, China, highlights complex conservation needs
是谁吃了松毛虫
松毛虫家族覆灭记
蚂蚁大战松毛虫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不同储存温度对白僵菌孢子活性的影响
白僵菌属分类研究进展
白僵菌应用研究进展
思茅山橙根中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白僵菌对酚类转化及僵蚕中4-O-甲基葡萄糖苷化产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