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诗歌教学中的联想效应

2018-08-03 06:27
好家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春雨小班事物

文 倪 霞

语言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了:“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它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地与人交流、探索外界。”诗歌语言简练优美,情感丰富,而且融入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和期盼,是很好的儿童语言教育体裁。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诗歌是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艺术,它适合各年龄段幼儿去感知和学习。

在小班幼儿的诗歌朗诵、创编中不乏各种形式的源自生活的联想,它们构成了诗歌或现实或虚幻的元素,给人以无限遐想。笔者发现,小班幼儿在思维和语言的表达中常常会根据具体事物和现象展开联想,他们所思考的结果也是较为现实的,这和没有根据具体事物而产生的想象不同,它更加具象化,容易让小班幼儿进行模仿和学习。如诗歌《太阳和月亮》,幼儿容易由太阳、月亮的形象联想到白云、蓝天、星星、流星,进而创编出新的诗歌,为他们发散思维提供了具象基础。基于生活经验,小班幼儿的联想多是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发散出来的,因此,他们的许多美术、语言作品都带有现实的痕迹,具有形象性。于是,笔者尝试采用联想效应进行小班诗歌教学,让幼儿深化诗歌内容,以联想创编出新诗歌。

一、诗与儿童:幼儿是天生的歌者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完善,但他们好奇心强,呈现出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的强烈关联性,这使得幼儿常常会有联想性的描述,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而诗歌简短洗练、生动有趣、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幼儿理解,从而引起共鸣。

小班幼儿情感丰富且外露,幼儿的一言一行能够表达其精神世界。儿童诗中鲜活的形象、缤纷的色彩都符合幼儿运用感官进行学习的特点,在诗歌的情境里,幼儿的感受更深,探索更主动,交流更积极,学习更有效。

二、厘清理念:依托生活,在诗歌中自由联想

幼儿的联想需要教师具有清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幼儿的生活是最好的教学素材。实践发现,儿童诗歌因具有形象性和韵律感,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模仿,幼儿也能根据生活经验联想出类似或相关联的形象,来进行诗歌创编。因此,在学习诗歌初期,不宜一味鼓励小班幼儿进行发散式想象,而应从幼儿经历过的生活事件和知识经验中提取有用的元素。

(一)古诗:文化传承的优秀载体

小班幼儿学古诗并不是为了机械的背诵。古诗凝聚了古人智慧的精华,其语言的精炼和所描述的意境,同样可以带给小班幼儿视觉、听觉上的美感。如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简单形象的语言,配上生动的图画,即便是小班幼儿也能理解诗里小娃娃偷偷乘船去采莲的兴奋心情,还能从船、水联想到水里的荷花。又如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即将进入中班的幼儿从牧童联想到“牛”,既容易记忆,又能感受到牧童天真快乐的生活。这种类似思维导图的联想,有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当然,为小班幼儿选择的古诗应是浅显、简洁,并具有实际形象的,这样才容易被幼儿所感知和理解。

(二)现代诗:深入实际生活的艺术

儿童现代诗呈现了更多的生活意境,它注重从儿童的生活经验中发掘素材。如《春雨》,通过嘀嗒的雨滴以及想要发芽长大开花的柳树、梨树、麦苗这些具有联系的自然物中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同时结合视频、图片和幼儿生活经验的回顾,使幼儿从春雨联想到大树发芽、梨花开放、麦苗长高,这是具有推理性的联想,幼儿从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味和美好,也提高了对语言艺术的兴趣。

(三)创编诗:把联想变成美丽的现实

《指南》提出:“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在语言活动里,自发的改编、创编对幼儿语言的自主思考和使用有重要的意义,而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作品也是将语言和艺术相结合的良好途径。创编的时候,我们要重视幼儿的细微改变,细节的变动往往就是幼儿当下的创新。

仍以《春雨》为例,在幼儿的经验里,还有什么会发芽、开花、长大呢?这是十分容易想到的,也是有原型的:小草、小花、小树苗,还有幼儿自己,都是可以运用的形象。对形象的推演可以有效地推动幼儿的联想,进而展开诗歌创编,进行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的成功又促进了幼儿继续深入语言艺术的学习。教师认为,保护幼儿的创造积极性比编出几句诗歌更为重要,幼儿的学习是一个通过不断积累,最终发生质变的愉快过程。

三、区分种类:助力理解诗歌展开联想

幼儿的生活本身就是生动的、艺术的。美妙的语言教学素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教师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教师要分清楚不同的联想类型,才能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幼儿的联想火花。

(一)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例如诗歌《夏夜》:“露珠在荷叶上睡觉。”除了荷叶,露珠还能够在哪里睡觉呢?幼儿想到了芭蕉叶、草叶、花瓣等等,教师应及时地把握这些幼儿思维广度的发展,就这样,一首新的诗歌就诞生了。

(二)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而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一次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短短的彩虹,幼儿们很兴奋。教师借机鼓励幼儿思考:“彩虹桥上会有谁呢?谁想上去看一看、玩一玩呢?”“小动物们能上去,小朋友们能上去,星星、月亮都能上去,连太阳也上去走了走,糟糕了!什么也看不见啦!”教师巧妙地运用了简单的生活现象中的相似之处,激发幼儿展开大胆的联想。

(三)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指对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进行联想。如:由黑暗想到光明,由美丽想到丑陋,由整齐想到杂乱。一次美术活动后,材料的凌乱让幼儿很苦恼。教师便引导幼儿回忆活动前美术桌是什么样的?活动后又是什么样的?一对比,效果立现。幼儿一边说一边整理,就这样,一首《我们都要爱整齐》深深地印在了幼儿的脑海里。

(四)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例如,小班快结束时当幼儿再读《春雨》,他们认为春雨是表示春天来了,更多的小动物醒来了,是春雨的“沙沙”声唤醒了它们。于是,从听见春雨声想到吵醒了沉睡的小蛇和熊,想到更多的小动物出来觅食,这是非常美妙的联想,根据此素材创编的诗歌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喜爱,这是幼儿自主、自由联想的成果。

小班幼儿的联想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在日常中,应给予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交流的机会,帮助幼儿运用试听感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学习和积极联想,从真实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学习元素,并结合优秀的诗歌作品,促进幼儿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提升其感知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让感悟、说话、创编诗歌成为一门富有童趣的艺术。

猜你喜欢
春雨小班事物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春雨
春雨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