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

2018-08-08 12:53程俊
系统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身硬膜外骨科

程俊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 408400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老龄化进程越来越快,在老年群体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老年骨折性疾病的发病率尤为突出。在老年性骨折疾病中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在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实施麻醉,患者在术后短期内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一般指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后,在数天内出现思维、意识、记忆、认知等方面的紊乱,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为了在手术治疗期间提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需要在治疗前对患者实施适当的麻醉方式,减少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影响。而临床中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基于此,该院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95例,就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95例参与该次研究,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 65~84 岁,平均(73.1±1.1)岁,关节置换术 28例,骨折手术17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4~83 岁,平均(74.8±2.2)岁,关节置换术 31 例,骨折手术19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该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研究资料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在手术之前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同时采用麻醉呼吸机对异氟醚和瑞芬太尼实施静吸,达到复合麻醉效果,对患者给予维库溴铵,确保患者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即在第2~3腰椎间硬膜外进行穿刺置管,并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之下,在手术期间再使用罗哌卡因进行持续硬膜外麻醉。

1.3 观察指标

根据MMSE评价标准[2]对患者术前1 d、术后1、7 d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总分为3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则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前、术中30 min、术后心率。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认知功能评分、心率变化均采取(±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手术前1 d,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7 d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不同时间点心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术中30 min、术后心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 1 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 1 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术前1 d 术后1 d 术后7 d对照组(n=45)观察组(n=50)t值P值28.45±1.18 28.35±1.02 0.443 0.659 18.75±1.52 20.95±2.32 5.401 0.000 22.89±2.14 25.81±3.62 4.718 0.000

表 2 不同时间点心率比较[(±s),次/min]

表 2 不同时间点心率比较[(±s),次/min]

组别 麻醉前 麻醉后手术前 术中30 min 术后对照组(n=45)观察组(n=50)t值P值85.25±6.38 84.15±5.32 0.916 0.362 82.15±4.58 80.25±5.57 1.804 0.075 86.85±5.78 85.35±5.22 1.329 0.187 83.39±6.54 82.41±5.79 0.775 0.441

3 讨论

近些年,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群体的身体机能出现退化,尤其是骨质疏松等问题导致老年人在关节置换、骨折方面的发生率比较高[3-5]。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长时间的麻醉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短期认知功能障碍现象,因而对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6]。再加之老年群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比较高,因此在老年患者实施手术之前需要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进而减少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目前临床中运用最广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为此,该院对上述两种麻醉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老年患者麻醉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恢复提供了参考。

在该次研究中,该院对5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前、术中30 min、手术后的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小,但对患者的心率变化没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源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术后麻醉方式等有密切的关系[7]。尤其是麻醉方式,由于麻醉会对患者的大脑代谢、血流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患者一部分脑细胞的凋亡,因此在患者术后麻醉药效过后大脑认知出现障碍,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9]。在该次研究中,硬膜外麻醉主要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患者的硬膜外的间隙中,然后药物从神经根达到椎间孔,对神经产生阻滞,最终达到麻醉的效果,而全身麻醉主要通过气管插管进行麻醉,对患者的脑细胞容易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由于两种麻醉方式都对患者的神经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在使用期间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采用合理的麻醉药物用量,降低麻醉药物对患者神经的影响。此外,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也与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的使用量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手术前使用麻醉药物期间需要对患者的体质进行全面检测,然后合理使用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用量等。唐俊霞等[10]将选取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组麻醉后1 d功能评分为(26.00±0.99)分,硬膜外麻醉组的功能评分为(27.67±1.19)分,结果证明硬膜外麻醉组的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没有较大的影响,但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中运用硬膜外麻醉措施,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提升,同时能够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猜你喜欢
全身硬膜外骨科
石榴全身都是宝
老鳖全身都是宝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