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不同阶段血压变化特点

2018-12-18 07:30董庆铁景分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肌酐尿酸动态

张 晟, 程 锐, 董庆铁, 景分清

(江苏省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内科, 江苏 无锡, 214011)

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8岁以上成年人CKD患病率为10.8%,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国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高血压是CKD常见并发症之一,持续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恶化,故控制高血压是延缓CKD进展的重要干预方法。分析血压水平可协助临床认识不同阶段CKD患者的血压水平及规律,为降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不同阶段CKD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初诊CKD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51例; 年龄22~83岁,平均(42.3±15.2)岁; 慢性肾小球肾炎39例,高血压肾病25例,老年性肾功能减退17例,糖尿病肾病12例。上述纳入患者均符合CKD诊断标准[3], 且均未进行透析治疗。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CKD病例分为3个阶段, GFR≥60 mL/min为早期组(n=31), GFR 15~60 mL/min为中期组(n=33), GFR<15 mL/min为晚期组(n=29)。随机选取同时期于该医院进行体检的25例无相关病史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4组男女比例、年龄及体质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日本爱安德TM-2430)测量上述4组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早晨8: 00至次日早晨8: 00的血压。日间(6: 00~22: 00)血压测量间隔15 min,夜间(22: 01~5: 59))血压测量间隔30 min。监测期间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禁止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尽量保持上臂处于静止与伸展状态。

1.3 观察指标

检测4组患者空腹血糖、尿酸及血肌酐等实验室指标; 计算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与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 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与平均舒张压(dDBP), 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平均舒张压(nDBP); 计算血压夜间下降率,即(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白天血压均值×100%。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动态血压分为4种模式,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深杓形, 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为杓形, 夜间血压下降率0~10%为非杓形,夜间血压下降率<0%为反杓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4组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4组空腹血糖与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晚期组尿酸及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中期组(P<0.05); 中期组尿酸及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组(P<0.05); 早期组尿酸及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4组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2.2 4组24 h动态血压水平比较

4组24 h动态血压水平结果显示,晚期组显著高于中期组,中期组显著高于早期组,早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 4组动态血压模式比较

CKD早、中、晚期患者的动态血压模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KD患者杓型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非杓型与反杓型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3 讨 论

高血压作为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加速CKD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诸多CKD患者在起病初期就伴有高血压,可见肾脏病变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高血压会引起肾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肾脏疾病常伴有高血压而加速肾功能的衰竭,从而增加后期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故控制血压水平是治疗CKD的重要环节[4-5]。24 h动态血压监测是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下进行的,监测结果准确全面,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可掌握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压水平,有助于医生调整给药时间,使血药浓度与血压变化相匹配,从而达到24 h降压的目的。健康人群的动态血压具有昼夜节律性,夜间血压相比白天血压下降10%~20%, 呈杓型血压,该节律变化有助于机体保护心、脑、肾血管的正常结构与功能[6-8]。

表2 4组24 h动态血压水平比较 mmHg

表3 4组动态血压模式比较[n(%)]

本研究根据GFR值将CKD 患者分为早、中、晚期,并与健康人群一起监测24 h动态血压,这4组人群的空腹血糖与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了血糖与血脂对昼夜血压的影响。CKD病情越严重,尿酸与血肌酐的水平越高,与刘晓等[9-11]研究结果一致,可见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及重吸收尿酸与血肌酐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肾功能的衰退其动态血压升高,非杓型与反杓型的发生率增高,即使在CKD早期,也出现了非杓型血压,提示血压控制需在早期进行干预。多项研究[12-14]表明,非杓型动态血压夜间对肾功能的伤害起促进作用,可见昼夜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的重要性。在临床工作中重视24 h动态血压的监测,早期血压形态异常患者及时使用药物治疗,同时根据血压波动曲线选择给药时间与药物种类,对肾功能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肌酐尿酸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喝茶能降尿酸吗?
国内动态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动态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尿酸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