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18-12-18 07:30张志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瑞舒伐低剂量左室

张志芳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43)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患病率与死亡率。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因心脏结构发生改变,使左室充盈与射血能力受到影响而产生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治疗[1- 2]。瑞舒伐他汀是近年来应用至该领域的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药物剂量的选择临床上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为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将本院100例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入院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3-4], 同时排除: (1) 药物禁忌证或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 (2) 短期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史者; (3) 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等。其中,高剂量组男29例,女21例; 年龄61~88岁,平均年龄(79.7±5.9)岁; 病程0.5~2.1年,平均病程(1.3±0.4)年; NYHA分级: Ⅲ级26例, Ⅳ级24例。低剂量组男30例,女20例; 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9.0±6.7)岁; 病程0.6~2.2年,平均病程(1.4±0.6)年; NYHA分级: Ⅲ级27例, Ⅳ级2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与NYHA分级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吸氧、利尿、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纠正电解质等基础处理,高剂量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给予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83), 起始剂量为5 mg/d, 后逐渐增至20 mg/次,饭后口服,每日1次。低剂量组患者则给予低剂量瑞舒伐他汀,起始剂量为5 mg/d, 后逐渐增至10 mg/次,饭后口服,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随访时间6~12个月。

1.3 检测方法[5-7]

心功能改善中规定NYHA改善2级及以上或心功能恢复至Ⅰ级为显效, NYHA改善1级为有效, NYHA分级无变化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人数×100%。疾病相关参数包括: 心率、收缩压、尿量、室间隔厚度(LVST)、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清肌酐(SCr)、6 min步行距离(6MWT)等。远期预后参考《简易健康质量量表SF-36》, 包括8个维度,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相关参数比较

高剂量组治疗后心率、LVST、LADD与LVDD水平比较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尿量、LVEF与6MWT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相关参数比较

2.2 2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高剂量组显效11例,有效34例,无效5例; 低剂量组分别为8、27、15例。 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0.00%, 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的70.00%(P<0.05)。

2.3 2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率比较

高剂量组总体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近期心血管时间发生情况[n(%)]

2.4 2组患者远期预后比较

高剂量组患者末期随访总体健康与活力评分比较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远期预后比较

3 讨 论

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百分比已占据全部疾病的42%,冠心病是人类死因第一顺位疾病,具有极高的危险性[8-9]。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当心肌梗死至左室心肌的20%时即可发生,约有65%的心衰是由冠心病引发,并受到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与机械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可造成患者心脏结构受到损伤,心功能严重受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治疗[10-11]。

该病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为主,但治疗效果仍十分有限,需寻找更为有效的临床药物[12-14]。他汀类药物是近些年来应用至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领域的药物种类,可调节血液胆固醇浓度,抑制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发挥降胆固醇作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病人群发生室速的风险[15-16]。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主要通过降低C反应蛋白(CRP)与黏附因子的水平减轻局部炎症,从而减少缺氧性氧化应激所造成的心肌细胞肌浆与钙超载,从而挽救受损的心肌细胞[17-18]。

瑞舒伐他汀是临床上新型他汀类药物,是由甲基氨苯磺胺与苯氟基团所构成的亲水型药物,可发挥最大调脂与抗炎作用,对肝脏的选择性良好,药物相互作用低,因此更适用于老年患者群体[19-20]。目前临床上对于瑞舒伐他汀剂量的选择问题上存在一定争议,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治疗后心率、LVST、LADD与LVDD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尿量、LVEF与6MWT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 末期随访总体健康与活力评分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 高剂量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总体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可以看出,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明显改善心脏机构,提升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发生概率,从而改善远期预后。

猜你喜欢
瑞舒伐低剂量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