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片与多层螺旋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对比

2018-12-18 07:31王吉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线片螺旋影像学

王吉辉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 放射科, 陕西 宝鸡, 721001)

肺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速度极快的恶性肿瘤,随着因目前环境的恶化及吸烟群体的增加,肺癌的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1]。研究[2-3]显示,周围型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之一,临床发生率较低,为肺癌总发病率的20%左右,但恶性程度较高、转移早、倍增时间短,是导致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需加强对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以改善预后。现阶段,临床上在诊断周围型肺癌疾病多采用影像学方式,能够定位肿瘤位置,定性分析肿瘤性质及分期[4]。本研究采用X线片与多层螺旋CT 2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周围型肺癌进行诊断鉴别,分析2种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79例周围型肺癌、部分伴胸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32例; 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9.81±5.51)岁; 肿瘤分期: Ⅰ~Ⅱ期40例, Ⅲ~Ⅳ期39例; 肿瘤最大直径: >3 cm 48例, ≤3 cm 31例; 淋巴转移情况: 50转移, 29未转移。纳入标准: ①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确诊; ② 存在独立思考能力; ③ 研究经医院委员会审核后批准; 排除标准: ① 患者存在严重精神异常; ② 存在系统功能障碍; ③ 拒绝参与研究; ④ 对研究内容不知情。

1.2 方法

1.2.1 X线片检查: 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在检查时保持站立位,采用美国锐柯DR X线机对患者的胸部正位及侧位进行扫描检查。

1.2.2 多层螺旋CT检查: 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仰卧位,采用美国GE 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检查,首先对患者的全胸容积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随后对病灶部位进行薄层扫描,将扫描参数设置如下: 电流120 mAs, 电压140 kV, 层距3.0 mm, 层厚3.0 mm, 机器旋转时间为0.6 s。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前需给予患者注射碘佛醇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30), 以3.0 mL/s的速度注射,注射总剂量为80 mL, 随后医生对病灶的扫描层厚需控制在1.0 mm。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灵敏度及特异度

多层螺旋CT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14%、92.98%, 高于X线片的57.35%、53.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周围型肺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对比[n(%)]

2.2 阳性表达

多层螺旋CT检测在周围型肺癌Ⅰ~Ⅱ期、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及总表达率均高于X线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多层螺旋CT与X线片检测阳性表达效果对比[n(%)]

3 讨 论

近年来,中国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剧,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肺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情进展较为迅速,且治疗难度较大[5]。大部分患者患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约50%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严重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等,病死率高[6-7]。周围型肺癌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临床转移、扩散较早,确诊后生存期大多不超过1年,且无法进行手术根除治疗。但周围型肺癌对放化疗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接受全身化疗后初治效果明显,可有效延缓癌细胞扩散[8]。研究[9]表明,早期周围型肺癌可经化疗后达到良好效果,且存在1%的痊愈率。周围型肺癌患者长期接受化疗后极易产生耐药性,致使癌症复发,预后较差[10]。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的筛查及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明确患者病灶[11]。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能够更快、更好的确定病灶范围,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层螺旋CT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从不同层面反应患者胸部及肺癌可能发生的病变,并给予全方位的扫描,有助于临床的确诊[12-13]。此外,多层螺旋CT检查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损伤,且临床诊断率较高,可为医生的诊治提供依据。而常规影像学X射线检查分辨率较低,在检查过程中漏诊率高,无法明确患者病情[14]。因此,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清晰的显示患者肺部及病灶状况,对推进治疗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检测灵敏度为91.14%、特异度为92.98%, 高于X线片的57.35%、53.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测在周围型肺癌Ⅰ~Ⅱ期、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及总表达率均高于X线片检测(P<0.05), 说明多层螺旋CT在诊断周围型肺癌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片。X线片漏诊率较高,且具有较高辐射,对患者医源性损伤大[15], 但多层螺旋CT筛查准确率较高,这是因为多层螺旋CT扫描后可清晰观察到病灶形态大小及边缘的特征,同时还可以观察病变的内部特点及周围临近组织的CT表现,可有效减少漏诊及误诊发生率[16]。周围型肺癌肿瘤组织沿着支气管壁生长,或因肿瘤而导致支气管狭窄发生阻塞性肺炎、阻塞性气肿等,于患者患病早期,肿瘤相对较小,在进行X线片检查时,极易与炎症性病变或其他良性肿瘤等疾病相混淆,出现误诊及漏诊[17-18]。因此,对于周围型肺癌患者在临床诊治中需结合具体的临床资料配合经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可有效减少漏诊率及误诊率,提高肺癌的早期筛查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下,患者肺部的病变情况可清晰显示,具有较高分辨率,对早期肺癌患者的筛查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线片螺旋影像学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1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旋风“螺旋丸”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