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面膜”、增防护,安全相伴鄂西路

2019-01-14 13:12
中国公路 2019年2期
关键词:鄂西纵坡管理处

鄂西高速是湖北省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包括G50沪渝高速鄂西段、G42沪蓉高速宜巴段两条东西向国道主干线以及S68三峡翻坝高速,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鄂西高速公路管理处(以下简称“鄂西管理处”)管养,里程共计550公里。

2018年以来,鄂西管理处以科技养护为依托,强化养护精耕细作能力,推进了全线隧道路面改造升级、排水系统优化等工程,通行条件得到持续改善,通行车流量增加7.7%,事故量却减少了20.5%。

路面敷“面膜”,不打滑!

时值深冬,记者在湖北最长公路隧道——沪渝高速长阳段金龙隧道看到,铣刨摊铺后的隧道焕然一新,车辆通行安全又舒适。

“金龙隧道以前是水泥混凝土路面,2018年,我们在原来基础上,对沪渝向的8599米路面加铺了6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使得‘荆楚第一隧’的路面摩擦系数得到极大提升。”鄂西管理处技术人员介绍道,6厘米的SMA沥青面层相当于给路面敷了一层“安全面膜”,只是这层“面膜”不是为了让路面更光滑,而是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铣刨磨耗和抗滑性能逐年衰减的难题,极大改善了特长纵坡隧道的通行环境。

鄂西管理处管辖的沪渝高速鄂西段和沪蓉高速宜巴段是出川入渝的大动脉,三峡翻坝高速则是三峡库区水陆联运的重要通道,大货车和重载车占比高,加之长大纵坡路段多,不断增加的“三超”车辆导致路面出现推移、车辙等病害。但是,得益于养护部门每年的精耕细作,鄂西高速的路况指数始终保持在94以上的优等级。

链接:

鄂西“天路”

鄂西高速桥隧比在60%以上,共有桥梁804座、隧道98座,其中特殊结构桥梁12座,3公里以上特长隧道23座,包括全长8.7公里的“荆楚第一隧”金龙隧道。此外还有12处长大纵坡,其中最长纵坡达26公里。鄂西高速所处海拔较高,海拔800米以上路段约210公里,占总里程的38%,向来有“天路”之称。

2018年以来,鄂西管理处围绕鄂西山区高速安全舒适的通行需求,密集推进实施了涉及路基路面、交安设施、重点桥隧的多项养护专项施工,全面升级道路通行质量。鄂西管理处在集中5个月时间内,对全线行车状况较差、抗滑性能不足、车辙推移等病害,以及对金龙隧道、马水河特大桥、大水井隧道等近14公里路段进行了集中铣刨摊铺。在隐患处治上,鄂西管理处也不遗余力,通过“一隐患一专班一方案”和“五落实”的措施,在2018年底前完成了宜巴高速季家坡隧道、峡口隧道、界岭隧道3处挂牌督办安全隐患的整改销号。

桥梁穿“衣服”,更耐久!

鄂西管理处的养护投入不仅体现在对道路面层的保养,还有大量是在公众看不见的地方。

鄂西高速素来有“桥隧博物馆”之称,804座桥梁遍布武陵山区的崇山沟壑中,尤其是宜巴高速依长江走线,发达的水系使得许多桥梁涉水而建,仅第五养护站所辖夷陵段就有涉水桥梁31座,涉水桥梁长时间遭遇河水、溪流的冲刷,墩柱极易出现桩基外露、基础掏空、锈蚀露筋等病害,桥梁桩基及墩柱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受到严重的威胁。

涉水桥梁的病害观测是养护首先面临的难题。为此,鄂西管理处先后采用了斗式桥检车、皮划艇等方式进行检测,甚至聘用“蛙人”潜水检测,但这种检测存在很大盲区,技术人员受诸多限制,无法准确掌握病害情况。

“引入水下机器人对涉水桥梁检查,为我们观测水下隐形病害提供了方便,更为精细养护提供了科技支撑。”2017年9月,鄂西管理处在湖北省内首次利用无人潜航器对大溪水库1#桥进行检测。这也是继鄂西管理处在引入爬索机器人检查斜拉桥、无人机检查高墩大桥后,对桥梁科技养护的又一次全新尝试。

科技应用为桥梁“精准把脉”,养护也就可以“对症下药”。2018年5月起,针对涉水桥梁排查出来的问题,鄂西管理处通过采取外包钢筋混凝土、钢护筒和钢筋石笼的组合式防护,为14座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共计59处涉水墩穿上“防护服”,全面增强了涉水桥梁的抗冲刷能力。

而在四渡河特大桥的主缆、吊索和钢桁梁,支井河特大桥和小河特大桥的主拱圈、拱上立柱和钢盖梁等容易被忽视的重要钢构件处,“特桥专班”的养护人员也正在紧张忙碌着:通过应用具有带锈涂装、带湿低温作业、防腐时效超长、环保、可扩展等显著优点的改性橡塑带锈涂装底漆,内外涂刷近1.4万余平方米,为特大桥穿上颜色鲜亮的“防护服”,既美观又实用。

2018年以来,鄂西高速以科技养护为依托,强化养护精耕细作能力,通行条件得到持续改善,通行车流量增加7.7%,事故量却减少了20.5%。

道路添保障,能救命!

沪渝高速长阳段有着湖北高速公路最长的26公里长下坡和密集隧道群,如何提升道路安全防护能力一直是管理部门探索的重点。

在沪渝高速渝沪向1241公里处,养护施工单位正在对该处避险车道进行翻挖、冲洗,这处避险车道是鄂西管理处统筹考虑26公里长下坡事故防范设施,于2012年在原有2处的基础上新修建的,其投入使用对降低车辆失控带来的事故损失发挥了显著作用。

“避险车道是鄂西高速安全管控的关键配置,是司乘人员的‘生命救险车道’,维护好、使用好至关重要。”2018年8月,鄂西管理处党委书记钱兵专门调研了沪渝高速长阳段避险车道的使用维护情况。鄂西管理处结合使用经验摸索形成规范,对11处避险车道进行加固升级,对沪渝高速渝沪向1221公里处避险车道进行了改造强化。

仅2018年,鄂西管理处第一养护站管养路段的3处避险车道就有40余辆货车和小汽车避险,挽救了至少60名驾乘人员的生命。像这样的避险车道,在沪渝高速鄂西段和沪蓉高速宜巴段就有12处。

鄂西管理处还与路政、高速交警建立了协作机制,养护部门能够动态掌握避险车道使用情况,及时安排对制动床进行翻挖、冲洗,加固维护制动床末端的缓冲消能设施、前挡墙,最大限度发挥避险车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降速制动效果,确保“救命道”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此外,沪渝高速鄂西段开通运营时,普遍采用伸缩式活动护栏,这类护栏开口应急很方便,但防撞能力不足,极易酿成事故。为此,养护部门更换了防撞等级更高、安全性能更好的新型预张力防撞护栏,替换了原来老旧的中央伸缩活动护栏,鄂西“天路”的安全防护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猜你喜欢
鄂西纵坡管理处
鄂西高速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
重载交通纵坡路面结构受力分析及病害预估模型
中央伤兵管理处的组织管理系统(上)
维持型家庭:农民家庭的生活实践及现代化适应策略——以鄂西C村的经验分析为例
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在鄂西高速中的应用浅析
淮南管理处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系统建设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试论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管理处办公室的职能
考虑电动自行车影响的道路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