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2019-01-17 05:35
中国水利 2019年9期
关键词:嘉峪关市许可用水

朱 艳

(甘肃省嘉峪关市水务局,735100,嘉峪关)

甘肃省嘉峪关市属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水资源在保障全市生活生产用水、城市经济发展及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因而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保障嘉峪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为指引,嘉峪关市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为中心,稳步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嘉峪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做法

1.水资源现状

嘉峪关市地处戈壁腹地,干旱少雨,多年平均年降水量91.3 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2 205.4 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78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55亿m3/a,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平均为1.33亿m3/a,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22亿m3/a。

全市境内只有一条常流河,属黑河一级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6.4亿m3,沿主河道设有引水工程2处,受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和调蓄工程限制,每年可利用地表水在8 000万~9 500万m3之间。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平原区,全市区域内划分为4个地下水水源地(北大河、嘉峪关、黑山湖、新城)和1处截引工程(双泉),供给全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

2.水资源节约举措

(1)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考核

为严格落实“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嘉峪关市“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要求,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嘉峪关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要求,对供水单位2017年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考核,对各单位目标完成情况、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下发了考核结果,同时下达了嘉峪关市2018年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编制完成了《嘉峪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

(2)严格取水许可监督管理

根据水利部 《计划用水管理办法》,按照《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及甘肃省水利厅相关工作要求,下发了《嘉峪关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对取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转发了《甘肃省计划用水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对各取水单位上报的2017年度取水总结和2018年度取水计划予以备案,参照行业用水定额、许可取水量等资料,结合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下达了2018年度取水计划,颁发239本取水许可证。同时,为完善嘉峪关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关配套规划,编制完成了 《嘉峪关市行业用水定额 (试行)》,涵盖了全市生活、城镇公共、农业和工业等主要用水行业。

(3)严格重点用水单位监督管理

公布了全市重点取(用)水户名录,按照甘肃省用水总量统计工作要求,自2014年起按年度向省水利厅填报用水总量统计工作报表,已确定工业年取水量大于15万m3重点用水户17户、农业灌溉面积1万~5万亩(1 亩=1/15 hm2,下同)灌区 3 个(全市无农业灌溉面积超过5万亩的大型灌区)、公共供水户5户,并按省水利厅要求按季度及时将用水相关信息录入统计台账系统;同时还向各取水单位下达了规范用水总量统计工作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统计工作要求,做好用水统计工作。

(4)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从2013年起,嘉峪关市共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6个,截至2018年6月,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65万亩,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以上。

(5)持续开展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测算

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和“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工作要求,按季度测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用水总量为18 716万m3,工业用水量为 7 690万 m3,2018年万元 GDP用水量为82.23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67.88 m3。

(6)大力开展非常规水源利用

根据嘉峪关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现状,2018年中水回收量约为673万m3,中水日产生量约为1.7万~1.8万m3,污水处理厂年中水回用量为670万m3,中水利用率达67%(不含冬季排至红柳林基地用于土壤改良的中水量)。处理后的中水主要用于绿地灌溉,经测算,市污水处理厂中水近期每年服务人工林绿化面积可达到6 700亩,每年可节约新鲜水400 万 m3。

3.水资源保护主要做法

(1)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编制并印发了《嘉峪关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了2017年度嘉峪关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工作,自评估分数达到90分以上。

(2)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公布了《嘉峪关市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批复了《嘉峪关市水资源保护规划》,依法划定地表水一级水功能区1个、地表水二级水功能区1个、地下水二级功能区6个、地下水水源涵养区3个、不宜开采区1个,并对讨赖河嘉峪关段纳污能力进行了核定。

(3)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严格落实《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嘉峪关市境内未设置入河排污口,市河长办不定期巡查河道,确保河道内无违法排污现象发生;甘肃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酒泉分中心对嘉峪关市所属甘肃省水功能区每月进行常规检测,按季度发布甘肃省水质简报,未发现超标现象。

(4)完成备用水源地建设任务

实施了嘉峪关市饮用水供水水源地西气(油)东输(送)管网带下游水源井迁建项目。新建备用水源井61眼、325万m3应急备用水库1座,共敷设供水管线49.81 km、井间联络管23.66 km,供水规模达到9 026.7万m3/a。备用水源地建设不仅解决了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穿越嘉峪关市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带来的饮用水安全隐患问题和嘉峪关市无备用水源地问题,还将双泉每年999万m3富余水量储蓄下来实现冬蓄夏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5)实施水生态修复和水系连通工程

编制并印发了《嘉峪关市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开展了新城草湖国家湿地公园河湖连通项目建设工作。在不影响湿地原生水生植被和生境的前提下,实施了清淤疏浚和水系连通工程,配套开展了驳岸建设、浅滩地形塑造、盐碱地植被恢复,全面清理了各类水面养殖设施,扩大了湿地面积,提高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野生动物营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6)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

下发了《嘉峪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和《嘉峪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管理技术方案》,在国家要求的地下水红线管理用水量、水质双控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水位、水量、水质三控目标,按照省政府划定的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范围和嘉峪关市地下水的功能特点和水资源合理配置需要,制定全市地下水红线管理方案。公布了《嘉峪关市关闭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自备水源井工作方案》,对处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6眼自备水源井予以督促关闭。配合省水利厅做好嘉峪关市国家地下水资源监测工程项目,全市5个水源地的5处地下水监测点已全部建成。

(7)做好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

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按照省水利厅要求,对农村饮用水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等进行抽样检测,完善了多方位检测体系,增强了全市农村饮用安全工程水质卫生检测和供水行业监管能力。

(8)做好已建机井排查登记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取水许可动态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建立了完整的机井取水许可台账,加强取水许可证统一编码管理,将全部机井及时录入取水许可管理系统,累计录入信息253条。

二、工作经验和主要成效

1.注重规划引领

坚持把规划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着重体现规划的前瞻性、统筹性和严肃性,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先后编制完成了 《嘉峪关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水资源论证报告》《嘉峪关市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一批规划,对全市水资源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筹规划未来发展用水,为全市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支撑。

2.严把取水许可关

突出水资源论证刚性约束作用,下发了进一步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通知,明确要求做好规划水资源论证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坚持现场核验和验收制度,凡新打机井或旧井更新,必须事前有取水许可审批、事中有监督落实、成井后有竣工验收,严格按批复指标成井。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根据取水用途严格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坚持抄表计量和足额计收,做到应收不漏、应收尽收。

3.健全管理制度

下发了 2015、2020和 2030年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印发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方案,初步建立了全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体系;印发了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了水资源管理责任;公布实施了嘉峪关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健全了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配套政策体系。

4.加强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对取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参照《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核定各单位用水计划,并将上年度用水总结和本年度用水计划予以备案;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取水许可动态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在建立取水许可台账的基础上,对取水户采取动态管理,确保系统数据与实际数据同步;积极开展日常巡查和重点巡查,重点项目跟踪巡查,重点区域定时巡查,及时跟进、及早发现、及早处理,严厉打击违规取水、计量设施不合格等违法行为。

5.营造舆论氛围

积极做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促进水法律法规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和宣传车、宣传牌等媒介及市水务局网站的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平台,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态势,积极营造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相关建议

1.加强调蓄能力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由于没有骨干调蓄工程,按照讨赖河流域分水制度,应该分配给嘉峪关市的地表水没有被利用而过境下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靠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供水量不足成为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短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满足用水刚性需求,建议加强水资源调蓄能力建设,加快实施《嘉峪关市“十三五”水利规划》中规划的文殊水库、新城水库和黄草营水库等调蓄工程项目。

2.全面发展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根据嘉峪关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现状,2018年中水回收量约为673万m3,中水利用率达67%。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还没有达到全覆盖,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项目尚在规划中。建议加快嘉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开展农村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实现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全面发展。

3.积极开展水权交易

建议制定市场准入、交易价格形成、交易用途审批等水权交易流程和《水权交易规则》等相关制度,积极引导水权交易,培育水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存量水资源优化配置。

4.建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

建议借助现有水利设施,通过工程措施将河、湖、水库、湿地等连接起来,实现河湖连通,以大草滩水库、双泉水库、东湖、迎宾湖等为龙头,充分发挥水库调蓄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对讨赖河地表水、地下水和夏季雨洪水资源进行再次调配,构建流域性、科学性、持续性的生态水网。

猜你喜欢
嘉峪关市许可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节约洗碗用水
版权许可声明
本期作者介绍
产业兴了 乡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让优质教育之光洒向每个孩子——嘉峪关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