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的自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2019-02-07 05:34宋文志
中国德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徐特立反省革命

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徐特立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今天,我们学习徐特立的自省精神,就是要坚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始终与自己的不良倾向和错误思想作斗争,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自省是完善人格修养、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自我反省精神是使人不断进步并臻于至善的可贵精神品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一生勤于反省、勇于反省、坚持反省,被朱德誉为“当今一圣人”。学习徐特立的自省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徐特立的自省精神

徐特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后人树立了自省的榜样。

一是反省错误。徐特立总是深刻反省自己犯过的错,勇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敢于同自己的不良思想倾向作斗争,通过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在《讲一讲我的错误观点》一文中,徐特立说:“我犯过了两个错误,是没有人知道的。第一个我拥护过盲动主义……主张上山当土匪……还主张杀人放火”。[1]他自诉作过这样的歌:“为善既无善报,为恶又无恶报,何必安分守己,不作土匪强盗。”[2]面对皖南事变发生前后国共摩擦很凶的情况,徐特立给毛主席写信,认为国民党要投降日本帝国主义,主张共产党应该打出去,争取国统区的民众。皖南事变解决后,徐特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没有估计到我们群众的力量,没有估计到我们党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使国民党不会投降日本帝国主义。那个时候我是马马虎虎的,没有很好的想到这些方面,只看到一面,后来皖南事变解决,我晓得我是错了。”[3]

通过自省,徐特立认识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立即改正自己的错误。他说:“我这个人也有许多偏见,是不完全的,如果给我独立干工作,我要犯错误。我犯过错误,人家不知道,我看了张国焘写的《告青年书》,我就在《救亡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驳张国焘。后来接到中央来信说,张国焘的问题是全党、全国性的问题,你个人为什么发表言论?人就是这样,对痛恨的东西就冲,党立刻告诉我,我就立刻改正错误缺点。”[4]

二是反省“自足”思想。徐特立在给傅连暲的祝寿诗中写道:“世有老少年,也有少年老。不落时代后,年老才可宝。……年老不足取,所耻在自足。……同时易自骄,堕落成顽固。我们不警惕,误党兼自误。”[5]在这首诗中,徐特立反省了老党员容易犯的自足、自骄等毛病,警醒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徐特立从小就坚持学习、始终不辍。为了改变无书可读的状况,徐特立20岁时制订了“十年破产读书计划”,将祖母遗留给他的田产逐年变卖,用于买书、读书。他这种孜孜不倦、勤奋学习的精神在改造自己的认知能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五四运动时期,徐特立已经在湖南教育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1919年7月,已经43岁的徐特立到法国勤工检学。对于勤工俭学的选择,徐特立的一些朋友觉得很可笑:“四十几岁的人,年纪这么大了。还学得什么,何必一定要跑到外国去做拄拐杖的老学生呢?”徐特立回答:“我今年四十三岁,不觉就到四十四、四十五,一混六十岁来了。到了六十岁,还同四十三岁时一样无学问,这十七年,岂不冤枉过了日子?这十七年做的事情,岂不全无进步了?到了六十岁时来悔,那就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6]到法国后,他谢绝了朋友们住校外的建议,坚决与青年学生一起进入木兰省立公学学习法文。由于发音不准,他就请熊信吾当自己课外的老师。熊信吾是徐特立学生的孩子,应叫徐特立太老师。在一般人的眼里太老师变成学生,是可耻的事情。但徐特立并不以此为耻,他说:“我想一想,从前没有学问的时候,当了老师同太老师,自高自大,还要得人家的学费,这真是可耻。如今到了法国,法文一字不识,还自高自大,怕失了旧资格,不更加一层可耻吗?”[7]不以向徒孙学习为耻,而以没有学问却自高自大为耻,徐特立对自己的反省可见一斑。

新中國成立时,徐特立已经72岁了,然而,他想到的是国家建设任务艰巨,自己要为新中国再立新功。为了跟上建设步伐,他制订了一个20年学习和工作计划,并坚决执行。有人劝他说:“你老人家都这么大年纪了,为革命事业奔波了几十年,吃尽了苦头,现在胜利了,也该享享福,学习、工作和建设这些,都是青年人的事,您老人家就高高兴兴地过晚年吧!”[8]徐特立却不以为然地说:“学问是无止境的,活一天就要学一天,为人民工作一天。过去懂得的许多东西,现在用处不大了,进行新的斗争,需要新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不衰老。要是不学习,思想一停止,人就真的老啦。”[9]对于徐特立的这种以自足为耻的精神,毛主席曾给予高度赞扬,称徐特立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的人。

三是反省自以为是。徐特立曾对“自以为是”作了深入阐释:“自以为是”就是“从主观出发,不易接受批评,又缺乏反省(即缺乏自我批评)”。[10]徐特立还分析了自以为是的危害:“首先就障碍了自己前进,不接受他人的批评,不愿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主要的是害怕丢脸—以被人批评,被人指摘为耻辱,反不以‘自以为是为耻辱。”[11]“如果完全‘自以为是,在学术上必定狭隘,在政治上必定孤立,不能吸收人类的一切遗产,妄自尊大,孤陋寡闻。”[12]

曾国藩曾在日记中反思自以为是对身居高位者的危害,他说:“居高位者,何人不败于自是!”[13]徐特立则进一步认为,在年高、位高、学高、功高的四种人面前,自以为是都是第一等的障碍。[14]他还联系自身说:“我是个老头子,还有吴老、谢老我们三个老头子并不高明。”“对老头特别尊敬容易使他犯错误。[15]为了防止“自以为是”,徐特立专门写了一篇《自以为是者的前途》的文章来自励:“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个病态。生命是不断的新陈代谢。自以为是者,他保守旧有的东西不加自我批评,旧的物质不排泄,就无法吸收新的东西,就是思想的生命断绝。”[16]

徐特立是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为革命办教育,为创造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社会主义教育建设做了奠基的工作。对此,中共中央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徐特立从不沾沾自喜、自高自大,总是将成绩归功于党的领导。他说:“首先体会到我工作中的一点成就是与党的领导分不开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亲身参加广大群众的革命运动来锻炼,才有可能在革命事业中贡献力量。再就是要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到‘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17]

二、学习徐特立自省精神的现实意义

徐特立是自我反省的典范,徐特立的自省精神,是共产党人自我批评和自我革命的体现,是伟大斗争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徐特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徐特立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思想道德境界。今天,我们学习徐特立的自省精神,就是要坚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始终与自己的不良倾向和错误思想作斗争,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一是要勇于自我批评,敢于揭短亮丑。有些学校管理者,担心自我批评会影响形象、损害威信,不敢深刻反省自己,不愿积极自觉地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进而下决心改正错误。这与徐特立勇于反省自己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徐特立说:“怕丢丑,终是丑。”[18]事实上,徐特立虽身居高位,却从不怯于自我批评,他自我批评不但没有降低其威信,反而得到更多人的颂扬。我们学习徐特立,就是要像他那样,克服怕丢丑的思想,放下身段,拿出自我批评的胆量。只有勇敢地开展自我批评,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

二是要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党在挫折和失误面前能够力挽狂澜、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百炼成钢、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始终保持刀刃向内、革故鼎新的自我革命态度,徐特立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推着历史车轮前进,成为品德高尚的“当今一圣人”。我们学习徐特立,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与自己的错误思想作斗争,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锤炼自己,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2][3][5][15]武衡,谈天民,戴永增.徐特立文存:第二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259,259,260-261,402,264-265.

[4][18]武衡,谈天民,戴永增.徐特立文存:第三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5,20.

[6][7]武衡,谈天民,戴永增.徐特立文存:第一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21,21.

[8]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怀念徐特立同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95.

[9]徐凡营.一代师表徐特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113.

[10][11][12][14][16][17]武衡,谈天民,戴永增.徐特立文存:第四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2,2,52,2,368,430.

[13]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16:131.

【宋文志,長沙师范学院宣传统战部,政工师】

责任编辑︱张楚然

猜你喜欢
徐特立反省革命
记事簿
中国的出行革命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徐特立长征中发明“拉着马尾巴行军”
做最好的自己
见贤思齐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七十老将水中舞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