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的学校实践

2019-02-07 05:34赵涛征赵会娜
中国德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法治师生

赵涛征 赵会娜

为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北城初中一直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扎实行动,开拓创新,逐步探索出“一二三四五”工程,并层层推进、步步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围绕一个重心

站位高才能走得远。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认真学习、反复讨论,达成了“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的教育共识,并确立了“以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用它来全面统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重心有了,校园文化氛围创设,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了统领,各项活动就能朝着预定的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和实行。

抓好两个基本点

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德孝教育和法治教育入手,让两者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从德孝教育的层面来看,学校的德孝文化建设逐渐有了自己的系统化架构。近三年来,学校投资了百万余元,先后建成了德孝大讲堂、德孝长廊、优秀传统文化苑、优秀家风家训剪纸墙、师德长廊、德孝大厅等等。师生们在弥漫着德孝文化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他们的行为在改变,境界在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举办德孝大讲堂宣讲、德孝家庭作业、德孝师生评选等活动,围绕德孝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开展各种特色活动,旨在达到厚德载物、德润师生的教育目的。

从法治教育的层面来看,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各类法治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师生了解国家宪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增强守法意识、底线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校积极聘请法律专业人士作为法治副校长做客校园、走进课堂,通过举办法治与安全讲座、观看普法教育影片、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长廊感悟、开展“每周一法”普法实践等各类以法治和守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师生知法明理、遵纪守法、崇德向善。

打造三支队伍

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德育队伍建设必先摆在首位。考虑到德育工作本身的规律和学校德育的主要特色,我们重点建设优秀教师队伍、优秀家长群体以及学生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以便更好地为德育工作保驾护航。

引领教师队伍不断学习,坚持评先奖优。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最美教师模范事迹,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观摩学习,举办师德师风励志演讲比赛,评选五一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家庭好媳妇等活动。通過这些活动的开展,我校教师形成了你追我赶、创优争先的良好发展态势。优良的师德师风以及扎实的教育素养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育优秀家长群体,坚持以爱育爱。学校坚持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开放日等家校联谊活动,秉持“一切以爱为名,从孩子出发”的协同教育原则。家校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让各年级都涌现出一批境界高尚、爱心满满、无私奉献的好家长。2017年4月,我校一位初一新生身染重病无法入学,学校全体师生和家长在得知消息后,便伸出大爱之手,自发组织捐款活动,短短三天时间,共筹集善款五万四千余元,为患病学生及时就医赢得了宝贵时间。诸如这样的爱心捐款还有不少。一次次爱心的涌动和奉献,有力净化了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一次次活动中不断提升。

成立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2014年,学生自发成立了志愿者协会。该协会倡导每一位志愿者“日行一善”,比如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随手捡起飘落的纸片,帮宿管员打扫卫生,为辛勤的老师倒一杯热水,时时处处做善事、行善举,校园到处暖意融融、春风拂面。在春节、清明节、学雷锋活动日、重阳节、国庆节、寒暑假等各个节假日,志愿者都会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投身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去。

建设四块阵地

学校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心理建设和活动建设四个方面出发,想方设法采取各种举措,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现实保障。

思想建设引领方向。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我们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利用每周理论学习时间、周一学生升旗会、年级组周例会、学校月例会等各种场合,共同做好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时刻牢固树立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意识。

组织建设保证实施。学校成立以校长和学生校长为核心的两支管理队伍。在我校,管理不仅是校长和教师的责任,学生校委会也是学校管理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学生校委会设学生校长一名,副校长两名,各部部长若干名,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纪律情况,如发现问题,会及时和学校校委会成员沟通,并加以解决。同时,学生校委会需要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把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归类,向学校校委会反映,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心理建设给予营养。青春期遇到的心理问题,问题家庭带给孩子的伤害,我们的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为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充足的养料。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为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答疑解惑。

活动建设增强体验。学校在全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中,处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清明祭扫、红色记忆、德孝演讲、诚信考场、诚信手抄报评比、阳光心理辅导、光盘行动、文艺展演等活动在校园如火如荼地开展,各项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巧妙结合,相得益彰。

开展“五个一”活动

所谓“五个一”活动,是指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注意抓好五个节点,即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学期、每一学年,充分利用这五个节点开展工作。

每天清晨,全体师生会齐聚在操场上晨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品质修为;教师会利用每一堂课渗透道德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学生每晚在教室坚持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培养家国情怀。

每周国旗下的励志演讲、黑板报比赛、手抄报展评、主题班会、“每周一法”、家庭德孝卡传递等活动,立体化、网格化全面铺开。德孝教育周周有互动,次次有提升。

每月,我们定期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到学校德孝大讲堂作专题报告。刘海水、杨春霞、胡萍,这些新时代的盐湖德孝楷模相继用自己的真实故事打动着师生的心灵,他们就是孩子们最好的榜样。

每学期,学校根据不同节日特点,开展大型活动。“五四”青年节组织开展的“让青春更精彩”活动,让学生激情舞动青春、展望未来;国庆节“红歌献给党”歌咏比赛,教育学生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做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

每年新生入学,学校努力上好“开学第一课”:浏览法治长廊,规范行为;参观德孝长廊,知恩感恩;践行军事生活,磨炼意志。思想品行在“开学第一课”中提炼升华,为更好地融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开展“一二三四五”工程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防震减灾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校园先进集体……这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是一个个无尚荣光的嘉奖,是对我校长期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肯定。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没有终点;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我们永远在路上。

【赵涛征,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北城初中校长;赵会娜,山西省盐湖区运城市北城初中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法治师生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