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教学实录

2019-02-07 05:34魏君文
中国德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真善美公交车情境

【教学目标】

1.通过正反事例的对比,了解真善美、假恶丑对个人和社会的不同影响。

2.知道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具有复杂性,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是非善恶观念,积极追求真善美。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视频播放当天人民日报微信“新闻早班车”的部分新闻:既有国内外时事要闻,又有社会新闻热点;既有对真善美的弘扬,也有对假恶丑的批判。)

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我们知道新闻时事每天都发生,社会热点值得去关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发生在公交车上的事情特别多。有人说,现在的公交车就是一面镜子,能反映社会的善恶美丑。今天我们就跟亮亮同学一起,通过公交车上发生的事情,一起去探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出示主题: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环节一:情境现场·学会观察

师:亮亮的身边有哪些真善美的行为?

(出示亮亮的材料。)

生:亮亮的妈妈给孤寡老人送饭、亮亮捡起被别人丢弃的垃圾、亮亮爸爸建议坐公交车出行。

师:亮亮的妈妈给孤寡老人送饭是真善美的行为,那妈妈早早地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的行为,不是真善美吗?

生:是真善美的行為。妈妈照顾家人,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家人为我们做的事,认为爸爸妈妈做的是理所当然的事,却忘了他们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也是值得称赞的真善美的行为。

亮亮的身边只有真善美的行为吗?

生:不是。有人乱丢垃圾,破坏了环境,不是真善美的行为,是不文明的。

师:亮亮身边既有真善美的行为,也有假恶丑的行为。那你的身边有哪些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行为呢?

(随机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讨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现象。适时出示三组相关的图片。)

通过大家列举的各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也有假恶丑。那么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不是都像这几幅图片上那样清晰明了呢?亮亮一家在公交车上又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视频《慧眼》)

如果你也在车上,面对你身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你会把谁放在真善美的队伍里?

生:为了不让自己啼哭的婴儿打扰别人而主动提出下车的那对夫妻;主动报警并向警察反映问题的两个人;敢于指责那个不讲理的人的乘客……

师:你又会把谁放在假恶丑的队伍里呢?

生:那个男乘客的行为是假恶丑的,他蛮不讲理、索要精神损失费,把脚放到前排座椅的靠背上,也是不文明的行为。

师:牺牲自己的利益体谅别人是真善美的,敢于仗义执言、不袖手旁观是真善美的。那个男乘客的所作所为是假恶丑的。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我们继续往下看。

(播放视频:原来,都认为是“假恶丑”的男乘客是故意用引起众怒的方式让他人报警,而那对“夫妻”是人贩子,故事情节反转。)

知道真相后,你能再来谈谈对真善美、假恶丑的新认识吗?

生: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否则容易被蒙蔽。

生:真善美、假恶丑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时很难分辨。

(出示知识点: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也有假恶丑。而且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令人难以分辨。)

师:生活是复杂的,就像海纳百川,有清澈的江水,也有浑浊的污水。什么才是主流,我们又该选择什么呢。

环节二:情境再现·学会思考

(出示材料:知道了亮亮在公交车上的见闻,同桌小蒙也想起一件事。他问亮亮:“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事很常见,你见过有帮老人系鞋带的吗?”同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小视频。)

师:如果你也在车上,你会不会帮老奶奶系鞋带?你怎样评价这个女孩的行为?

(出示网友的评价、300多万网友点赞等信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会为她点赞?)

生:她帮助老奶奶系鞋带,防止老奶奶摔倒,是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行为。

生:她的行为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师: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现象有很多共同的积极意义,它们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后果。刚才那对“夫妻”的行为会造成哪些恶果呢?

(再结合第一环节中出示过的假恶丑图片,如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扶不扶”等,让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继续分析、理解假恶丑行为的危害。)

生:他们给婴儿喂安眠药,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生:拐卖孩子,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生:对丢失孩子的父母是沉重的打击,破坏家庭幸福。

生:丢失孩子的父母会怀疑别人,不相信别人。

生:那对“夫妻”欺骗了车上的人,自己拐卖儿童也会受到法律制裁。

生:校园欺凌危害未成年的身心健康,欺负别人的人也会受到法律制裁。

师:假恶丑的行为危害很大,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对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甚至使其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真善美的行为有积极的意义,假恶丑的行为有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生:追求真善美。

(出示《论语》的名言: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从古至今,以至未来,真善美的事物永远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崇真、向善、尚美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播放《好人就在身边》视频片段,简要了解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等人物的事迹。)

舍己救人是真善美,见义勇为是真善美,看似平常的孝敬老人、和睦邻里、尊敬师长、帮助同学等等都是真善美的行为。好人是你是他,好人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好人就在身边,真善美就在生活中。

环节三:身临“齐”境·参与其中

师:我們国家每年都会组织各类评选,像大家熟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我们山东有“齐鲁最美教师评选”,上周刚刚结束的“淄博市最美中学生评选”,等,这些活动都是为了宣传好人好事,弘扬真善美。

(出示几幅各类评选的图片。)

在临淄区有这样一支队伍,专门宣讲身边的好人好事。

(出示临淄区“齐彩蒲公英”宣讲团的材料和临淄一中宣传栏的图片。)

你知道“齐彩”的含义吗?

生:齐,代表齐国故都临淄;彩,意味着绚丽多彩。

生:齐,是因为临淄是齐国故都;彩,说明好人好事很多,故事丰富多彩。

师:该组织已志愿宣讲1,500余场次,几乎覆盖临淄区所有村居、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听众38万余人,形成了美丽向善文明的种子处处生根的“蒲公英效应”。我们临淄一中这支志愿服务队,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这是同学们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追求真善美的表现。

(出示临淄一中的校门、校园图片。)

求真、向善、至美是我们临淄一中校园文化的核心。我们学校要开展“争做求真、向善、至美中学生”活动,亮亮正在积极参加,你又会拿出哪些实际行动参与其中呢?

(生思考。)

谁来回答一下?

生:在学校里主动帮助同学、尊敬老师。

生:在教室、校园里,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

生: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

生: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

生:在生活中多参加公益活动,关心老人。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了要关爱老人,当我们碰到“扶不扶”的问题时,怎样做才能既帮助别人,又保护自己?

生:找路人作证和手机拍照。

生:叫身边的人一起去帮助老人。

生:拨打110报警,拨打120急救电话。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如果说见义勇为是真善美,见义智为就更是真善美,因为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希望同学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既能帮助别人又能保护好自己。

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真善美的行为,看似是小事,却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我们能做得到的真善美。我们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绚丽多彩的,充满了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但我们坚信真善美是主流,所以要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希望大家都是真善美的追求者,都做正能量的传递者!

【教学反思】

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这种经历,需要我们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来实现,本节课就是一节围绕情境展开的主题教学活动。

1.情境活动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节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明理,为下一节课导行进行铺垫,只有把真善美对于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生的意义理解透彻后,才能真正做到明是非、会选择。课堂上教师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课程基本原则,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情境活动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逐步认识真善美的事物永远是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崇真、向善、尚美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不忘德育初心,以道德的方式育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等学科核心素养。

2.情境环节巧妙贯穿,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本节课用人民日报微信中的“新闻早班车”导入,形式和内容都能激发学生兴趣。播放的“社会万象,民生热点”内容又是源于生活的,让学生初步感知真实生活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学科综合能力。教学过程通过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巧妙地贯穿起“情境现场”“情境再现”“身临‘齐境”教学环节,课堂思路清晰流畅,德育渗透水到渠成,有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整合与构建。

3.情境问题的创设,重视思维能力培养

本节课创设的情境问题大多以问题链的方式呈现,角度多样、层层递进,启发性和思辨性很强。在“情境现场”环节中设问“亮亮身边有哪些真善美的行为?”,引导学生在情境材料中观察、回答,设问“亮亮的身边只有真善美的行为吗?”,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最后提出“在你身边有哪些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现象呢?”。层层设问,学生思维训练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进行。再如:“情境再现”环节,“最美弯腰女孩”中提到“你会为她点赞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为她点赞?”等问题,逐层递进的创设使学生不仅有认识上的启发,而且对问题的回答真实而有深度。

【魏君文,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

读者热线:010-62027829

投稿邮箱:zgdy_diyixian@163.com

猜你喜欢
真善美公交车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第一次坐公交车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习惯了真善美才能拒绝假恶丑
公交车上的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