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和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2019-02-11 11:22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绒毛先兆孕酮

秦 芬

(枣庄市山亭区店子卫生院,山东 枣庄 277213)

先兆流产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不规则,部分患者伴有腹痛或者不伴有腹痛。有资料显示,异位妊娠早期阶段会出现与先兆流产类似临床症状[1]。血清孕酮是监测胎盘是否正常发育的指标,研究资料显示,19%以上的先兆流产是因为血清孕酮不足所致,80%左右的先兆流产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79例先兆流产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同期我院正常孕妇人群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79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29.31±0.63)岁,平均孕周为(7.26±0.69)周。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0.02±0.75)岁,平均孕周为(7.33±0.61)周。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2 ml~3 ml静脉血,分离血清后,使用罗氏化学发光仪予以检测血清孕酮、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严格按照说明书加以操作。

1.2.2 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孕酮超过25 n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超过5000 IU/ml,则考虑非内分泌异常所致先兆流产,此时未提供药物治疗,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如果患者孕酮在12.2 ng/ml~25 ng/ml之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10 IU/ml~5000 IU/ml之间,叮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经过B超未发现孕囊异常者则需隔天肌肉注射一次黄体酮。如果患者孕酮小于12.2 ng/ml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小于1000 IU/ml,需保持绝对卧床休息,肌肉注射黄体酮,经过B超发现孕囊异常者则需建议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孕酮水平、β-HCG水平。

2 结 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孕酮水平、β-HCG水平比较

实验组血清孕酮水平(15.05±2.86)ng/ml、β-HCG水平(12963.27±562.25)IU/ml,

对照组血清孕酮水平(26.11±6.93)ng/ml、β-HCG水平(17885.31±571.01)IU/ml,实验组血清孕酮水平、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血清孕酮联合β-HCG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

血清孕酮联合β-HCG检测敏感性高达100.00%、特异性高达98.00%。

3 讨 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较大变化。妊娠妇女发生先兆流产的几率有显著增加趋势,目前对先兆流产的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诸多学者认为,先兆流产的发生主要原因有:其一,基因染色体异常;其二,孕期营养不良;其三,体质虚弱;其四,过度劳累[3]。血清孕酮是一种天然孕激素,血清孕酮将会随着孕期的增长而增长,对子宫具有镇静效果,与此同时能够降低子宫兴奋性,便于子宫受精卵能够顺利生长[4]。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需准确评估先兆流产结局。但是,在具体评估过程中仍然存在困难之处,所以无法进行有效检查和相关治疗,继而加大妊娠危险。血清孕酮对减少子宫收缩和维持胎盘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妊娠期间,如果血清孕酮水平过低将会直接导致先兆流产。有资料显示,先兆流产好发生在孕妇妊娠12周内,经过B超检查无法有效确定胎儿的具体发育情况,因此延误治疗时机。采取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方式可有效诊断先兆流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清孕酮水平、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孕酮联合β-HCG检测敏感性高达100.00%、特异性高达98.00%。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表明血清孕酮、β-HCG水平下降是导致先兆流产发生的主要原因,在补充相应激素之后能够降低先兆流产发生率。

综上所述,血清孕酮、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先兆流产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绒毛先兆孕酮
猫笔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先兆流产,别害怕
吹绒毛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求“好孕”要重视孕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