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干预失眠研究进展

2019-02-12 06:11赵颖子马淑丽杨莉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疗法有效率因素

赵颖子,马淑丽,杨莉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失眠(Insomnia),又名不寐,属于睡眠障碍中的一种,表现有入睡困难、早醒、彻夜不眠等,白天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是一种影响人们日常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于2015年的统计,存在失眠症的人员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在我国失眠人数超过3亿人[1]。失眠现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失眠不仅使人们白天易疲劳,免疫力低下、记忆力减退,长期失眠更容易导致身体各种功能紊乱,使人体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2],因此失眠的治疗已成为中西医重要的研究课题。

我国医学科研部门现积极尝试各种方法、手段和治疗方案应对失眠,目前已取得了大量成果并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包括西医认知行为疗法、药物干预法、中医药疗法、物理疗法等。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纠正患者错误失眠信念及行为功能的方法,属于非药物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失眠[3-6]。药物干预法见效快,但西药副作用大,常有药物依赖性,从巴比妥类到最新批准的褪黑素都有副作用[7-10]。患者在知晓药物不良反应时会产生心理排斥而影响疗效。

相关研究表明运用音乐的不同音调振动,可以刺激大脑的特定区域,再经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相关神经系统,从而达到对于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调节等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失眠[11-12]。音乐对于精神类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13]。音乐辅助疗法在手术护理、病房监护和临终关怀等领域也呈普及趋势[14-15]。但在失眠研究领域中有关音乐辅助疗法报道内容较少,因此,对音乐辅助疗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本文针对失眠的因素、音乐辅助疗法治疗失眠成功案例统计以及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音乐辅助疗法治疗失眠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效果明显,研究方法可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 导致失眠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导致失眠的因素很多,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其主要概况为两类:一类为失眠患者的自身因素,比如年龄、性别、性格、躯体疾病、遗传因素等;另一类与外界条件,如睡眠环境、睡眠习惯等有关。

1.1 患者自身因素所引发的失眠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因素:啜阿丹[16]对111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失眠症在女性(67.6%)、中青年(45%)、脑力劳动者(81.1%)中更为常见。张蕾等[17]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指出身体不适、心理疾病、饮酒、加班或夜班、离异或丧偶、个人年收入5万10万等都可能是引发失眠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Dauvilliers Y 等[18]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56例慢性失眠患者一级亲属的失眠病史进行资料收集。结果显示原发性失眠患者中有56例存在家族性失眠现象,占72%,而非失眠对照组为24.1%。其中母传子是失眠遗传最多的途径。

躯体疾病因素:由于疾病导致躯体不适造成的睡眠障碍称之为器质性失眠[19]。中医基本理论指出外邪入侵人体可致失眠。《素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灵枢·营卫生会》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脏腑损伤、劳伤心脾、心肾不交、肝失疏泄、胃气不和、心胆气虚都能导致失眠。

身体体质因素:《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曰:“有体素盛,偶为痰火所致不得眠者,宜先用滚痰丸,次用安神丸、清心、凉膈之类。有体素弱,或因过劳,或因病后,此为不足,宜用养血安神之类。”赵丽娜等[20]调查500例患者指出失眠患者的体质多为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气郁质。体质为平和质则会降低失眠的发生几率。范恩芳等[21]通过对133例失眠患者和52例无失眠病史志愿者的体质情况进行比较,发现阳虚质(29.41%)、气虚质(16.08%)、气滞质(15.69%)为最易发生失眠的体质。

精神情绪因素:焦虑和抑郁是导致失眠的一大主要因素。王筱君等[22]研究显示在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失眠症,其失眠与焦虑的相关度为62.2%,失眠与抑郁的相关度为59.7%,焦虑与抑郁的相关度为63.3%,患有焦虑与抑郁症的病人极易失眠。中医古籍中也有关于情志因素对于睡眠影响的记载,宋代邵康在《能寐吟》中云“大惊不寐,大忧不寐……大喜不寐”。

1.2 外界的特定条件引发失眠

1.2.1 睡眠环境 因人的特异性,入睡时人体所处环境对人睡眠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人在环境变化时会难以入睡或眠浅易醒。例如,周围环境嘈杂或(且)有强光刺激,除非习惯于此环境或特别疲劳,否则人们难以入睡。

1.2.2 睡眠习惯 有些患者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失眠,如常饮用浓茶等含较多咖啡因的饮料或食物;没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经常熬夜或是进行“三班倒”的工作。

2 音乐对医学治疗的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情绪有诱发作用,与人群和环境共同起作用[23]。从医疗角度来看,患者情绪是影响其康复的一大因素,音乐治疗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音乐治疗正式出现在美国,1940年美国卡萨斯大学开办了第一个音乐治疗的正式学科。而在我国有关音乐治疗的记载可以从战国追溯到清代。《白虎通·礼乐》云“调和五声以养万物”。《史记·乐书》云“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这些都说明我国很早就认识到音乐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

音乐治疗在当今医学治疗中已占有一席之地。朱冰倩等[24]汇总文献分析指出音乐疗法可以明显改善睡眠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其效果和药物治疗相同。认为音乐可平缓心率血压,平复心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促进病人的康复。孙枚等[25]从音乐的治疗机制、适应症和治疗方法对音乐治疗在中医临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林法财[26]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得出不同体质的人对于音乐的敏感度不同,从而治疗失眠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于晓晗等[27]运用音乐影响人的心理状态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赵丹等[28]从放松疗法的角度阐述了音乐对于治疗失眠的作用。

3 音乐疗法与失眠

音乐具有平缓情绪、放松肌肉等功能,音乐频率与人体震动相协调,在特定音调下更能刺激人体系统,在失眠治疗中有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等作用[29]。因此近年来,音乐治疗法在失眠治疗中越来越重要。

3.1 音乐配合中药治疗失眠

中医理论根据五行学说将音乐分为五调,每个不同的调对应不同的器官功能。《灵枢·五音五味》描述了五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其中宫调通脾,商调通肺,徵调通心,角调通肝,羽调通肾。其中在失眠治疗中常用的音调为宫调和徵调,徵调,So音属火,通心,调式旋律热烈欢快,有滋补阳气、助心、补脾利肺、泻肝火等作用;宫调,Do音属土,与脾脏相应,调式风格悠扬,敦厚庄重,有养脾健胃、调节脾胃升降功能、促进全身气机稳定等作用。尤阳[30]将60例患有睡眠障碍的飞行员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配合五音疗效音乐中的宫、商、羽调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足浴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郑转芳等[31]采用音乐配合艾灸进行治疗,音乐使用传统古琴音乐《昭君怨》《山居秋暝》,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87.10%)。段志荣等[32]采用中药联合运动及音乐治疗失眠,对照组45例患者服用阿普唑仑片,治疗组45例患者按中医辨证用药联合运动及音乐治疗。21 d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2年后随访显示对照组复发率为90.9%,治疗组复发率为19.0%。表明中药、运动、音乐三联疗法治疗失眠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确切,且在2年内复发率低,效果优于西药。

3.2 音乐配合西药治疗失眠

李红艳等[33]对100例失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采用口服催眠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音乐放松术。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谭昌锐等[34]将60例失眠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的患者每晚口服1 mg右旋佐匹克隆,并配合音乐疗法;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片,20 mg/次,3次/d,每晚口服1 mg艾司唑仑。治疗后用匹兹堡量表进行睡眠障碍评定,结果显示两组病例睡眠质量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梁小利等[35]将8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镇静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辨证后采用《中国传统五行音乐》对症施乐治疗。结果2组干预后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围经绝期失眠妇女中音乐治疗的效果比单纯药物治疗明显。

3.3 音乐配合中西药治疗失眠

杨玉秀[36]使用了音乐配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按摩方法采用头部按摩和足部按摩结合,音乐由患者自行选择,对照组睡前口服阿普唑仑片,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率为81.25%,对照组显效率为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蒋菁菁等[37]将音乐与耳穴压丸结合治疗脑卒中失眠患者,12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五行音乐以及根据证型选择耳穴压丸。治疗5 w后,结果显示对照组不寐愈显率为37.5%,总有效率为73.4%,观察组愈显率为59.4%,总有效率为85.9%,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王云等[38]将92例脑卒中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结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选择轻柔、简单乐曲,如《雨打芭蕉》《二泉映月》等结合治疗,治疗后评价睡眠和神经功能,治疗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治疗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为58.70%。表明针灸结合音乐治疗脑卒中后失眠较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好,且对于脑卒中后神经的恢复也起到积极作用。

4 结 语

音乐通过表现、抒发和寄托感情而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影响生理机制来改善机体的健康状态。音乐自身具有非语义性,可以作为一种能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艺术形式,而音乐活动在某种场合也可以成为社会交往的活动。在临床治疗中,如果用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可能会发生失败,那么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特点便能以其独特的方式重新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旋律平缓的音乐能抑制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轻压力紧张,平缓情绪。音乐治疗是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音乐治疗失眠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可以发现音乐可以与各种治疗失眠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加强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音乐疗法综合多手段的治疗是进一步研究失眠治疗的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疗法有效率因素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解石三大因素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