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在医院门诊导诊护士临床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2019-02-20 08:10梁桂婵黄金姣黄元琦
广西医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学时分值

梁桂婵 黄金姣 黄元琦 李 弘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1936548830@qq.com)

门诊是医院接待患者的一线窗口,门诊导诊护士主要职责是承担门诊患者的引导、指引、分流等工作。门诊患者突发意外事件是指门诊患者突然发生意识丧失、急性循环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急性非预期事件[1]。综合医院门诊具有就诊患者人数较多、疾病种类复杂、医疗服务项目多样等特点,属于风险事件高发的诊疗区域[2],每1万门诊量中发生突发事件的人次为 0.91~1.18[3-4],国内部分医院已建立突发意外事件急救体系,成立固定的急救小组[3-6],但院内急救团队受客观环境的限制,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开展抢救需要一定时间。而当前各医院管理者对门诊急救的关注不够,门诊急救力量相对薄弱[5],发生突发事件时难以开展有效抢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医院建立门诊护士定岗定位急救方案来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7],但在急救技能方面未能彰显优势。初级创伤救治(primary trauma care,PTC)由英国的道格拉斯(Douglas)和澳大利亚的马库斯(Marcus)开创,并由世界初级创伤委员会发动,选择麻醉科和急诊科医师为培训对象,以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程序和措施处置各类创伤患者为培训内容,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师救治创伤患者的紧急处置能力,是一项最具影响力的可对创伤病例开展及时、规范、有效医治的国际继续教育项目之一[8]。PTC教学模式分4个步骤开展,包括教授理论采用的讲座、单项操作培训的技能传授、综合能力培养的情景模拟以及理论技能全面把控的小组讨论,该模式已在急诊科、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培训中得到广泛应用[9-10]。本研究探讨PTC教学模式在医院护理应急救援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100名导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门诊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生殖中心、眼科、耳鼻咽喉科、中医科、皮肤性病科、心理卫生科、产前诊断及遗传病科、计生科、放疗科、全科、整形外科、感染科的导诊护士。排除标准:在病房已接受PTC培训并通过考核的调入门诊部的导诊护士。根据培训时间的前后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培训的护士设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受培训的护士设为干预组,每组50名。对照组男性8名、女性42名,本科25名、大专25名,年龄25~55(40.27±3.50)岁;干预组男性6名、女性44名,本科27名、大专23名,年龄24~55(41.45±3.62)岁。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按照医院门诊导诊护士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急救理论和操作培训,先进行16学时创伤急救理论培训,然后进行24学时技能操作培训,最后进行16学时综合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颈椎固定、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环甲膜穿刺、四肢骨折固定、轴向翻身、止血包扎等常用急救技术。

1.2.2 干预组:采用PTC模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与对照组一致。由我院经过专业PTC培训、成绩优秀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对队员进行16学时创伤急救理论培训,24学时技能操作培训,16学时综合模拟训练。PTC具体培训方法:培训前为每位队员制作名字牌,随机安排座位,讲座时按名字牌入座。每项技术操作均按理论讲座、技能传授、情景模拟、小组讨论顺序培训,做到理论及技能有效穿插、融合。现以CPR培训为例,制作PTC培训的流程图,见图1。

图1 CPR培训流程

1.3 考核指标

1.3.1 理论考核成绩: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以笔试方式进行,题目为30道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30分。

1.3.2 技能考核成绩:所有项目培训完后进行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包括颈椎固定、开放气道、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使用、环甲膜穿刺、四肢骨折固定、轴向翻身、止血包扎等,在现场采用案例形式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

1.3.3 核心急救能力:采用赵丽婷[7]的“临床护理人员核心急救能力测评工具”评定队员核心急救能力,该测评工具包括8个维度共3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一般、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赋分为5分、4分、3分、2分、1分。8个维度中:理论知识5个条目,分值5~25分;操作技能2个条目,分值2~10分;应急处置能力12个条目,分值12~60分;沟通协调能力2条目,分值2~10分;急救管理能力3个条目,分值3~15分;急救科研能力2条目,分值2~10分;个人特质3个条目,分值3~15分;工作态度3个条目,分值3~15分,所有条目总分32~160分,得分越高,说明急救能力越高。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1,分半信度为0.744,重测信度为0.893,8个公因子解释的总方差为67.508%,每一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导诊护士核心急救能力得分比较 干预组门诊导诊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急救管理能力、急救科研能力、个人特质、工作态度得分以及急救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导诊护士核心急救能力得分比较(x±s,分)

2.2 两组导诊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及现场演练考核成绩比较 干预组导诊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现场演练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导诊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及现场演练考核成绩比较(x±s,分)

3 讨 论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年门诊量高达240万人次,因门诊量较大,患者候诊时间较长,候诊患者经常出现情绪焦虑,容易发生晕厥或其他医疗急症。分诊护士须时刻关注候诊患者,重视其安全管理,包括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充分预见可能发生的症状,随时准备应对[11]。以往门诊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常呼叫急诊科院内出诊,但急救具有时效性,急诊科医护人员赶往门诊突发事件点需要一定的时间,易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其对门诊医护工作的满意度[12]。因此,培养门诊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有重要意义。

应急处置能力是急救能力的灵魂,也是门诊导诊护士应该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有赖于临床工作经验的积累及不断地培训。目前,对门诊导诊护士的急救培训,主要是采用定期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方式。该培训方式涉及内容广泛,一定程度上能让应急队员获取大量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但简陋的门诊环境缺乏急救仪器,事件突发现场错综复杂,在开展急救工作时不一定能按培训场景进行有序施救。PTC培训模式是将讲座、技能传授、情景演练和小组讨论融合在一起的多元化培训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13]。PTC培训模式的4个步骤循环相扣,如课堂讲座让学员在互动中获得急救理论知识;技能传授则促使其对每项技能细节的把控;根据学员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设置情景,可以让其融入真实的情景进行训练;小组讨论则可以让学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牢记急救技能,端正工作及施救态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门诊导诊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处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急救管理能力、急救科研能力、个人特质、工作态度得分以及急救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采用PTC模式对门诊导诊护士进行培训可以提高应急救援队员的核心急救能力。

综上所述,PTC培训模式可以提高门诊导诊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应急处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急救管理能力、急救科研能力、个人特质和工作态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学时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