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2019-05-15 09:47李强李新华
关键词:城市群水平发展

李强,李新华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奇迹般飞速增长,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市群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区,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在生产结构中起着不可比拟的支撑作用,推动着区域性城市的崛起发展[1]。与某个城市相比,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更复杂特殊,城市群是城市空间的集聚,是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通过集聚效应组合成的复杂网络体系[2],涉及多个城市的共同发展,作为重要的增长极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早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区域协调发展这个概念,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为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也相应促成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区域性群体,而我省为了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区域总体规划布局中提出了以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江淮城市群是集工业、科技和创新一体的主要功能区,城市群内部的发展更加复杂,主要表现在城市相互影响更突出、要素流动更频繁、环境污染更严重[3]。江淮地区城市群的崛起发展,能带动南北地区发展,实现全省的崛起,而当下城市群的崛起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提升,还是社会、资源、环境等各因素的全面提高。因此,想要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江淮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对我省综合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早期国内外学者就对城市群的内涵、形成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姚士谋老先生给城市群以确切的定义,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他认为城市群是不同规模、性质、类型的城市组成的区域性的城市集合体,其中有一到两个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中心,交通网络非常便利,城市间联系很紧密[4]。国外学者W.Christaller和J.Friedmann对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群的发展,展现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城市群背后的发展动力展开了深入研究[5-6]。当前,新时代城市群的发展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阶段,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方法和研究对象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如学者向鹏成等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五个领域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研究[1]。与他类似,学者周克昊等从经济、资源、环境、人口与公共服务和科技构建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与分析,并探讨了其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企业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等政策性建议[7]。有别于前面学者的研究视角,学者张小刚、程广斌等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研究出发,分析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现状,进而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做参考依据[8-9]。在方法层面上,学者朱新玲、张婷、龚鹏等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武汉城市圈、黔中经济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分析[10-12]。而冯婧等学者运用耦合协调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来探究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13]。学者曾鹏则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因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比较十大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发现东中西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而学者张辽等也以十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的发现城市群间的差异表现在经济、生态、社会进步和资源4个方面[14-15]。学者杨朝远等以中国21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分析方法得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时空格局,且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城市群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4个城市群,其余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均不足[2]。学者冯婧等以我国27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得出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的差异,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的格局,且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效率有下降趋势[13]。此外,学者们不仅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深度研究,而且对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也进行深入剖析,学者杨朝远等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层面分析了城市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1],而学者方创琳等阐述地理学家推动了城市群从理念提出到被识别以及遵循的自然规律的一步步发展[16]。也有学者就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形成发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16-17]。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颇深,但缺乏对时空信息的有效反映,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在地理位置的分布特征以及空间上差异等研究较少。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江淮城市群受到学者们广泛的关注,江淮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崛起力量之一,是我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有学者探讨了江淮城市群的产业、空间结构优化[18-19],但缺乏对江淮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以及对其时空特征的研究分析。鉴于此,本文以江淮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江淮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arcgis软件探究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差异,为调整区域未来发展战略、提高我省整体发展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可持续发展测度

(一)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含经济、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等复杂的过程,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指标体系综合反映城市群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学者曾鹏曾指出在构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稳定性和层次性等原则,需要所选取的指标不仅能客观、公正、综合的反映每个城市群发展水平的各个方面,更要确保选取的指标具有典型性和层次性,使得度量结果与实际相匹配,才能更全面揭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特征[14]。本文在比较相关文献基础上,借鉴杨朝远的做法[2],构建包括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3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综合分析江淮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如表1所示:

表1: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二)数据来源及方法说明

巢湖因划分合肥缺少部分数据而排除在外,因此,本文主要对江淮城市群除巢湖的10个城市2007-2016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数据采集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缺失利用年限平均法和就近替补法予以补齐,具体分析时对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综合评价方法相对较多,包括定性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等,在相关文献比较下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

(三)结果分析

本部分选取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六安和池州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将2007-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导入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每个城市10年间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现选取三个年份数据综合得分及排名进行测度,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部分年份江淮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

总体而言,江淮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可持续发展处于可观的位置,但各城市略有区别。具体而言,1.合肥市、马鞍山市和芜湖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前列,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相对较高,其中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政府投入力度大,经济水平上涨最快,经济水平提高会带来诸如工资、消费、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就业等方面的提高,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水电等资源更加丰富,环境更加优化,绿化也全面开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马鞍山市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工业基础较好,近年来政府在各方面投入力度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教育和医疗水平逐渐改善,政府也在加快解决工业三废问题,环境污染水平缓慢降低,总体可持续发展水平可观;芜湖市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地理位置较佳,水陆交通便捷,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在人才引进上投入大,不断鼓励推动毕业生就业,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环境污染等方面政府也非常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2.池州市,蚌埠市和滁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靠后位置,综合得分相对较低。其中池州市地处丘陵位置,地理环境不占优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多但是优质人才流失较多,地区发展潜力受限制,教育医疗等相对落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重工业产业不多,环境污染不是很严重,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蚌埠市典型的皖北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三产落后二产很多,科研人员数量不足,缺乏创新人才,而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质量相对较差,医疗和教育水平等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生态环境质量也没有得到提高,总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差;滁州市资源相对匮乏,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而且人口较多,人口压力较大,就业水平也受到影响,环境污染等方面投入不够,生态环境较差,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

三、时空特征分析

(一)时序变化分析

前文已分析江淮城市群各城市的整体情况,接下来从时序上分析江淮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且就10个城市代表皖中、皖南和皖北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如下所示:

表3:2007-2016年江淮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

从上表可看出江淮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其中,合肥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波动现象,2007-2010年其可持续发水平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在这之后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下降的状态,可能与合肥市经济总量上升带来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政府应当注意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是当前追求经济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市三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上升的趋势,这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等有利因素分不开,交通优势、铜矿资源等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敦厚,近年来政府对这些城市投入力度大,各方面都相对完善,像马鞍山这样的工业城市,工业三废等问题在妥善处理,环境污染有很大改善,因此可持续发展水平都保持较高水平;安庆和六安市地处大别山区域,以农业为主,人们增收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农业或外出务工,经济基础相对较落后,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都不是很高,近几年安庆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稳步提升中;淮南市前几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这与淮南作为煤矿发展的城市有关,早年前煤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好,但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及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推出,政府对煤矿的生产有所管控,对淮南的经济水平有影响,而且淮南的绿化等问题还在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是很高;蚌埠、滁州和池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地区的资源环境、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图1:江淮城市群皖中、皖南、皖北时序变化特征

上图是将10个城市分为皖中、皖南和皖北以及10个城市的均值分析江淮城市群可持续水平的时序变化图,从图中可看出,江淮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2007-2013年处于波动下降的状态,在2013年后逐年上升,主要是因为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在稳步提高,国家也更加注意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可持续性有很大提高。其中,皖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在较高的水平,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但逐年也略有波动,与皖中城市中的合肥市有很大关系,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政府在经济、基础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投入较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拉大了整个皖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皖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逐年波动较大,在2013年达到最低,在这之后又保持上升的趋势,这与国家政策也有很大关系;皖北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在2010年之前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010年之后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逐年缓慢上升,与皖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农田水利的滞后和科技人才的缺失等有很大影响,近年来省政府对皖北城市投入力度加大,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都有很大改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二)空间分异分析

上文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序分析,接下来进一步对江淮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分析,多维度多角度探究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状况。如下图所示:

图2:江淮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图

从图2可看出,从2007到2016年江淮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北、西部低,中、东南部较高的分布格局。具体而言,中部地区如合肥市,政府重点发展的省会城市,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人才流入多,医疗、保险和教育等方面投入较多,近年来各个方面有很大改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南部地区如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市,自然条件、气候较好,资源等相对丰富,经济基础较好,近年来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医疗卫生、环境污染等方面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可持续水平较高;北部地区如蚌埠市其自然环境较差,资源严重匮乏,人口较多,但优质人才流失严重,三产占比较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其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总的来说,江淮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政府及相关部分要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是接下来我国各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能真正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四、提升江淮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现有文献研究的重点话题,如何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代社会永恒的课题。上文分析可知,江淮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整体不是很高的水平,如何提升江淮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当前和未来发展中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带来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提升,推动城市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群可持续性发展,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统筹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在产业结构上,政府应改变长期依赖第二产业的局面,转变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工业作为安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其次,在空间结构上,加快乡村建设步伐,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再次,在动力结构上,改变原有的需求管理模式,注重消费市场的开发,替换原有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方式。最后,在要素投入结构上,以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替换原有的要素驱动型经济,给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20]。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有效改善高污染、高能耗重工业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居民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一项重要方针、指南。

(二)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需要减少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城市群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环境空间等压力,而在当前生态环境压力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能够减轻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压力,促进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运用生产技术改造升级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淘汰、剔除传统落后的产业。其次,充分发挥新能源、新技术的作用,打造资源重复利用的循环系统,促进资源的重复使用,提升资源的利用率[2]。最后,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城市着重推进高效、节能、循环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当地的生产环境、生活方式,增加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供给,并对工作单位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减少公共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资源的使用体现在社会生产、居民生活的各方面,我们要做到各部门、各单位齐头并进,做到节约、集约化使用,提升资源的使用率,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三)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能源是社会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乏的支撑力量,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经成为国家规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我国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方式带来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问题,也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19]。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方式是缓解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淮南的煤炭资源对江淮城市群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带来的污染问题也较严重,政府应当增加煤炭的使用率,改变煤炭的使用方式,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通过转化煤炭发电可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避免一次能源大量消耗的同时对改善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21],另外,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让居民更倾向于电力等高效环保的能源消费方式,减少对煤炭的需求,能源消费量也会受到控制。最后,政府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合理控制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方针,这也是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针,他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拥有了社会财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控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其次,重点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大力实施污水治理等工程,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打赢蓝天保卫战。再次,加强环境监督工作,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22]。最后,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工作,增强全民节约、环保和生态意识,树立并养成绿色生活意识,走集绿色低碳与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并且增强自己的绿色GDP意识。

[1] 向鹏成,罗莉华.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37(4):410-415.

[2] 杨朝远,李培鑫.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理念及其评价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12.

[3] 程必定.按主体功能区思路完善我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探讨[J].江淮论坛,2008,230(4):12-17.

[4] 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0.

[5]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2-39.

[6] 贾式科,侯军伟.西方区位理论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2):28-29.

[7] 周克昊,刘艳芳,谭荣辉.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1):1510-1518.

[8] 张小刚,罗雅.城市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4):25-27.

[9] 程广斌,龙文.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9):41-48.

[10]朱新玲,黎鹏.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2):125-128.

[11]张婷.黔中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5):30-33.

[12]龚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3):52-56.

[13]冯婧,江孝君,杨青山.中国城市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及效率时空格局[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8):89-98.

[14]曾鹏.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69-73.

[15]张辽,杨成林.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十大城市群的证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29(1):87-93.

[16]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规律的理论认知与地理学贡献[J].地理学报,2018,73(4):59-73.

[17]方创琳,张舰.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政策保障机制与对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07-113.

[18]韩玉刚,焦化富,李俊峰.基于城市能级提升的安徽江淮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7):1101-1106.

[19]胡森林,滕堂伟.江淮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及其优化路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6):25-31.

[20]姚姿臣.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评价及路径探索——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2003-2015年的经验数据[J].经济地理,2018(3):48-54.

[21]葛正翔,孙薇,梁芙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J].中国电力,2008,41(2):1-4.

[22]郭俊华,许佳瑜.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关中城市群发展路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6(4):86-93.

猜你喜欢
城市群水平发展
张水平作品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