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支持下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的有效性提升探究*
——以四川智慧教育联盟精准扶贫地区智慧教师培训班为例

2019-07-12 09:25王慧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年11期
关键词:研修交流培训

王慧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开展有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研修培训,主要目的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1]2013年,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就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提出指导意见。[2]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文件要求“加大教师教育师资国内访学支持力度,通过组织集中培训、校本教研、见习观摩等,提高教师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3]

1.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发展历程

教师培训模式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集中面授培训阶段、所在学校的校本研修阶段、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研修阶段、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培训阶段。[4]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通过网络参与培训活动,通过网络研修平台观看视频课程、交流讨论、完成作业、在线考试等。相关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也纷纷积极搭建网络研修平台,推动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研修方式。[5]

2.网络研修中的问题

通过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大家互相分享交流,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在研修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设计、组织与实施网络研修项目,提升网络研修课程的有效性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中面临的问题。

二、网络研修活动开展的策略

网络研修活动促使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通过网络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完成基于同一主题的学习活动。有人将此称为“远程协作课题”模式,包括协作交流、信息收集与问题解决等。[6]由此,本文提出基于Web2.0的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活动策略,包括确定主题、理论提升、课堂实践、日志反思、过程监控、成果汇报,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研修活动策略

1.网络研修活动主题的确定与设计

研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那么主题的确定必然需要与真实的教学问题高度相关。详细调研参培学员实际状况及个性化需求,通过对参培学员提出的问题整理分析,作为专家备课的依据,对共性问题进行提炼,最终确定研修活动的课程内容,制定研修活动方案,切实提高实施效果。研修活动设计需突显学员主体、需求导向、问题中心、能力为本、联系实际、任务驱动、学以致用的特征,建立开放性、层次性、选择性的培训课程菜单体系,实现针对性服务,促进参培教师的专业发展。

2.理论提升

理论提升部分包括专家讲授与互动研讨。专家讲授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教授和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做专题报告,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进行行业引领。专家就问卷调查中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鼓励参培教师积极与专家对话,进行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交流,促进参培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总结;鼓励学员间的对话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重要的是形成团队,每位成员都交流讨论、分享观点、相互启发,这种合力能延续到日后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这份收获将远远大于一次研修活动本身。

3.线下的课堂实践

经过专家讲授与互动交流后,参培教师亲身实践课堂。可以通过网络用课堂实录的方式进行,需要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远程课堂观察,并提出建议,指导教学。参培教师可以根据专家意见再提升认识,再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理想课堂。

4.日志反思

日志是网络研修活动中进行学习反思的途径。[7]网络研修开展期间,要求每位参培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定时在线提交培训日志,日志通过对专家讲授的理论梳理,与同伴交流的观点碰撞,形成自己对教学新的思考与记录,同时,培训提供方也能够根据参培教师的日志及时了解研修的进展情况,便于跟踪管理。

5.过程监控

网络研修中有三种关系——观察的双向关系、联动的双向关系和重要的双向关系。[8]网络研修的开展基本都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培训组织方通过对参培教师学习进度、论坛交流、日志提交等网络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时把握研修活动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督促参培教师的研修进度。

6.成果汇报

参培教师每完成一个研修主题或课堂实践,均需要在网络平台完成阶段性的小结,最后将整个研修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串联起来,形成总结性成果。研修活动的总结是网络研修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展示,获得来自专家及同伴的点评与帮助。同时,培训组织方也可以通过阶段性成果和总结对参培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

三、网络研修活动的案例数据分析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来自凉山州、阿坝州等四川省内精准扶贫地区的51位中小学一线教师。此次网络研修由四川智慧教育联盟组织实施,培训主题为“信息技术支持下智慧课堂的组织与实施”。

2.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数据与参培教师研修学习过程性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包括研修活动前的学情调查问卷和研修结束后的质量评估调查调研问卷。前期学情调查问卷数据主要用于摸清参培教师实际需求与真实问题,在研修过程中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参培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研修后的质量评估调查则反映参培教师的研修满意度,包括对研修活动的内容设计、组织实施、技术保障、研修效果等。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02份。

参培教师研修学习过程性数据来源于网络教学平台,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参培教师研修学习过程性数据来源表

3.数据类型

参培教师研修学习的过程性数据类型主要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类型。其中:①文本类数据包括课程信息、教学课件、交流信息、评价成绩等。②图片类数据包括教师教学用图片和学习资源类图片等。③音视频类资源包括教学用音视频和网络资源类音视频等。

由表2可见,参培教师研修学习过程中能够生成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表2 参培教师研修学习过程性数据类型表

4.网络研修活动有效性分析模型

网络研修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成熟应用,基于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但核心要素仍然是研修活动本身的设计与组织。因此,对于提升网络研修活动有效性的分析,我们考虑三个维度的数据内容:一是学员维度数据,了解参培教师的研修活动过程情况;二是专家维度数据,通过专家的指导、交流、评价达到提升研修效果的目的;三是培训管理维度,这一部分主要是网络研修活动的保障与支持。

综合问卷调查数据与参培教师研修学习过程性数据,我们形成了基于大数据支持下的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活动有效性分析模型(见图2)。其中,学员维度数据包括课程学习、论坛交流、课堂实践、日志记录、总结提炼等;专家维度数据包括研修主题、互动交流、指导建议及评价考核等;培训管理维度数据包括网络研修平台支持、组织实施、协调交流等。

图2 网络研修活动分析模型

四、总结与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师培训逐渐向更深层次的研修活动转变,这也改变了中小学教师研修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网络研修应运而生。[9]但是,在开展网络研修的过程中,也涌现一些明显的问题与弊端,例如理论与实践的不统一、缺乏有效管理等等,在此,我们针对网络研修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网络研修活动与校本研修的整合

推行网络研修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模式,参培教师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相结合,[10]基于网络研修平台支持的线上讲授与线下指导相结合。研修活动的核心在于解决中小学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研修课程的理论指导,要求参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达到解决问题、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目的。[11]

2.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

PBL项目式学习是以参培教师为中心开展的学习模式,以解决现实中真实的问题。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要求参培教师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在课堂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来自专家的建议、同伴的点评,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升研修活动的有效性。

3.建立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学员与专家之间、学院与学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从观点碰撞到认识统一,最终形成共同发展。[12]网络研修活动要求参培教师运用新学习的理论知识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实际课堂案例。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思考,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研修交流培训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如此交流,太暖!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培训通知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新视域下中学体育课例研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