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道家

2019-08-02 13:12山之雨声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治国道教道家

■ 山之雨声

他的哲学,成为了古典中国一切崇高艺术的指南;他的人格,也成为了艺术家普遍效法的典范 。

王羲烈:

作家,资深国学教师,现任深圳山之雨学校校长。教学风格纵横博学、自由大气。著有《深中教育故事》《寂寞英雄》等有关教育、文化方面的作品若干种。

汉武帝以来,儒家独尊,道家极端化的产物法家潜入儒家体内,与儒共舞。当日发生的淮南王谋反事件,株连甚广,儒家人物亦刻意穷治之,集结于淮南王门下的黄老之徒,遭到毁灭性打击,除了留下一部集大成的《淮南鸿烈》外,作为一个学派从此风流云散,销声匿迹。历经数百年,边缘化的道家之学,与民间信仰、神仙方术合流,亦受了外来佛教影响,遂演变成道教。

道教初起有两支,一支太平道,引发了东汉末民间大起兵,所谓“黄巾军”是也。《三国演义》开头,即讲了一帮英雄好汉如何在平黄巾的战争中崛起的故事。黄巾事不成,政府已摇动大乱。其时在川北、汉中有道教另一支,所谓“五斗米道”或“天师道”,发展到第三代张鲁,因降曹操,遂传播北方,从那时起至南宋末,一直为中国道教的主流,直到王重阳的“全真道”起来,方与之分庭抗礼。

老庄道家出现在战国,与黄老差不多同时。盖因庄周这样的大天才出,道家于是有了不同的路径。道家之有庄子,如儒家之有孟子,绍述大宗师之精神,却又因时因地,做了创造性的发挥。《道德经》一书,中心命题还在治国修身,念念不忘于政治。但老子西出函谷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不言之教”,是对世界绝望之后一个彻底的姿态,甚至连写作《道德经》五千言这件事,亦出于他人的强迫。早已对世界无话可说,但不说过不了关,于是第一句便曰“道可道,非常道”,提醒读者不可对自己写下的东西太当真,如果太当真,我又何苦出关也哉?!老子的人与文,中间有一大鸿沟,自身的困境既不能解,何以纾天下之困?

黄老道家得了老子的启示,拿他的道理来兼融各家学问,修身治国平天下。庄子却从老子生命的姿态得到消息,深深体会到了言外之意:这个世界是可怕绝望的,惟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逃世界于世界。只要有一丝一毫可能,就一分钟也不要粘上该死的政治。庄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杀戮甚重。看看当日战争,动辄斩首五万、斩首十万、斩首二十万、坑杀四十万,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不是夸张与形容词,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与春秋时期贵族之间近乎竞技游戏的战争比,战国是全民动员的疯狂屠杀。不仅如此,学派与学派之间的交锋,思想与思想之间的斗争,亦非常激烈。庄子怕得有理。

庄子对道家治国的思想并无创造,因为他压根都不想理会政治,故只沿袭了老子“无为”的老话。虽外篇杂篇里谈治国的亦时有精义,但庄子的特色不在彼处。庄子学说,是一种乱世的保命哲学。他有隐士的自觉,自我放逐,在山野之间完成了今生今世的流亡。

庄子的生命选择与言说,是面对一个恐怖世界,该如何自处。为了替自己的立场辩护,捍卫内心的绝对自由,当世的一切价值取向,尽皆被他重估。所谓功名富贵,无非刀口舔血;所谓积极救世,无非自蹈死地。一切都是癫狂,一切都是荒诞,一切都是盲目,一切都是偏执,一切都在腐烂,一切都在新生,一切都在骚动、喧嚣、意义不明,因为旧世界正趋死亡,而新世界尚未诞生。当此之时,只有生命本身与内心自由才是最宝贵的东西。凡有戕害此两者,尽皆属于迷狂。儒墨两家的是是非非、名家坚白石三白马非马的争论、纵横家的口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圣贤楷模、道德先进、成功人士、标兵精英……一切在庄子这里,都受到了质疑,都受到了批判,一切背离生命与精神自由的言论与行为,皆被他所向披靡的锋利思想所刺穿,显露了其贫乏枯窘的本色。

因之,庄子是乱世读书人的解药。倾向于治国平天下的老子,被庄子带上了另一个方向。故每当生命与内心自由受到威胁的年代,庄子便开始流行——战国、魏晋南北朝、宋元易代之际、明清之间、晚清民国。庄子与杜甫的诗一道,是乱世的鸮鸣与大灾难当前的群鸟惊飞。魏晋南北朝长达五百年的乱世,道家哲学的治国取向,全被庄子的保身取向遮蔽消解。后世一般人对于道家,便留下了老庄混沌一体的消极避世印象。想起道家,便是一个头戴斗笠脚穿草鞋,隐于山野水滨的樵夫或者渔父。

庄子强烈的对于内心自由的捍卫,对于人生快然自足不假外求,任运所适潇洒无功利境界的追寻,打动了后世无数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与一切敏感真实爱美爱自然的诗意的灵魂——庄子于是成为一切此类人的知音。他的哲学,成为了古典中国一切崇高艺术的指南;他的人格,也成为了艺术家普遍效法的典范。

猜你喜欢
治国道教道家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漫画道家思想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茅山道教楹联意蕴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