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综合医改是一场相向而行的攻坚战役

2019-10-22 08:16文丨本刊评论员刘也良
中国卫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医共体医疗卫生县域

文丨本刊评论员 刘也良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重点在100 个城市建设城市医疗集团,在500 个县建设县域医疗共同体。可以说,作为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医疗联合体建设一直被寄予厚望,各类医联体模式“遍地开花、异彩纷呈”。但医联体概念模糊,大医院“跑马圈地”等问题,也使得一些地方存在“观望”和“抵触”情绪。

新一轮医改推进以来,从2012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开始,到2015年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药品加成取消,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一路走出了坚实步伐,但离改革者心中的“诗与远方”尚有距离:科学的补偿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专科临床服务能力薄弱,其“承上启下”的功能和县域“龙头”作用没有充分凸显。

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活力和动力不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既履行应有职能,又有发展空间和活力,需要改革重心的再度转移。

此外,2009年以来每一年的医改重点任务,都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有所提及。要真正实现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必然涉及公卫服务在县域内如何供给、如何防治结合的问题。

因此,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已“刻不容缓”。可以说,这是一场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级预防保健机构改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尤其是疾控机构改革等统筹在内,综合考虑,实现各机构“相向而行、事半功倍”的攻坚战役。

推进县域综合医改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改变基层各级医疗机构“九龙治水”的治理格局,变“各自为政、无序竞争”,为“一家人、一条心”。在这一背景下,县域医共体建设应运而生。

目前,县域医共体建设正在快速推进。2016年12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在安徽省天长市召开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工作现场会;2018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山西省运城市召开全国县域综合医改现场会;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浙江省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闻发布会。可以说,县域医共体建设起源于安徽、拓展于山西、升级于浙江。安徽省将天长模式逐渐推广到40 多个县市;山西省在109 个县区全部推行医共体建设;浙江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在“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基础上,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

在推进过程中,县域医共体建设难免面临很多待解的问题。比如,医共体达到什么样的指标才能叫紧密;政府和医共体之间、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医共体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之间如何做到“该干什么干什么”?从分散变成整合后,财政投入方式、绩效考核评价、编制人事薪酬改革如何跟进?专业公卫机构如何参与,怎样使医共体过渡为健康管理共同体?

但是,作为一项改革举措,县域医共体的建设目标是清晰的,即实现大病不出县,努力实现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各地以开放的态度、发展的眼光、执著的精神,建设、完善、发展县域医共体,坚定信心和决心,使之真正成为解决县域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猜你喜欢
医共体医疗卫生县域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