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创新模式下的中美电子政务比较研究

2019-11-28 18:56赵清莉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国情电子政务行政

赵清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6

1 前言

信息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的主要生产要素,在国家安全和经济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1]。正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电子政务受到了全国上下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通过有关信息的发布,结合管理流程,建设和优化了政府内部的管理系统,为政府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本文分析了政府管理创新模式下的中美电子政务并进行比较研究,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找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中美电子政务中体制背景的具体情况

电子政务是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时代政府行政行为和手段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但其无法完全脱离政府而存在。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行政体制设计的核心是各部门职能,而电子政务则是利用信息化环境下以流程为中心,为每个建设需要和政府改革必须同步进行[2]。因此,在体制下进行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规划时,都需考虑其国家行政机构的规章制度,做到长远和实际相结合,和未来发展的技术升级信息。目前,我国政府正处于转变期间,也就是选择性行政改革阶段。其主要调整目标是,将政府管理不当的职能通过有效的方法实现经济化、效率化。因此,更需要公共选择的理论基础。对于理论知识的引进和介绍,在进行理论和实际结合中,需要按照自身国情进行指导流程再造的公共管理。然而,现阶段我国对于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重要性认知还不足,国内对于电子政务的研究系统还不完善,缺乏基础性的理论依据。美国电子政务则是与国情制度紧密联系的,为应用电子政务的政府流程提供了较为系统化、合理性以及正规的基础,因此使美国更快速的借助信息技术对行政层面的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管理的效率,并节约了管理成本。据报道称,美国国会已通过电子政务法,公布了电子政务的新政策,其主要以公民为中心,并借鉴企业的先进技术经验,对原有层面的制度创新,结合了传统性管理模式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3]。在从工业化走向信息化层面的过程中,美国政府改革一直具备着相应明确的理论基础为指导,以职能转变为核心对政务改革的公共选择理论;以流程规模为中心的信息化政府改革作为新公布的管理条件。这种强有力的信息化改革措施,使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更加快速,从根源上克服了国情中行政体制改革的局限性以及各种问题。使管理中的信息数据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上得以共享和交换,国家的各行政管理部门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核查,有关企业也能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的手续。

2 中美电子政务的发展比较

从上述中美两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背景因素中可以看出,我国在体制、文化、理论方面与美国相比存在着重大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影响来源均是较为根本性的。美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主要是基于其本身相当充足的完备性,以及国情背景和文化。我国与美国的国情背景、文化内涵都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国情创新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同时,发展电子政务是一种时代性的变化,是一个国家为了更好地发展必须要迈出的一步。美国的电子政务领先性,可作为一种借鉴,但不是唯一的评定标准;也可作为一种启发性的发展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参照引领发展出更多条不同的电子政务创新性之路。美国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在工业化完成上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历史背景下,是属于社会需求拉动型。我国电子政务则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实施的,属于政府推动型改革的[4]。实施电子政务和发展相关信息技术以及推动政府流程是一同化的,当前我国的电子政务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发展信息化。在现有行政体制的基础下,职能和信息化的矛盾是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在这一层面上,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不应该等同于美国的服务型政府模式,而是应该借鉴其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相应方针;并将长远规划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政府改革和信息化技术的进程;利用自身背景优势,实现电子政务跨越性发展。在这一条件下,需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中找到一种平衡条件。

3 政府管理创新模式下中美的电子政务发展

我国电子政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美国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还需要加强规模。根据目前我国国情来说,统一电子政务的管理组织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具体的操作下执行工作,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遵守统一规范评定,做好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合作、共同发展,才能使得这项信息化技术手段更好地发挥整体性作用。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需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对于电子政务的知识,并使其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推广电子政务的应用。在政府管理创新模式下,实施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地结合现代互联网条件,更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开展。这样既解决了电子政务在发展中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制定电子政务相关信息技术规范,又能够及时地修改现有政策中的不足之处,对许多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形式能有所调解,起到协调的作用。通过项目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把建立动态的管理结构理念作为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在整个系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这种新兴的创新管理模式,更适应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条件,有效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更有效地发挥了动态管理战略在电子政务应用中的作用,提升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实际操作情况,使互联网实现全球范围内统一性、标准化、通用性,能够将政府、企业、相关机构、公众团体作为应用目标,从内开展日常办公服务,并转化到互联网上,以电子政务的方式履行社会职能。

4 结语

推进社会信息化是我国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而政府的创新模式对于信息化占据着重要位置,也是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首要条件。政府的相关因素在一定方面影响着发展水平的标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作为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生产要素,发挥着重大作用。美国的电子政务在相关组织中,在促进信息产业管理发展,对技术推进和法规政策建议中有基础性条件。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全面性的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关于电子政务相关知识储备还不够完善,因此,更需要在国家国情下和管理委员会中统一决定,制定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策略。通过政府管理创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共享和完善,建立了更符合现代化发展的电子化安全法规。

猜你喜欢
国情电子政务行政
行政学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家国情 诗词魂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地理国情监测知识支持库初步设计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