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临床观察

2019-12-02 08:35邹孝军杨治乐李照青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创伤性骨盆螺钉

邹孝军 杨治乐 李照青

( 莒县人民医院 , 山东 莒县 276500 )

外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脊柱与骨盆彻底分离,造成脊柱和远侧骶骨、骨盆分离,因骨折内固定技术限制,致使保守治疗应用十分普遍[1]。然而在临床中,因为损伤脊柱与骨盆非常不稳定,若不进行手术治疗,就会增大神经损伤,造成腰骶疼痛[2]。因此,在临床中,手术治疗逐渐取代了保守治疗,成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本文现对2016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予以研究,分析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为研究目标,其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分布在22-61岁之间,平均为(43.25±6.8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高处坠落14例。入选标准:(1)均符合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的有关诊断标准;(2)伴有外伤史;(3)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等器官功能障碍;(2)伴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3)无法配合研究,临床资料不齐全。

2 方法:手术前,对患者腰椎正侧位、骶骨侧位、盆底入口位、出口位及前后位予以X线片检查,并用CT检查下腰椎及骨盆情况,了解患者骨折及移位状况,评估患者神经受压、椎管占位及骨折类型。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仰卧位,予以全麻,在后正中部位做一个切口,沿着L3切-S4水平,沿着棘突剥离竖嵴肌,露出L4、L5横突、椎板、关节突,充分露出骶骨椎板,根据移位及骨折类型,分别在L4或者L5水平置入1-2枚椎弓根螺钉,在切口下方,沿着深筋膜表层游离皮肤,露出两侧髂后上棘,并适当剥离,保留部分骶棘肌附着;在髂骨外板后置入1枚直径为6.5mm的螺钉,深度约8-10cm,保证螺钉指向髂前下棘;置入连接棒,保证其弧度和腰骶生理弧度一致,与椎弓根螺钉相连;若患者需要神经减压,可行骶管减压,除去压迫骨块;利用复位钳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操作,确认复位满意后,逐层缝合切口。手术结束后,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

3 观察指标:总结分析患者手术情况,并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1)采用Gibbons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越低,神经功能越好[3]。(2)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越低,心理状态越好[4]。(3)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5]。

5 结果

5.1 患者手术情况:3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58.51±29.43)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41.22±99.85)ml,术后引流量平均为(379.43±102.54)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60±1.47)个月。

5.2 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为(1.65±0.77)分,低于术前的(2.98±0.75)分,差异存在显著性(t=6.7771,P=0.0000<0.05)。

5.3 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患者术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5.4 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患者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讨 论

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是一种由外力作用导致的病症,经常合并神经损伤及其他损伤。有关文献报道[6]显示,若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的损伤程度比较大,就会非常容易遗漏及遮盖骶骨骨折情况,在X线片检查中,因为肠气覆盖、骶骨倾斜,致使骶骨骨折检出率比较低。因此,无法给予恰当的治疗措施,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降低了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预后。

在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治疗中,手术应用十分普遍,其原则为:恢复或重建脊柱骨盆间稳定性及对应关系。在以往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后方经髂骨/骶骨钢板固定、骶髂螺钉等方式修复骨折,但只能确保横向稳定,无法确保纵向稳定,临床效果有限。所以,有关学者提出了利用髂腰固定方式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作为一种闭合复位微创手术方式,在骨折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创伤轻、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效果良好。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术的缺陷越来越突出,无法确保骨折部位的矢状面稳定性,且如果螺钉置入位置不当,就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后路髂腰内固定作为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在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治疗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具有以下优势[7]:(1)能够同时实施骶神经减压术,并准确复位与固定骨折部位,效果良好。(2)具有三维交锁固定的作用,力学效果显著。由此可以看出,在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治疗中应用后路髂腰内固定,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加快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本研究显示,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术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由此说明,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的效果显著,与相关文献报道[8]十分相似。

综上所述,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应用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借鉴。

猜你喜欢
创伤性骨盆螺钉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装配应力对螺钉质量的影响及改善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胸腔镜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