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9-12-02 08:35王进辉马文泽李文成丁尔勤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双极骨关节股骨头

王进辉 马文泽 李文成 丁尔勤

( 天津港口医院骨科 , 天津 300456 )

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类因为股骨头供血障碍,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引起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在老年人群较容易发生。根据疾病的程度不同治疗的方式有所不同,有非手术治疗如保护性负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1-2]。但此病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国内外均推荐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保留患者自身股骨头为主的修复、重建手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2大类。而当疾病进展到最后的程度,股骨头塌陷严重且出现关节功能严重丧失或疼痛较重,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3]。本次研究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高龄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骨盆正位片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髋关节疼痛、及持续性跛行。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32例。其中在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女=18例:14例;年龄66-79岁;平均年龄(69.23±8.13)岁。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女=16例:16例;年龄66-78岁;平均年龄(69.48±8.25)岁。2组在性别比、平均年龄等资料无差异。

2 手术方法:对2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股骨头坏死治疗,包含:确保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要求患者保持卧位,在手术进行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髋人工骨关节置换术:从后路入路行纵向,取出坏死的股骨头,充分打磨髋臼后,将患者的肢体保持向上倾斜15°左右,在向下俯倾35°-50°后,下来安装髋臼假肢。术后使用负压引流管进行引流,对切口进行缝合并给予抗生素。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取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全面体格检查,了解心、肺、肝、肾功能,并适当治疗以适应手术。侧俯卧位,患肢在上,患髋屈曲45°。经外侧入路行纵向,对肢关节囊进行暴露后采用T型切口,推开股骨颈部关节囊,显示股骨头、基底股骨颈部、区域在手术视野之内,保留臂中肌,选取小转子上方1.5cm处为着力点,去除截骨和股骨头。以患肢膝关节通过坏关节线为根据,植入双极股骨头,最后使用骨水泥固定假肢[4-5]。同样在术后使用负压引流管进行引流,对切口进行缝合并给予抗生素。

3 观察指标:(1)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统计分析,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2)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对比

5.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25%,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 论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的血运不良,而引起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疾病。目前股骨头坏死已经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分为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老年人群较常发生。目前关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检查主要有X线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等。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以前有髋关节骨折或脱位,骨折之后虽然断的骨头长上了,但是骨折瞬间破坏了股骨头的血供,造成股骨头缺血,逐渐坏死。激素如地塞米松、可的松、甲泼尼龙等的过多使用。长期过量饮酒、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发育不良、高脂血症和肥胖等都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6-7]。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当坏死区域位于非负重区,坏死面积<15%股骨头面积,可选择保守治疗,暂不手术。对较严重情况,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8]。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成熟且疗效非常确切的手术方法,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9]。全髋人工骨关节置换术以及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是2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方式。因为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较年长,很多长期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恢复慢。而全髋人工骨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手术过程较复杂,出血量多,对年老患者的身体损害较大[10]。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仅如此,全髋人工骨关节置换术是完全使用人造髋关节建造所有的关节,对高龄股骨头坏死患者是否适合还有很大的争议。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特有的构造面会显著较少髋臼关节面的磨损,避免应激性溃疡产生。且水泥对假体有良好的固定作用,确保了机械稳定性[11]。据表2可知,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全髋人工骨关节置换术组患者(P<0.05)。由于股骨头坏死修复过程较长,在修复过程中会出现塌陷或再塌陷的可能。因此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必须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相应调整治疗、康复方案。

总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全髋人工骨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假体固定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极骨关节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于双极模糊图圈连通指数的注记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再生双极器械清洗效果研究分析
(i,k)-步双极单值中智竞争图
64排CT诊断骨关节损伤的优势
龙泉换流站极Ⅱ双极中性母线差动保护动作导致双极直流闭锁原因分析及整改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骨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